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上禮拜去功學社參加講習會,意外收到了一份小禮物:S社新推出的簧片!
*照片引用自S牌官網
雖然不是很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簧片市場下,S社還想推出簧片的戰略意義為何?但既然花了重金使用雷射測距儀來做品管,乍看宣傳文好像也還不錯;加上是免費贈送,雖然本人不用天然簧片久矣,當然還是要開開心心收下。
講習會現場是備有各種不同號數的簧片給大家任選一片,一旁負責接待與當然演講的T老師特別提示:「這簧片有點厚喔,最好是挑薄一點、比如說2.5或是2.75號比較好」。
不過如眾所知,本人就是鐵齒,心想就算再怎麼硬,拿個三號也不至於吹不動吧?於是挑了一片三號回家。一旁也跟著我挑了三號的C老師則是有點不安,在現場頻頻徵詢其他人的意見,甚至查了S牌官方的厚度對照表出來:
乍看之下,這簧片的硬度約與V牌的藍盒相當,那應該還好吧?我是立刻就安心了;但不知道為什麼C老師查了表之後,反而還是無法消除心中的焦慮...。
這且先按下不表。本人拿了這簧片之後,就先去開趴了。隔天又忙於其他繁雜事務,一直抽不出時間來試,最後是隔了三天才來開箱。
包裝故意選成木色,可能是走正統寫實美學風格吧?
包裝的背面可以看到簧片的號數「3」,另外還可以看到標註使用了對環境友善的材質的文字。上面還有序號(加上序號才容易做好品質統計與生產管理,這是新的趨勢)以及一維、二維條碼。其實一維、二維條碼紀載的內容也是序號就是了。
包裝袋是紙質(不知道怎麼管理防潮發霉的問題?),所以很容易就能撕開。
簧片是放在白色PE製成的塑膠套中。簧片的正面則印有S牌的商標與硬度號數。簧片的背面則是留白,這樣簧片在整平之後,就不會再經過任何其他可能傷害品質的處理。
撕開的紙袋內側,還可以看到各種環保回收標誌與認證,不愧是歐盟國家的產品。
至於簧片夾也不是使用一般常見的透明PP塑料,而是白色的PE,似乎也可以看成獨特的審美觀吧?(笑)
簧片夾的背面當然要刻上法國生產字樣。
而簧片夾的內側是採取傳統維持簧片底面平面度的導軌設計。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還是簧片本身,對吧?
仔細看起來,簧片的正面是採用Filled的切法,簧片本身的輪廓很特別,到簧片皮的分界線比較不像拋物線、而且中央「心臟部分」比較平坦一點。也可以看成是簧片左右兩端是比較厚的,這可能也是這簧片吹起來比較硬的原因吧?
此外就整體外形來看,其前端振動部分的寬度和根部的寬度相差不到,看起來比較像長方形,而不像V社比較偏前寬厚窄、接近反梯形的形狀。
我拿到的這片,乍看之下材質還算均勻,算是運氣不錯,或者他們在品管上的確有好好控制。
至於簧片的根部,看起來也是厚的(如下圖,雖說失焦了...)。
不過,用看的不準,還是實際量測對比才有意義:
上圖這種老式的卡尺就不讓大家費心去讀數據了,以下直接做表整理出來:
可以看出來S牌的後寬要比他牌寬了將近1mm,的確比較接近長方形。
但根部並不算特別厚,甚至是最薄了(不過都還在同一等級內)。
不管怎樣,幾何設計上看起來S牌是比較特別一點。至於實際的表現就要真正下去試吹才知道了。
於是,本人拿出來好久不見的水杯,先幫這片新來的簧片齋戒沐浴一下。
至於試吹的「載體」,選擇的是剛入手的S牌C調。畢竟拿S牌樂器來試S牌簧片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對吧?
搭配的吹嘴則是台灣之光藍色星球,束圈則是ZAC,都是本館一時之選。
當然,也要拿出L牌合成片(歐洲切)來對比。
試吹的錄音如以下連結,不怕傷耳的話就聽聽看,比較一下。
我自己的感想如下:
結論先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合成片(怪咖)。
L牌合成片的聲音比較乾淨,S牌的泛音比較多,一如大家的印象。
但S牌的簧片的確阻力很大,雖然不到不能吹,但明顯比合成片3,75費力。
高音特別容易出現獨特、有點難以控制的阻力,所以雖然較厚,高音卻比合成片難上去。
換句話說,雖然是還不錯的簧片,但對我來說不到要切回天然簧片的吸引力。
而且由於阻力比較大,號數可能要比平常低1/4到半號左右,或者換成比較窄一點的吹嘴。
不過,我應該只試這一次就打住了,對於天然簧片需要先養一陣子再吹的特性來說稍稍不公平,但我沒有那個時間長時間追蹤,也只能給出這樣的第一印象了。有興趣的人,不妨去功學社試試看。
- 開箱文(154) 惡魔的曲線
- 開箱文(157) 薄薄的那一片之續集篇
- 開箱文(158)-1 成雙成對
- 開箱文(160)-1 鄉親呀,這就素人蔘!
- 開箱文(160)-3 誤算的超前佈署
- 開箱文(162) 惡趣味
- 開箱文(166) 定情戒指?
- 開箱文(168) CSG-III
- 開箱文(169) 狐狸魔改-1 來龍去脈
- 開箱文(169) 狐狸魔改-2 優缺點與6C全員集合
- 開箱文(173) Micina
- 開箱文(177) 法國切
- 開箱文(178)-2 意外的發展
- 開箱文(179) 碁傳記
- 開箱文(181) 高清無碼?
- 開箱文(182)-1 新生
- 開箱文(182)-3 C小調音階之惡趣味組合
- 開箱文(183) AW F115
- 開箱文(184) 穿衣服的束圈
- 開箱文(186)-1 驚奇的迴紋針
- 開箱文(186)-2 複雜的組裝程序
- 開箱文(186)-3 完 潛力無窮的威力
- 開箱文(188) VK1~新的挑戰者?
- 開箱文(189)-1 裡塞頭C調?
- 開箱文(190):單簧管手壞掉了!!!
- 開箱文(194) 意料之外的禮物 ◄
- 開箱文(197)-1 夥計來了 ClariMate各部介紹篇
- 開箱文(197)-2 夥計來了 組裝ClariMate與初試啼聲
- 開箱文(197)-3 夥計來了 ClariMate USB模式與各項初步設定
- 開箱文(197)-5 夥計來了 ClariMate的訓練設定
- 開箱文(197)-6 夥計來了 禁斷的ClariMate MIDI功能
- 開箱文(197)-7 夥計來了 ClariMate使用感想總結(完)
- 開箱文(198) 小叮噹吹嘴-1 設計特色
- 開箱文(198) 小叮噹吹嘴-2 宛如開箱文大集合之血淚試吹 (完)
- 開箱文(199) 大嘴巴吹嘴-1 奇想天外
- 開箱文(199) 大嘴巴吹嘴-2 七種兵器之首(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