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巨人]吳清源(03)


[2]


到底,決定棋力強弱的因素有哪些呢?通常有天分、資質、環境、學習等項目可列作考慮。在這些因素中,天分與資質看起來是很像,但如果限定在講究輸贏的方面上,這兩者可是不同的東西。換句話說,是否適合於拚輸贏的資質與圍棋的天分是不相干的。因為現實中就存在了許多天分非常好,但比起輸贏就很弱的人。

不管怎麼說,只要欠缺了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項,對職業棋士來說就無法有所大成;但毫無疑問的,天分所佔的比重是這裡面最高的。

就我自己的知交中來看,某位很會寫作的朋友,就是即便被我讓九子也完全不是對手、而且盤上大半的棋子還都死光光的類型。

「你這傢伙,不是從十五歲就開始下了嗎?要是老子我也從那時候就會下棋,一定比你還厲害!」

這位朋友輸棋之後,就會用這種不爽的口吻放話;但只看圍棋這部分的話,他很明顯是沒有天分的人。通常到了成人之後才學圍棋的人,普通的確進步的速度會很遲緩;但以這位朋友來說,卻是不知下了多少年,卻還是維持著幾乎剛學棋狀態的程度。他自身最後也察覺到了這點,現在就完全不碰棋子了....。

還有另外一位朋友,則是年紀比我大很多的人,他則是快到了四十歲,才開始學棋。然後就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拿到了初段資格,現在則是升到了三段在下。雖說也是他對圍棋有熱情,但還是得說他很有天分吧。

就圍棋的規則來看,說簡單是很簡單,只要搞清楚劫爭這種麻煩問題有禁止同型反覆的規則就可以了。也因此,能不能在十歲之前搞懂這條規則,就是判斷是否有天分的關鍵。甚至可以說在學齡前能理解這條規則的人,也許就具有學棋的天分了吧。

成為專家棋士的人,大多都是在十歲之前學會圍棋,吳清源也不例外。

吳先生是在1914年5月,出生於福建省。父親是吳毅,母親名叫舒文(姓張),吳先生是他們第三個兒子。順便說一下,他的本名是吳泉,清源是他的字。

吳家代代都是以賣鹽為業的資產家,但吳毅被政府選去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的法學科。之後,他在北京的平政院,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法務部一樣的機關上班;也因此少年吳清源是在北京成長的。

在吳家,小孩子都是找家庭教師來上課,而吳清源也從四、五歲左右開始學習朗誦四書五經。

吳毅是位興趣廣泛的人,好比說他喜歡小說,就買了一大堆可以把房間塞滿的書;但他最喜歡的興趣,還是圍棋。他在留學日本之時,據說還曾去找了方圓社的第二代中川龜三郎八段上課。

在吳清源虛歲九歲那年,吳毅生了病而臥病在床。對於病人來說,能排解無聊的就只有圍棋了;但他卻被醫師禁下圍棋,所以就叫了兒子吳泉(清源)拿著從日本帶回來的圍棋書,擺棋譜給他看。

就這樣他在替父親擺譜的過程中,吳清源自己學會了圍棋的規則。在十歲左右,又被父親帶去聚集當時北京一流棋手的棋社下棋。在當時的中國,雖然沒有像日本一樣的職業棋士,但第一流的棋手,還是擁有相當於日本專家棋士二、三段的實力。吳清源一開始是被這些高手讓五子,但在三年後,也就是虛歲十三歲時,已經進步到了讓先可下的程度。

就在這之前不久,吳清源十二歲的時候,吳毅以三十四歲的年紀英年早逝,也讓吳家的生活立刻陷入了窮困之境。

這時能夠拯救吳家經濟狀況的,還是吳清源的圍棋天分。當時北洋軍閥之雄的段祺瑞將軍找了吳少年來當下棋對手,並且給了他每個月一百現大洋的謝禮作為學費。


[巨人]吳清源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