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吳清源-江崎誠致(099)


以下要說的事情或許多少在意義上有點不同,但以前我在擔任本因坊賽的觀戰記者時,記得曾
在趙治勳的對局中看到過除了盤上的變化圖、也就是該怎麼下才正確的細算外,還參雜了從別
的角度上思考出來的東西。舉個例子來說,在由趙治勳挑戰武宮正樹本因坊的第36期本因坊
挑戰賽第四局中,出現了侵入左上白棋大模樣的黑子,即將遭到武宮白棋吞沒的場面。

檢討室中非常興奮,並且開始反覆檢討這塊黑棋的死活,最後的結論是黑棋做活的話是趙治勳
獲勝,黑棋死調的話就是武宮獲勝。我就在這樣熱鬧的檢討室中一面聽著專家的討論、一面緊
張到雙手出汗般關心著棋局的進行。不過,局後在問到趙治勳的感想時,他卻回答:「我完全
沒去考慮要去活那一塊黑棋」。那麼,他在想些甚麼?

圍棋之中,去活一塊棋反而是損失,或者棄掉一塊棋反而比較划算的狀況是時常發生的;這我
多少也知道,但趙治勳的話似乎不能用這單純的方向來思考。不過,我卻沒有繼續問下去。因
為用這麼沒禮貌的方式問下去,應該也問不到令人能夠接受的答案吧。

這局棋後來變成了不打算做活的趙治勳黑龍活定了,檢討室的意見當然是認為局勢傾向於趙治
勳有利,但結果卻是武宮在官子階段超前而獲的勝利。可以說原本的活定就贏、死掉就輸的場
外分析,等於變成了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爭奪勝負了。

角逐頂尖地位的職業棋士之思考就是立體性的,並不是只有檢討盤上的變化圖而已,還會加上
從別的角度來思考,這是我在參與頭銜賽等重大比賽的觀戰時常常會感受到的東西。不過,根
本就沒人知道這種事情該怎麼表現比較好,所以我在當時的觀戰記中也只能用「潛入盤下的趙
治勳之思考」這種苦酒滿杯的寫法來表示。

這當然是有點瞎猜的寫法,但接觸到吳清源的「二十一世紀之碁」後,我的心中卻湧現了這未
必是錯誤觀察的自信了。有了這個自信做後盾後,每當再度遇到同樣的狀況時,我都會想起趙
治勳形容吳清源之棋的話:

「吳老師思想的精髓就是自由的精神。吳老師的棋就是永不停止的自由奔放。完全不拘泥於型
態。或許該說是他具有能遇見未來的寬廣視野吧。而且在自由奔放之間,還替我們創造了固有
的東西。這點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趙治勳這段一針見血的吳清源之評,雖然是很久以前說的,但不禁讓人覺得這段話就是在對於
今日吳清源會構想出「二十一世紀之碁」的預言啊。

吳清源在談論到「二十一世紀之碁」時,往往會提到「定石中毒」這句話。根據過去的經驗的
確會產生很多定石沒錯,但只知道沿襲這些定石來下棋的話,圍棋就不會進步。巧妙地應用定
石來行棋,或許可以贏很多盤棋、甚至還能拿到一個、兩個頭銜。然而,接下來的發展也能跟
著預料出來,就是無法繼續走在宏遠圍棋世界的大道上了。

吳清源說出「與其說圍棋是競爭或比勝負,不如說是追求調和」的話,已經是距今五十年前的
事情了,然而在今日聽到吳清源講解「二十一世紀之碁」時,還是會重新深切體會到「圍棋就
是調和」這句話蘊含的深奧意義。「二十一世紀之碁」,就是在探究如何在實戰中具體實現調
和世界的嘗試。換句話說,「二十一世紀之碁」可說是從「圍棋就是調和」的思考方式中衍生
出來的。

「圍棋就是調和」的思考方式,在「吳清源棋談」這本書中也有寫到,因此很久以前就有很多
人知道了。然而,包含職業棋士在內的許多圍棋解說中,對於這句話中的深奧意義到底能夠理
解到甚麼程度,恐怕就很令人懷疑了。雖然說這是一路下贏十局大賽、誰也無法追上的名家所
說的至理名言。當時的觀戰記中,都只是用「根據吳先生的說法,圍棋就是調和...」這種
好像事不關己的方式來描寫,實在讓人看了很刺眼。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