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6) 老烏利澤的施密特.寇爾伯系統單簧管


從照片來看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 檔案26


這是德國的弗利茨.烏利澤(Fritz Wurlitzer,老烏利澤)在1939年所製作的單簧管。



說到烏利澤就會給人有這是德式單簧管中最有名的單簧管品牌。


就以筆者本人而言,這也中學時期最憧憬的單簧管品牌。


老烏利澤是把奧斯卡.埃勒(Oskar Öhler 1858-1936)在1900年左右開發出來的新型德式單簧管系統加以發揚光大,也讓埃勒系統成為現代德式單簧管基本型態的一種已開發完成系統。


而烏利澤就是從1930年代左右開始,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都使用這個埃勒新系統製作單簧管。


另一方面德國阿爾騰堡(Altenburg)的樂器製作家路易斯.寇爾伯(Louis Kolbe)則是在曼海姆(Mannheim)的單簧管演奏家恩爾斯特.施密特(Ernst Schmidt)的協助下,開發出了施密特.寇爾伯系統(Shmitd-Kolbe System)。


老烏利澤則是從1930年左右開始也參照施密特.寇爾伯系統的設計,來嘗試改良埃勒系統。


後來這個施密特.寇爾伯系統則是分別在1935年左右由路易斯.寇爾伯的樂器工作室與1940年代左右老烏利澤的工作室的開發下,對於使用德式單簧管吹嘴(管徑)、法式指法系統的(施密特)改良貝姆式單簧管系統(Schmidt Reform Boehm System)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改良貝姆式系統,除了使用德式單簧管吹嘴以外,各家工作室做出來的樂器各有獨自的內徑與按鍵設計,其實彼此之間頗有差異。但通常大家都統稱為「改良貝姆式」。而這個名稱是由1949年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單簧管演奏者所命名的。)



這次介紹的單簧管,就是老烏利澤的工作室根據施密特.寇爾伯系統所製作出來的德式單簧管。


首先就拿現在烏利澤所製造的埃勒式單簧管與這把樂器相比,會發現:


  • 泛音鍵附近多了很多鍵。

  • 左手食指與中指間有兩個橫桿鍵(Lever Key 俗稱的香蕉鍵)

  • 右手食指鍵是蓋孔設計(Plateau Key),而且按鍵的支撐軸在左邊。

  • 右手食指的蓋孔鍵和上管的環形鍵(Ring Key)有連動。

  • 最下方有左右兩個同位置的音孔。


這把樂器,其實是老烏利澤所開發的後期施密特.寇爾伯系統單簧管。而現在是烏利澤德式單簧管特徵之一的右手中指蓋孔鍵,在這把樂器上則是配置在右手食指上。


之所以要使用這樣的蓋孔鍵,主要是為了補償指距太寬不好按的問題。(其實在低音樂器上,普遍都得這樣做)。



而施密特.寇爾伯系統最大的特徵就在左手拇指的音孔上。通常德式單簧管的左手拇指附近的機構設計並不像法式(貝姆式)單簧管系統一樣有環形鍵,而是像直笛一樣,只有音孔而已。


但這把單簧管在左手拇指的音孔上還有一個反C字形的半環形鍵。(類似前一篇介紹的DB)。



至於右手食指的蓋孔鍵上有個經過上管左手小指控制的C#/G#鍵底下補正音準的音孔、而和左手無名指音孔環形鍵連接的連動機構。




而下管右側的三個連續音孔,顯然應該是構成後來開發改良貝姆式單簧管設計的概念。



另外老的烏利澤樂器盒中,都會留下一個放置維修工具的槽,附上維修工具。


這可能是因為按鍵系統很複雜、讓要蓋住音孔的墊子變多,很容易就出現漏氣問題而隨時需要維修工具來調整的關係。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