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布菲公司單簧管開發史(06)


[BC20的開發]


托淑德:

在R13上市之後,到RC開發之前,我想布菲公司應該嘗試過種種顯著問題的解決對策和參數的改善吧。接下來可以請各位談談當時的這些機種嗎?特別是這些傳說性的機種應該和特定的人物歷史有關聯才對。而在R13開發完成之後,霍伯.卡希到底在追求些甚麼目標?


郭提耶:

霍伯.卡希並不是只有開發R13(1955年)和RC(1975年)這兩個機種而已。特別是他還開發了很多偉大演奏家們使用過的BC20這個機種。此外,在朗斯洛先生還在擔任布菲公司專家的時代,我也一起參予了相關的開發工作。


其實BC20和R13是非常不一樣的機種,內徑是圓筒型的設計。調音管(Barrel)也是非常獨特的倒圓錐型,而揚聲口(Bell)是更極端的圓錐型。


單簧管的設計基本上就是五個重點:內徑、調音管、音孔、泛音管(煙囪管)、揚聲口。改變了這五項參數,發聲、音色、音準、音量都會跟著改變。如果要我單純公開一個小秘密的話,就是雖然用眼睛可能看不太出來,其實下管的軟木接合處的邊緣,如果稍微做的圓一點的話,會有一些不錯的影響。


有些東西可能看起來很微不足道,但其實偶爾會有令人驚豔的結果出現。所以我們必須做過幾千次的測試分析、然後一個一個檢視其結果,學習到很多樂器製作或聲學相關書籍上沒有寫的專業技術。就像是眼睛被遮起來,在不知道會出現甚麼結果的狀態下一步一步前進,來累積豐富的經驗。而演奏家們也會告訴我們他們的想法、給予我們批評。好比說,我們也嘗試過內徑從14.83mm放大成14.93mm會變成甚麼樣子。跟現在IRCAM(法國國立音響音樂研究所)或其他研究單位利用3D虛擬單簧管來研究或發出甚麼音響效果的科學方法很不一樣,算是上世代的專家手工試誤方法。


瓦雷:

BC20的按鍵也做了人體工學式的改良。


阿希農:

BC20(相對於德式單簧管而言更加法式)具有明亮光輝的音色,的確是很好的單簧管。問題是它的音準實在太高了。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A=444Hz以上的狀況,這對於吹奏歌劇或管弦樂團來說,和其他團員配合有可能會造成困擾。


郭提耶:

其實還有舊伊衛特.夏佛(Evette & Schaeffer)這種優秀的機種與R13開發出來之間出現的Continental機種,其實賣的還算馬馬虎虎。然後我們也做出了算是BC20衍生出來的S1這個機種,但其實它看不太出來從BC20上改良了些甚麼,所以只有專業演奏家比較接受這個樂器。(譯註:其實台灣也有不少人使用過S1吧)


布菲公司1975年時的型錄


巴雷:

我們對於業餘愛好者或學生用的這種使用顧客最多的學生級樂器製作也非常重視。這個顧客層對於價格是否實惠、是否夠耐用、值得信賴、泛用性比較高、可以演奏各種類型的音樂等要素的需求程度,更勝於對於樂器的性能全面發揮,因此寧可選擇前者類型的樂器。雖說如此,這種類型的樂器也對流行趨勢很敏感,而會要求特定的要素(送氣是否容易、音色是否夠厚、人體工學等)的能力。


相對起來職業音樂家對於樂器性能的要求就高多了,而總是追求最適合自己的樂器。根據全世界的客製化風氣與現在的技術開發進步來看,只要未來我們能夠完全掌握所有的單簧管技術參數的能力的話,我覺得單簧管未來應該就會一步一步走向針對個人客製化的設計。現在的話,就還只做得到根據個別的需求來進行簡單的調整而已。


托淑德:

布菲的鄰居對手賽爾瑪(Selmer,兩者都在La Couture-Boussey有工作室)也開發出很多優秀的單簧管呢。特別是50年代班尼.顧德曼(Benny Goodman)使用的Centered Tone吸引了許多人,而成為塞爾瑪公司最驚人的代言人。之後他們又開發出了稍微偏德式沉穩舒服音色的Recital出來,很受爵士音樂家們的歡迎。至於雷布朗(LeBlanc)公司的單簧管也很受到禁衛軍管樂團這種軍樂管樂團很高的評價。布菲公司以前應該也有和擔任測試專家的馬克新.索希(Maxim Saury)一起開發過給爵士音樂家使用的Super Dynaction單簧管吧。


郭提耶:

當廠長(霍伯.卡希)來說要和索希先生一起開發Super Dynaction時,我還有種「爵士樂使用的單簧管?有事嗎?」的感覺。


因為那還是個沒有可以裝在樂器上的小型麥克風的時代,所以在爵士樂樂團中、或是在大樂隊(Big Band)中演奏時,為了不要被銅管樂器蓋掉,就需要有能發出很大音量的樂器。爵士演奏家嘴型也比較鬆,還需要能讓音準變高的短型調音管,但這也造成了各音域間音不準的問題。爵士樂對於音程距離抓的比較自由,所以對音準問題並不會看的太嚴重,而比較重視嘴唇調整的各種效果。這是因為當時的紐奧良爵士樂還是以席德尼.貝謝(Sidney Bechet)的影響為主流的關係。


