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從Danny Kaye到丁乃箏的彈琴說愛

 

這一切的一切要從大約二十年前左右說起。

 

當時同學兼死黨的MH大人家裡新買了一張的日本版LD(Laser Disc,當年還沒有VCD與DVD),標題是「丹尼‧凱與紐約愛樂的愉快之夜(An Evening with Danny Kaye)」,邀了包括我在內的一大票朋友去看(MH大人的家中有七八十吋的超大投影機,簡直可以當作電影院一樣,真是令人羨慕)。

 

內容非常詼諧有趣,幾乎每個人都笑到肚子痛。誰也沒想到一個完全看不懂樂譜的喜劇演員,指揮起百人的管弦樂團竟是如此的有模有樣,跟苦學多年的千秋王子沒有什麼不同(喔,我知道這樣有點時空錯亂)。不過,要是這張LD的內容只是這樣子的話,那樣也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畢竟在廣大的音樂圈中,優秀的指揮家宛如過江之鯽,不差多一個新人(當時論年紀,丹尼‧凱與米爾希老爹差不多,所以嚴格來說要算「老人」)來鬧場。既然是喜劇演員,就要以搞笑的技術來大顯身手才對。於是,我們就看到丹尼老先生一下子模仿祖賓‧梅塔再指揮一次紐約愛樂開場的序曲(當時梅塔是紐約愛樂的音樂總監)---他告訴現場的觀眾說:如果你因為塞車而遲到會場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一下子又拿起了蒼蠅拍演奏「林姆斯基與高沙可夫」(咳,其實是同一個人)作曲的「大黃蜂的飛行」、一下子又模仿起行將就木的退休指揮家走上指揮台的坎坷之旅。偶而還告訴你「世界上結尾最長的交響曲」是哪一首這種怪知識(答案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確常常讓人以為曲子還沒演完)、或是讓你了解當樂手在台上「挫屎」時,指揮會有什麼反應。最精彩的是他竟然用嘴唱出了著名的小號獨奏難曲「威尼斯狂歡節」,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原來,古典音樂也可以用這麼輕鬆的方式來和大眾親近。當時,的確給我相當大的震撼。(所以,接下來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怎樣唱出威尼斯狂歡節…啊,我又搞錯了是嗎?!)

 

不過,許多年過去,幾乎忘了曾經看過這樣的影片。最近偶而在「你家水管」(Youtube)上看到,才想起來有這回事。那時年少家貧,花不起大把銀子去買LD。現在行有餘力了,這個演出卻絕版了。我稍微調查了一下,當年只有發行VHS與LD兩種版本,現在只能在亞馬遜或是「一倍」找到這兩種版本的二手貨。而且由於,這部片子實在太有名了,二手的價格早已翻了好幾倍上去了。重要的是,就算競標到了,現在誰家裏還有錄影帶或是LD的播放機呀?於是,網路上普遍的反應是:「趕快出DVD版,如果出DVD(雖然說,現在又不知不覺進入藍光時代了),我立刻就買」。

 

但出版商(還活著嗎?)是否有聽到廣大網民的呼聲呢?很令人擔憂。在那之前,只能請大家欣賞你家水管上影像扭曲、音質劣化的版本先懷舊一下了。

 


 

 

https://youtu.be/zIHS6S8NVRQ

 

(謎之聲:MH大人要不要試著把LD轉成DVD造福大眾呀?)

 

(不過,MH大人有在看這個部落格嗎…)

 

*  *  *  *

 

那麼,除了這樣的形式外,還有沒有什麼另類表現音樂的方式呢?

 

當然有,最近剛好就有一個機會。

 

最近,表演工作坊的丁乃箏女士可能走在路上被芭樂子K到心血來潮,來到我工作的地方辦講座,宣傳她的新作「彈琴說愛」。這部作品號稱是以全新創意製作出來的新型舞台劇。但演員中沒有大牌舞台劇演員,只是兩位鋼琴家;製作的表演工作坊可能自己也不太有信心,所以海報上順便還把大頭賴聲川老師抓出來做背書。

 

老實說,當初我並沒有打算這場講座的。原因很多。一來,我沒有很注意看海報的內容,所以一直當做這是場音樂會。而「從藍調到蕭邦、從流行到前衛,彈彈琴、說說愛」這種鋼琴音樂會的宣傳詞,實在也看了太多遍了,也就提不大起興趣。再者,舉辦的時間是午休時間。對我們這種已經邁入更年期的中年老頭來說,中午吃飽飯不瞇個一下,下午一定沒電打瞌睡。三者,中午時間當然要充分利用來看網路正妹的說,怎麼可以浪費在聽演講上呀…。於是,幾經長考,還是沒有報名參加。

 

