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個時期正好進入了收拾戰後混亂回復和平的時代,因此重整好態勢的禁衛軍管樂團很快就重新開始了活潑的演奏活動,除了理所當然的法國國內巡迴外,又去了瑞士、比利時巡迴;此外也重新進行了廣播演奏。戰爭結束沒多久的1948年,剛好是禁衛軍樂團創立的100周年,但在這前一年,經過奧里奧爾(Vincent Auriol,中文音譯採用維基百科版本)總統建議,在禁衛軍樂團的編制中增設了弦樂聲部,並且在1947年6月23日發布了與禁衛軍樂團組織變更相關的第47-1109號法令,並且在6月25日公布的149號官報中,明記了新的樂手名額與樂器編制:
巴黎禁衛軍樂團構成人員
樂長(少校或上尉)    1名
預備樂長(上尉、中尉或少尉)   1名
最高樂手(含特別勤務加給之准尉) 20名
一等樂手(准尉)    30名
二等樂手(特務曹長)   30名
三等樂手(曹長)    25名
四等樂手(禁衛兵)    18名
總計樂手     123名
巴黎禁衛軍樂團標準樂器編制
[管樂團部分]
短笛/長笛    5
雙簧管 /英國管   3
低音管 /倍低音管   3
降E調單簧管    3
降B調單簧管    22
薩克斯風(中音~低音)  8
短號     2
小號     4
法國號     6
長號     4
降B調柔音號(Bugle)  3
中音號     2
上低音號    1
小低音號    4
降B調低音號    3
低音大提琴    3
豎琴     1
打擊樂     5
總計     83
[弦樂合奏團部分]
第一小提琴    12
第二小提琴    10
中提琴     8
大提琴     6
低音大提琴    4
總計     40
結果就使得禁衛軍樂團除了管樂團的演奏外,也能進行弦樂合奏、管弦樂、以及布亨樂長根據白遼士的「送葬與勝利大交響曲」樂譜得來的啟示而創造出來的禁衛軍樂團全體123名一起演奏之大管弦樂團演奏。就在這個弦樂團也加入的新體制建構完成後的1948年4月28日,於香榭大道歌劇院場舉行了奧里奧爾總統親自列席的創立一百周年紀念大演奏會,其內容包括管樂團、以及新創建的大管弦樂團演奏,此外還有步兵與騎兵連的鼓號樂隊也一起參加演出。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