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降B調單簧管的調音方法

譯自:Ridenour官網


降B調單簧管練習或演出的調音方式


文:湯姆.里德諾爾(Tom Ridenour, Ridenour樂器公司老闆)

不負責翻譯:吐奶


*譯註:雖然以前貼過類似調音的方法()等的文章,但這篇是以更實務的方式來解釋,會更加容易理解,因此再特別貼出來。


調音的目標有兩個方向:


1.將單簧管整體音準調至某個基準(如:440或442Hz...等)

2.讓單簧管本身每個音盡可能維持夠準。


為了理解如何讓這兩個目標達到最佳水準,就必須要理解單簧管在改變長度時音準是如何反應的,也必須要知道單簧管的某些區域的音準趨勢。


當單簧管在調音時,有兩個地方是最需要關注的:


1.喉音區:五線譜中央附近的G、A、Ab、Bb等。

2.整管最長、處於右手控制的Clarion音域、五線譜中上的B、C、D等音。


接下來我們就要分別來看這兩個區域的音準,並且觀察這兩個區域在調音過程中是如何交互影響的。


[喉音區]


當調音時,喉音區的對於拔調音管(Barrel)的反應和單簧管其他區域不太一樣。當調音管被拔出來時,喉音區的音準會掉的比單簧管的其他的區域要多很多。例如,當調音管被拔出一點點時,會讓單簧管大部分的音調低5%的話,但在同樣的狀況下,喉音區可能會掉超過10%以上。當調音管被拔出來越多,喉音區的音準就會比單簧管其他區域的音掉的更多。因此,當調音管被拔出超過實際需要的量時,會不難發現喉音區的音低很多。


順帶一提,單簧管的調性越高,喉音區受到拔調音管的影響越會急遽升高。例如,降B調單簧管的喉音區受到拔調音管的影響會大於A調、而C調又會大於降B調、降E調高音單簧管又比C調受到的影響更大。


[中高音域(The Clarion Tones)]


之前提過,在大部分的單簧管上,接近全管長的中高音域(Clarion Tones)的音會有偏高的傾向。在這些先天容易偏高的音中,樂譜第三間的C(實際音高降B)是最常用來作為調音基準的音。所以當這個先天容易偏高的C作為調音基準音時,調音管就需要被拔出超過需要的量來降低音高。而這樣做,如我們上述所觀察到的一樣,就會導致喉音區的音偏低。因此,這樣的調音方法,的確是可以調到一個夠準的C,但卻會導致單簧管其他區域的音(特別是喉音區)會變得可怕的低。


所以這裡要介紹一個能同時達成前面揭示的兩個調音目標、也比較好的調音方法:


1.先拔調音管對準鋼琴上的F(喉音的開放G)

2.再拔上管(上下管的接頭處)來對準鋼琴高八度的F(中高音域=Clarion Tones的F)


使用這樣的調音方式可以讓單簧管在演奏時音準更準,特別是仍然能維持喉音區的音準。其理由是當你先使用調音管來對準喉音區,然後再藉由拔出上管來調中高音域的G(這個喉音的高八度音是另外一個容易偏高一點的音)就夠了。因為這個拔調音管與上管的組合就足夠讓先天上容易偏高的五線譜第三間C降低到夠準的程度,而不需要再多拔調音管來調這個音了。


這個調法唯一需要記得的負面影響就是當你把上管拉太多到超過實際需要時,就有導致高音E(兩點E,也就是中音G的再上一級泛音)太低的危險。其實這個高音E本來就在大多數的單簧管是偏低的,而將上管拔出就會導致它更低。不過,相較於單簧管在前述的兩個主要音域不準的問題,這只是一個比較次要的缺點。雖然這的確還是個問題,但其實很容易靠著各種替代指法來解決吹奏高音E偏低的問題。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個音準風險以外,使用本文的調音方法的結果就是使得單簧管在合奏時的音準會更好,而且這個方法其實也能讓中央C對準、其他音域準時喉音也不會低,而且左手、右手的中高音域也能相對地對得更準。


如此,我們的兩個調音目標都能同時成功達到,而單簧管演奏者們也能更容易在獨奏或合奏時彼此對準音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