這個機種相對於其他機種品質比較差的關係,所以有些演奏家對其評價並不高,再加上單簧管在爵士樂團中的地位被薩氏管取代,所以這個機種就銷售而言是以失敗告終。


瓦雷:

不過,這些流行的影響也只是特例而已。畢竟我們必須持續跟法國內外的強勁對手對抗。所以我們還是專心注力於繼R13之後的特別機種RC的開發之上。


[RC的開發]


托淑德:

樂器的開發也不得不考慮時代的背景吧。在1970年代,市場的需求開始改變。大家開始追求像波托(Michel Portal)先生那樣圓潤的音色、並且開始使用波馬利可(Pomarico)公司的水晶製、比較開的吹嘴。而霍伯.卡希也想往這個方向挑戰看看,在RC的開發上進行大幅度的革新。因此想請教一下這個設計上有再更新過、現在仍然暢銷的機種---RC的開發故事。


瓦雷:

RC是在布菲公司迎接創立150周年的1975年完成,而主要負責這個專案的就是霍伯.卡希先生。因為RC的誕生,讓布菲公司更加活性化,達成了職業級樂器品質有突破性向上提升的進步水準。


RC的開發目的是希望能從R13與其衍生出來的機種中脫離,創造出一種使用新內徑的機種。而且為了符合市場的需求,霍伯.卡希與朗斯洛先生試圖追求更加圓潤的音色。另一方面,為了維持R13系統音準上的優點,而採用了更加寬而短的多重圓筒式內徑設計。


因此這個專案就需要面對縮短單簧管長度、音孔位置、全音域的音準與音色的均勻性的改善、回到440Hz基準音準等等課題。同時也要兼顧不容易裂開的堅固管身、考慮過人體工學的確實按鍵設計、墊子的更換等要素。可以說是單簧管設計上所有的關鍵都必須重新考量。


阿希農:

RC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樂器。我到現在為了確認其品質的穩定,也都還會定期去布菲公司試吹RC。當然一個樂器必定有其長處與缺點。好比說更加堅固的管身,代表的就是重量可能會增加。即便如此,RC在職業音樂家之間的口碑仍然非常好。大家都覺得這是一種品質上有突破性跳躍的樂器。


郭提耶:

如果能夠理解我們的工作在做甚麼的話,就可以避免過度神化我們。我們在做的工作,其實就是試誤、實驗、分析失敗、評價與進行修改。我們的專業技術就是從這些經驗成果中獲得的。就像霍伯.卡希所做的一樣,我們會把每個零件的動作與行程、使用的工具、各種參數都記錄在秘密的筆記中。我們會分析參數對於是否容易發聲、音準、共鳴好不好....等問題的影響,因此可能要改變調音管、揚聲口、音孔、泛音管、下管音孔是不是要放大或是移動位置、是否要另外鑽孔、是不是要用塑膠製的薄片夾在特定的音孔位置...等等實驗的結果。絕對不可能是突然一下子就成功做出好的樂器的。也是藉由這數不清的實驗,哪些地方要研磨、開了孔會發生甚麼影響,我們都明白。像這樣,偶而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優秀成果、偶而也會出現令人意外的失敗,經過這些反覆的過程後,最後才完成了這著名的RC。


巴雷:

霍伯.卡希是位永遠抱持著競爭與不滿現況之心的人,也是這樣的特質,才能使第一代的RC能夠繼R13之後,成為掌握布菲公司命運的機種。


在這之後,布菲公司就讓R13與RC這兩種不同的內徑設計並存,然後目標在最新的Divine機種上集合過去技術優點之大成,不過這個部分我們就留待後續再說。


===


相關系列文章:

3 則留言:

  1. 版主您好:
    (我是前幾天詢問P&S調音管的那位XD)
    拜讀完您翻譯的開發史,想請教關於RC&R13的問題。

    基於對室內樂的興趣,最近準備購入二手A調單簧管,
    有一把粗估20年的RC(右手拇指是固定不可調的,且沒有調音管)、
    另一把是據說好幾手已不知年份的R13(而且因為在台南而沒有試吹機會)。

    我從沒有看過R13本尊,因此想請教版主,這兩個系列的樂器在本體、音色、吹奏等方面真的頗有差距嗎?
    (可能我只用過德製E11與法製RC,因此對RC音色很習慣)

    不好意思問這麼多問題,謝謝版主!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兩種都是好樂器。我自己僅有RC的A調,而且這把RC的A調很不錯。我有很多朋友卻吹的都是R13系列的A調,其實也都很棒。音色上略有差異,RC比較亮,R13比較暗。吹奏感要看樂器的狀況,很難一概而論。所以還是只能賭賭看了。

      刪除
    2. 好的,謝謝版主的分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