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論是否有可以專心對局的優勢,在所有升降十局賽中勝出的吳清源,登上了昭和棋界的王座。到了今日,棋賽的主流雖然轉移到了一年制的頭銜賽上,但如果仍是照過去那樣保持段位制的話,則「名人」之稱號,當然應該要加諸於吳清源身上。不,就算不將這樣的稱號加在他身上,昭和棋界的真正名人還是吳清源無誤。
吳清源在昭和棋界中所佔據的比例之大,還不僅是超群拔俗的戰績而已。以他和木谷實共同創建的新佈局為首,他投入在開創許許多多新定石之研究活動精力也非常之大。本來,只要是高段棋士,不管是誰都會嘗試下出新定石,但吳清源所創造出來的新定石,卻都是極其基本卻多采多姿。
並不是專家棋士的我,沒有辦法去評斷定石的價值。然而我卻能理解在定石中,是分有基本型的與應用型的定石;而且對於這些定石的解釋與評論之深淺,都是在反映棋士本身的技藝。反過來看,也能知道具有優異技藝的棋士,就能在定石上加入新的解釋,將其創造成更加完全的形式。
我以前在替本因坊賽寫挑戰賽觀戰記時,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在圍棋世界中吳清源的存在是有多麼的巨大。由於我是業餘棋的程度,所以只要牽涉到圍棋技術的部份,就必須仰仗高段專家棋士的解說。在他們的解說中,就會一直聽到吳清源的名字跑出來。比如說在某一個腳上出現接觸戰時,就會聽到這是吳清源曾下過的一著、或吳清源雖是這麼下的,但此局卻是從此處出現變化之類的評論;總歸一句話,這給我大家都是在名為吳清源的平台上下棋的印象。
在圍棋世界中甚至還有「吳清源定石」的名詞。不用說,這就是指吳清源新下出來的定石。說到「定石」這個詞的定義,如果打開「廣辭苑(譯註:類似康熙大辭典)」來看,會出現「在圍棋中根據長年的研究,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佳的固定型態之下法。引申為處理事物時的標準手法」之解釋。如果要寫辭典,可能就只能用這樣風格的文字來說明這個詞,但精密來說,這種解釋並不太正確。之所以會這麼說,因為圍棋中的定石,並不真的是固定型態,不過是將黑白棋子最佳發揮效率的下法命名為定石而已。然而以往認為的最佳下法未必是真的最佳下法,當發現有其他的下法才是最佳之時,定石就會發生變化了。這才是定石本身應有的本來性格與實際型態。因此,在圍棋中根本就沒有「固定型態之下法」。
不過話雖如此,要將古來研究所產生出來、可說攻守雙方最佳的定石加以改良,並不是那麼簡單之事。然而吳清源卻陸陸續續地改變了各種定石。新的定石就算在下出的當時被認為是最佳手法,然而實際上卻非如此的話,那麼它就不會被認定為標準定石。換句話說,也正是因為新定石是必須經過嚴格淘汰才能存在下去的,所以會被稱為某某人定石,跟物理或數學定理會冠上發現者的姓名之情形很像,其實在數量上並不是那麼多見。單純只看這一點的話,吳清源的大名也是鶴立雞群。
在究明棋理上,吳清源的功績,恐怕也能與其在十局賽中完勝的成績匹敵。在他來到日本時的日本棋界,還留有本因坊家存在的濃厚封建色彩。他卻勇於去打倒權威,下出了所謂的坊門禁手等不被允許下出的棋。就像在騙人一樣,過去三三等落點都是坊門禁著之處。如果借用「廣辭苑」的說法,三三就是長年研究下被當作是惡手的落點。
吳清源是即便知道這樣下會傷害秀哉的顏面,卻還是覺得不需要拘泥於這些習慣,而是根據自由奔放的構想、下出了新佈局與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吳清源定石。我們之所以能認識到定石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能會改變,甚至是因為改變才有生命這件事,可以說是從吳清源開始的。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