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開箱文(38)-1


這次算是一群小物的綜合開箱報告----有些東西買了一陣子了,單純寫出來好像沒甚麼篇幅,也就先放著。現在乾脆湊在一起寫一寫。


首先是以下這個東西:

2017-03-07 18.16.35.jpg

這是沒事在臉書上閒逛,看到朋友團購這個東西才知道:原來天下無敵、甚麼都做的Y社,果然也有出這種東西。簡單來說,就是譜架附屬置物盒。

當然啦,這有人出專業版---更大、更堅固耐用的托盤。相對來說,就貴了一些、攜帶也比較麻煩一些。Y社出的這個東西(其實也有對岸仿製版),雖然較小、很陽春,但攜帶很方便(可以簡單塞在樂器盒中。大概Double Case以上,或樂器外袋就可以)、又便宜,不見了也不會太心痛(這是一種敗家子的說法)。總之,我覺得是各有利弊。

老實說,不太確定這東西台灣有沒有人進、根據朋友的臉書看起來好像是沒有。很快上了阿罵爽查了一下,果然就有,算一算連同運費大約台幣兩百元左右,於是立刻下單,一週內收到貨。(阿罵爽真的是天堂。但十年前的阿罵爽才是天堂中的天堂....)

我買的這個叫豪華版(DX)、其實也沒有甚麼好豪華之處,就是多了一個可貼附的軟墊與外牆。內容物如下:

2017-03-07 19.48.24.jpg
圖左:防滑軟墊(Sponge附背膠、自己貼)、圖上:本體、圖下:外牆
值得注意的是,外牆右側多了一個缺口,這是用來閃開比較長的鉛筆之類的東西之用。
另外,背膠的離形紙不太好撕,雖然有點小不滿,但考慮到價格問題,也只好這樣了。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單純預估成本的話,大約台幣十幾元就可以湊出來,是個利潤非常好的東西,難怪Y社也要湊一腳。其實,如果家中有3D印表機(或是可以出嘴ㄠ有3D印表機朋友)的話,自己畫畫圖再列印、然後去特力屋這種賣場弄個軟墊來,也可以弄出同樣的東西。

2017-03-07 19.52.15.jpg
這是實際組裝起來的模樣

2017-03-07 19.47.04.jpg
設計上,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圖中右側用來夾住譜架的部分---要稍微抓一點干涉量(配合自己的譜架厚度)、夾入譜架的長度要足夠(重心推測、彈性估算)

不過,直接照抄Y牌的設計好像就可以了,畢竟人家多少有做過一些測試與模擬吧。(怎麼這篇比較像設計教學啊? XD)

2017-03-07 19.53.51.jpg
實際裝在譜架上的樣子,比想像中要穩定的多。

2017-03-07 19.56.29.jpg
如前述,右側的缺口是用來配合比較長的筆用的。雖然圖中這個電子譜架專用筆,並不那麼長就是了。

2017-03-07 19.56.56.jpg
放個簧片盒、或是手機、調音器、節拍器這種兩三百公克的東西是沒問題的。
(我現在通常是放手機---因為手機就兼有調音器、節拍器的功能了)


===

第二個要開箱的東西,是以前介紹過的特殊設計簧片
其實是一起和上述的譜架附屬盒一起購入的。

當初看到日本網民介紹後,就立刻尋找看看能否直接在網站上訂購。該公司的官網把世界各地分成好幾個區塊,大致上就是分成歐洲區、美國區與日本區,但不管是哪個區,好像都沒有辦法直接送台灣 @@

於是我就想透過阿罵爽來購買,不過當時阿罵爽上沒有鋪貨。接下來就是想試試日本區官網經由代購來購買,可惜的是缺貨中。

束手無策之下,發現L社有自己臉書帳號,於是直接發訊息去問。對方很積極快速地告訴我,其實他們在台灣有代理!

當時正是農曆春節前後,台灣代理當然是沒人上班。於是我就等到過完年後詢問,台灣代理的回覆是他們沒有存貨,要訂貨也會因為這東西很冷門,所以是一季下一次單、然後下單後要再等兩周才會到貨。聽起來雖然很麻煩,實際上也大約要等一個半月左右,但我反正不急(單純是想滿足好奇心~),也就甘願等下去了。

然而離奇的是,到了約定到貨的日子前一兩天,我又發訊息去問代理商,對方竟然已讀不回了(淚)。我只好當作自己被拋棄(魯蛇的悲哀),另循管道了。巧的是,就在搜尋上面的譜架附屬盒時,發現阿罵爽開始進這種簧片,於是就一起買了回來,時間上如同上述,從下單到收貨,前後僅僅一週,實在是比代理商方便太多了。

2017-03-07 19.58.50.jpg
Ligaphone實際的包裝模樣,比一般市售的簧片包裝要大不少,這點不是很欣賞....。

另外,雖然官網有出簧片對照表,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3、#3.5各買一盒。(其實官方有出試用包,但阿罵爽沒賣)

2017-03-07 19.59.45.jpg
盒子打開後,發現這是把簧片裝在厚紙板上、再放入夾鏈袋中的設計方式

2017-03-07 20.00.43.jpg
簧片安裝在其中的模樣。這種設計雖然很省,但既不好拿、也不好裝,我也不是很喜歡

從圖中可以看出,它的簧片材質有點像是V牌的藍盒,外觀上是五花八門、似乎不是很平均。

2017-03-07 20.28.32.jpg
仔細看作工也不是很細緻,有不少像圖中這樣削到偏一邊的狀況。

2017-03-07 20.09.36.jpg
關鍵的凹槽設計,倒是比想像中要淺。雖然沒有實際量過,但看起來約是0.5mm程度而已。

說真的,要是夠勇敢的話,可以自己仿照圖中的方式、用簧片刀或是ReedGeek這種東西來削看看。(好友連董就很勇敢地自己削了一片出來、據說效果相彷)

參考:連董DIY修改圖


好,說了這麼多好像不是很好聽的話,實際上吹起來又是如何?

直接說結論:很不錯。

以結果論,這個設計很讚。因為明明這家用的原料不是很好、作工不是很細、品管可能也有點問題,但仍然可以搞到有很不錯的表現。就這點來看,就是好設計(幾何)消除了材料貨加工的公差問題。

聲音上我自己覺得是厚實偏暗的聲音、整體來說音色也算均勻、高音也算好吹、但還不到好到會感動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我覺得它的#3、與#3.5厚度上沒有差很多,我兩者大概都可以吹。而且以一盒十片來說,它的厚度完全不像外觀那樣、而是相當平均的,裡面我僅有一片覺得比較粗、和其他明顯有差異,但我的確覺得十片都可以用(但說實話,我是比較不挑簧片的人---因為懶得挑 XD)。這一點和好友旅美氣象採購專家、連董的感想差不多(他們都在我的誘拐下買了一些來試),看起來應該是不離譜。

我自己測試的錄音大概像這個樣子:



2017-03-07 20.22.54.jpg
測試時搭配的設備:

P牌Playeasy B2吹嘴、Robert Scott束圈、B牌RC降B調
(會是這個組合,單純就是因為我的「輪值表」輪到這一組搭配而已,沒有甚麼特別用意)


初步的測試,大概就是這樣。後續想要再觀察的,就是耐久性的問題---感覺起來這樣的設計也有助於延長簧片的壽命,至少我是這麼期待的。

總之,我覺得這算是一個可用的替代品,對於厭煩V牌品質、又不喜歡合成片聲音的人,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