不料,想去聽的同事J樣臨時有事,無法參加,只好委託我幫忙代打。而一毛不拔的我一聽到去聽講還有便當可領(其實是手捲。哎呀,這也是當初海報沒有看清楚的地方),上述的各種理由立刻就當作不成立了。

 

俗語說的好: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既然我是去代打,就該好好盡到代打的責任。於是本人拿著眼鏡、筆記本,準時出現在會場,恐怕當初在學校時也不見得有這麼振作。竟然,我是第一個抵達會場的。丁乃箏女士與公司主辦人正在閒聊,天性內向害羞的我,只好趕快隨便找個位子坐下。

 

不過仔細一看,丁老師雖然也是有把年紀的熟女,但保養的很好,仍然光彩動人。前述第三個理由等於自動得了補償,這個交換完全是「兩分」(常看本部落格的圍棋迷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呀。

 

在陶醉於欣賞熟女的風韻中,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不一會兒,觀眾都到齊了,講座也就開始了。

 

首先是播放這齣新劇的演出簡介短片。八分鐘的內容中,我們看到了兩位主角—老師范德騰(John Vaughan,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與學生許哲誠(盲眼音樂家)以「作曲家最愛用的樂句是什麼音符」為題,開始無厘頭的表演。於是現場觀眾又在「So(正確的拼法是Sol,不過不將錯就錯的話,反而會和觀眾疏遠吧) La Do Re Do」的答案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無限變化可能:

 

「我們國父,愛吃臭豆腐首創革命」裡面有So La Do Re Do。

 

修女也瘋狂的主題曲也有…

 

Top Gun中自然也聽的到這個主題…

 

果然是作曲家最喜歡的五個音符呀!

 

然後,兩位鋼琴家還把這些曲子湊成大雜燴,還把國父紀念歌由大調轉到日本小調,真是熱鬧非凡。

 

現場觀眾的反應,就是「丹尼‧凱與紐約愛樂的愉快之夜」的再現,也讓我心裡冒出許許多多過去的回憶。

 

影片結束後,就是本劇的導演丁女士來暢談這部「舞台劇」(音樂劇?)的創作歷程。原來,會有這部戲的產生,其實也是一個偶然。據說,主角中的John與許哲誠已和丁乃箏小姐相識已經超過十一年了。但這麼多年來,誰也沒想過要以音樂為主題來創作舞台劇。只是因為盲眼學生許哲誠喜歡聽相聲,老師John也跟著用相聲來學中文,於是當有一天老師不想再照過去一樣走上演奏台行禮如儀來彈奏鋼琴時,就想要找丁導演來拜師學相聲。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上台說相聲的天份(OK,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上台獨奏鋼琴的天份),所以丁導演才會認為不如用兩人擅長的鋼琴技藝來做成類似說說彈彈式話劇的表演,可能會比較容易發揮,而這個計畫就此誕生了。

 

就丁乃箏老師的說法,導戲的人不懂音樂(嗯,大人物們在江湖上打滾多年,知道要韜光養晦,庶民如我等最好不要太相信),彈鋼琴的人也不懂戲劇,或許是風馬牛不相及,但也可以激發出許多另類的話題出來,可以作為劇本的材料。於是雙方在初期溝通中,創造了許多有趣的主題。例如預告篇中的「音樂家最愛用的音符」,後面還有「什麼音樂最臭?」、「什麼音樂最冷?」等等有趣的片段。甚至許哲誠還創造出了有點色的台語版「神鵰俠侶」,可惜篇幅太長,丁老師將來如果有續集,才會搬出來演。

 

收集材料容易,但實踐起來可是大問題。(猶記當年的BDPSE也是練習時很開心,上台時就很恐慌。)

 

兩位音樂家沒有受過任何的戲劇訓練,也沒有演過任何舞台劇的經驗。不僅不會用舉手投足來表達感情(以前他們的感情都在手指上),背好台詞並且正確的說出來,也有相當的難度。於是丁乃箏女士除了要找專業演員先把台詞錄起來當作範本外,還要去校園安排一些小表演給兩人實戰訓練。終於一年過去,這齣戲才能真正問世。

 

總之,這齣戲算是國內首見的實驗性作品,范老師又頗有類似理查‧吉爾的丰采(女性觀眾必見,請參照附圖。男性觀眾也不必失望。因為彈奏的過程中,舞台上還有四個正妹在跳艷舞!加分!!加分!!!),光這兩點就可以構成去現場實際觀賞的理由了。如果有錢(嗯,說真的票價不太便宜…)、有閒的話,個人是蠻推薦去欣賞一下的。相信至少看完後,內心的充實感會比起阿凡達多很多才對。

piano.jpg 

 

本劇海報,請注意背景的辣妹群~~(So La Do Re Do就別看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