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春秋子觀戰余話(32)


譯自週刊碁2017年10月23日號

春秋子觀戰余話(123)

下圍棋與將棋的專家其稱呼的差異為?

身為本專欄粉絲的朋友有個疑問:「我現在明白你說的『圍棋棋士』的講法是有問題的(譯註:作者
認為『圍棋棋士』這種講法是脫褲子放屁,因為日語中『棋』就是專指『圍棋』,『棋士』就已經是
下圍棋的專家的意思了,不需要在前面多加圍棋二字)。但是下將棋的專家又該叫甚麼呢?如果也叫
『棋士』的話,就和圍棋專家沒有區別了」。

這還真是個難題。我也不得不當場承認沒辦法馬上回答出來。看來可真的是個深奧的問題。其實啊,
以前在中國是把日本的將棋稱呼成「象戲」的。所位的象戲,當然不是說這是大象在玩遊戲。而是取
其象徵之義來遊戲。在中國的宋朝時(10~13世紀左右),文獻中提到這種遊戲時,全部都是寫
成「象戲」。之後,在中國才改稱為「象棋」(近音轉借)。雖然這是我的推測,但會這樣轉換用
字,應該是覺得「戲」這個字不正經,才借用了同樣發音(譯註:日語才是。在中文古音中應該只是
近似音而已)的字來置換的。現在在中國,就一直稱為象棋了。在中國的話,下象棋的專家,就稱為
象棋棋士,或略稱棋士。相對地,在日本,將棋一開始也是稱為象戲。後來也改稱為象棋。到了明治
時代後,就全部統一改稱為將棋(譯註:日語中象、將同音)了。不過,其實是在江戶時代,也曾被
寫成為將碁。發音則是Shougi(如果要和歷史連結地話,則是該念成Shyangi)

其實我在之前也提過,不論是「碁」、「棋」或「棊」,通通都是指圍棋。而發音上不論是Ki(或
Gi)、還是Go,也只是因為傳自於中國的方言發音不同而已。由於最早傳入日本的是吳音(中國
南方的發音),所以是念成Go。而後來傳入日本的漢音(中國北方的發音),則是念成Ki。其
實,在我剛進圍棋界工作時,就有資深棋士把日本棋院念成了Nihonngoinn(官方是念成
Nihonnkiinn),現在想來頗有恍然大悟之感。

最後則是結論。下將棋的專家,就稱為將棋棋士。就像圍棋界會把甚麼名詞都取個簡稱一樣,那麼將
棋棋士也可以簡稱成棋士。不過呢,就算是避免弄錯,也還是請不要把圍棋專家稱為圍棋棋士。

這次又寫了一篇講大道理的文章,請勿見怪啊。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