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吳清源-江崎誠致(064)


在很久之後,我也聽到了以下吳清源自己談到手指彎曲的事情:

「由於左手長時間拿著書本會累,所以我往往會換成右手拿書、改用左手落子擺譜。也是這樣,我到現在都還是能同時用兩手下棋。特別是在下業餘指導棋,同時面對兩位對手時,我就是左手與右手一起動作落子,這樣非常方便喔。」

當時在四谷福田家中,他的左手可以自由自在運子到我以為他是左撇子的程度,原來就是這樣的緣由。想到這裡,就更不得不對此人技藝之深感到佩服。

這且放下不論,這種一直拿著棋書到手指彎曲的程度,和一般所謂的刻苦勉勵是完全不同水準的用功。其實恐怕一直面對棋盤鑽研的吳少年,其心中毫無疑問地是一點用功的意識也沒有。他就是以極其自然的形式,融入圍棋世界之中而已。一面擺譜、一面左思右想其中變化這件事,就是會和忘我變成同樣的事。這正是用圍棋說話的少年姿態。

在藝術或勝負的世界中,常常會使用天才這樣的名詞來形容某人。然而,人的種類千差萬別,因此很難訂定出這個天才的定義。特別是在圍棋世界中,職業棋士的社會本身就是個天才集團。要是沒有最少在十歲前後達到業餘高段水準技術的才能的話,是不可能升到職業的高段。即便是有這樣才能的天才少年們,還是得辛勤競爭鑽研勉勵才行。然後再從其中勝出、成為頂尖棋士群的,又是少數中的少數;再從頂尖棋士群中勝出而能爭奪頭銜的,更不過是少數幾人而已。

換句話說,能夠將棋界霸權獲入掌中的人,便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果去回顧在圍棋史上各個大放異彩的名棋士之足跡的話,就會知道他們不僅是有天份的天才,就連在努力程度上也是天才的水準。天份的質量與其人的努力相輔相成下,就能產生力量;終究來看,這種力量有多巨大深奧,就會決定勝負。

一般人們只會看到勝負的結果,並且提獻給贏家天才稱號的讚美之詞,不過他們自己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超乎人們想像的天分與努力。通常具有鶴立雞群天份的人,也都有超乎常識想像的努力。常人往往對這種努力瞠目結舌,但對當事者本人來說,不過就是順著自然而已。或許這也是一種天才的特質吧。

在吳清源身上,就能看到這種天才的特質。「捕風追影」一文中,吳炎還提到了「像清源那樣每天沉浸在日本棋書中的中國棋士,恐怕是一位也沒有吧?」,但將文中的「中國棋士」代換成「日本棋士」應該也是正確無誤才對。吳清源的天賦才能,毫無疑問是罕見稀有的程度;但在吳清源成為超越昭和時代而屹立於全圍棋史上的巨星之前,大家也絕不能忘記其常識之外的鍛鍊與修行,也是自然、天才性地累積成就其地位的重大關鍵。

吳清源的左手手指彎曲,是遠遠發生在其稱霸棋壇之前、是在他還未東渡日本、成為職業棋士、甚至連有甚麼未來發展都不知道的少年時代。他那一心不亂的努力模樣,並沒有朝向甚麼特定目標而刻苦勉勵的印象,而是讓大家看到一位發現可以自由飛翔的無限世界的少年歡欣模樣。而其彎曲的手指,則可能是為少年吳清源所感動的棋神特地在他身上刻下的紀念勳章吧。


14.吳林會

在第四期名人戰中,新時代的旗手林海峰贏得名人寶座後,吳清源就再度收到了台灣方面的邀請函。這是希望他能和林海峰一起回國的邀請。這離上次的邀請函,已經相隔十三年的歲月了。

而台灣的棋界,除了多了和以前相比令人刮目相看的設備外,圍棋人口也增加起來。所以自不必說早有盛大的歡迎在等著他們兩位。上一次和吳清源大國手下測試棋的少年林海峰已經長大成優秀的人才,並且成為了日本名人回國。衣錦還鄉的林海峰也獲贈國手稱號,並且和吳清源一起接受蔣介石總統的召見。


當時西方諸國,還是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是中國的正統政府。當然,日本也是西方諸國同盟的一員。

後來,我特別請教過吳清源,對於和蔣介石會面的印象,他是這麼說的:

「從在旁和他一起聊天來看,也許是因為年歲的關係,給人有慈祥和藹的好爺爺的感覺。完全無法聯想到他是曾經打過多少轟動大戰的人。」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