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連續推出了巴賽管三重奏的改編(這種編制真的很有趣,很容易上癮啊!!),終於遭到了住在三峽的教徒O醫師的點歌:舒伯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說實話,舒伯特有太多優美的作品,想一想改編起來應該都會很好聽。不過要改,也不能改鋼琴奏鳴曲,畢竟光改一首史卡拉蒂就足夠手忙腳亂了,更何況規模更大的鋼琴奏鳴曲。就算要改舒伯特的鋼琴作品,也有即興曲甚麼之類的...(是說這樣有比較好嗎?)
回頭想想,舒伯特既然被尊稱為「藝術歌曲之王」,拿他的優美歌曲來改(ㄜˋ)編(ㄍㄠˇ),無論是從技巧上(不只演奏技巧還有改編技巧)、從樂器特性上來看,都更適合巴賽管三重奏對吧?
於是拜了一下股溝大神。結果才不過打完舒伯特三個字,立刻就看到第一名關鍵字就是「藝術歌曲」、第二名就是「冬之旅」,由此可見冬之旅有多受人喜愛(有圖有真相)。
既然如此,「就決定是冬之旅啦」!
說起來,將冬之旅改編成器樂曲的前例也很多,大鋼琴家李斯特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本教主自己手上,就有兩個幾乎是全曲改編的小型重奏版。其中一個是單簧管(巴賽單簧管!!!這樣你們就知道其實巴賽單簧管也是有市場的XD)和吉他伴奏的版本,另一個更有趣的是男中音/男低音(原本是寫給男高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長號+手風琴與底下會提到的手搖琴的低音大組合版本,是不是很好玩??至於各大樂譜網站也有各種各式各樣的改編,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
但冬之旅是由24首歌曲構成的連篇歌曲集,又該挑選哪一首呢?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從第一首改到最後一首(感覺起來還真的可以這樣,不是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嗎?!);只挑一首的話,就很令人煩惱了。經過長考之後,選定了最後一首的「手搖琴樂師(Der Leiermann)」。
對了,手搖琴是底下這種東西,說不定大家也看過這種樂器的圖片,總之就是流行於十九世紀、特別是德語區、俄語區西邊、匈牙利周邊下層民眾的手搖弦樂器。
而最後這一首的原詩內容,則是:
在村外站著一位演奏者手搖風琴的人,用他已凍僵的手指搖著風琴的搖杆。他的演奏無人問津,只有狗在他身邊吠叫。他任它們隨意吠叫,一刻不停地演奏著。「這位老人,我能與你同行麼?你能伴著我的歌演奏風琴麼?」 (引自維基百科)
是不是很悲慘?不過這本來就是有濃厚哀傷寒冷氣氛的作品。實際上寫成歌曲,為了表達這種寂寥的感覺,鋼琴從頭到尾一直演奏著幾乎同樣的和絃,讓旋律搭配著不同歌詞淡淡上下變動。
這樣改編起來,表面上只要一直複製貼上就可以,但這樣可能會太無聊,畢竟器樂無法唱出歌詞,所以就讓一二三部輪流負責獨唱與鋼琴的旋律,加上一點八度變化,讓大家都有事情可以做(笑)。另外,最早這首曲子是寫在b小調上,但經常看到的是降了一個全音的a小調版本;考慮到難易度與音域問題,這裡使用a小調(巴賽管的e小調)的調性。
由於從頭到尾都是p以下的音量,和聲也很單純,其實是很棒的合聲/合奏練習曲。以下是改編之後的Midi版本,請大家參考看看。另外,因為音量比較小。建議使用耳機來聽。
https://youtu.be/ORBZWwweAmc?si=x6SuNRIWmnUaGGW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