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巴洛克音樂很容易會上癮到無法自拔,於是趁著過年期間反正沒事,又改了一首出來。
只不過改的不是巴哈、不是泰勒曼、也不是韓德爾,而是稍稍早期一點的阿爾比諾尼(Tomaso Albinoni)。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阿爾比諾尼具有威尼斯富裕貴族的家世,家中在威尼斯經營許多商店,算是富二代的人生勝利組。他一開始似乎也打算繼承家業而幫忙經營,但後來不知甚麼緣故,他打算專心以作曲家(他也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指揮)為業,而把繼承權讓給了弟弟(一説是父子不合被逐出家門),搖身一變成為當代著名的音樂大家。也是因為家中早就財富自由,所以他並不像當時的音樂家主要依附在王室貴族或富商之下,可以自由自在地寫作自己想寫的東西。
阿爾比諾尼在生前主要是以創作歌劇成名,但到了現在,可能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波及造成手稿散失,反而是以雙簧管協奏曲或小號協奏曲等器樂作品比較流行。也是這樣,才會有迷惑音樂圈幾十年的「阿爾比諾尼慢板事件」出現。
其實他的器樂作品在十八世紀就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至少很受到「音樂之父」大巴哈的推崇,後者甚至寫了兩首阿爾比諾尼主題的賦格作品,也經常在教學上使用阿爾比諾尼的數字低音創作為範例。
至於本文的標題g小調五聲部奏鳴曲(Sonata a cinque, g minor)是選自他在1700年出版的「六首五聲部序曲與協奏曲,作品編號二(6 Sinfonie & 6 Concerti a cinque, Op.2)」之中的第六號奏鳴曲(序曲=Sinfonia=Sonata),是個當時流行的標準教會奏鳴曲形式的作品,所以稱為「奏鳴曲」。全曲共有慢快慢快的四段,開頭的慢板(Adagio)算是序奏、第三部分的甚緩版(Grave)則是間奏,中間則是穿插兩個速度較快的賦格形式段落,每一段大約都是兩分鐘左右的長度,實際演奏時間就在八~十分鐘之間。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比較像是小品。
曲名中的五聲部,和現在的弦樂五部編制不同,而是兩部小提琴、兩部中提琴(一部看中音譜號、另一部看次中音譜號....)與大提琴的五聲部,另外再配上數字低音,實質上共有六部,很適合直接照本宣科改成單簧管六重奏。
除了編制上很適合改成六重奏以外,會想要從原作品的12首作品中挑出這一首來的理由是,其實這首作品在單簧管四重界非常有名,因為法國編曲家Jean Thilde在1979年改編成單簧管四重奏(降E、兩部降B、低音)的版本、並且由Billaudot公司出版,自此以後三不五時就會在各種單簧管四重奏的演奏會上聽到這首作品。本教主自己雖然沒有演過,但至少是從小聽到大,所以就想讓它以更完整的六聲部形式出現。
*最推薦的四重奏參考錄音是以下這個由村井祐兒、橫川晴兒、磯部周平、森川修一在1981灌錄的版本:
至於我自己的改編就是個照本宣科,非常好處理(所以兩天就完工惹)。主要就是將第一部小提琴改給降E調單簧管(視音域關係,也會加入一些第二部小提琴的高音)、第二部小提琴改給降B調單簧管一部、兩部中提琴分別由降B調單簧管第二部(視勞逸關係也會分一點第一小提琴的樂句)與中音單簧管,大提琴就完全交給低音單簧管,而把數字低音調低八度給倍低音單簧管。
原曲的小提琴音域並沒有寫的特別高,所以在這個改編之中,可以將降E調單簧管也換成降B調、而第二部中提琴的音域大部分也都在降B調的音域範圍內,當然也可以使用降B調來吹奏(所以可以想像為什麼Thilde版沒有使用中音單簧管),加上原曲的數字低音幾乎都跟大提琴重疊,不管音響厚度的話,實際上也可以省略。因此,這個改編最小可用四把降B調單簧管、一把低音單簧管的形式來演出,應該很適合很多沒有特殊樂器的業餘團體使用。當然,如果本錢雄厚的話,也可以加上或改用巴賽管、倍中音單簧管來演出。
以下,就是這個改編的MIDI版本,速度與運舌(Articulation)是我根據過去聽的印象設定,其實可以自行修改,請參考看看即可。
https://youtu.be/ASpl9-tyZ1c?si=7fdvYepfhIOENfQ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