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柴可夫斯基六首鋼琴小品之夜曲巴賽管三重奏版

除了標題字數很長以外,你可能還會覺得有點眼花---怎麼連續兩天都是巴賽管三重奏?


其實啊,這種組合真的是冷門中之冷門,曲目也真的是不多,如果不動點歪腦筋,可能只能學女王三重奏一樣,要穿插單簧管獨奏或是二重奏等等其他曲目,才能讓一場音樂會成立。就連已經開了兩場音樂會的國內帥哥三重奏,也得穿插不少改編的曲目或是乾脆委託創作才行。


當然,本教主並沒有要開音樂會,單純覺得好玩,想要來添增一點曲目而已。


言歸正傳,為什麼會連續兩天都出了巴賽管三重奏的改編?仔細想想,其實這首「夜曲」才是根源。


線索來自於昨晚正在炫耀新的改編作品、準備上水管引用連結時,關聯影片的清單中跳出了這首夜曲的單簧管獨奏改編版,這才讓我想起來,我一開始是想改編這首曲子的!為什麼會歪到了史卡拉蒂去了呢?!這也偏差得太遠了吧~


因為最近滿常聽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Boris Allakhverdyan的影片。不知道是不是名字很難念?明明吹得很好、音色又漂亮,但是卻不太紅的感覺(特大誤)。他的影片裡面就錄了這首夜曲(連結),而被我存到了「我的最愛」清單之中。然後可能是昨天複習到這部影片的時候,一時興起,就去逛樂譜網站發洩尋找。找著找著,卻看到了史卡拉蒂的作品好像不錯,就花心轉向了(真是風流的男人)。直到炫耀改編作品的時候,才又想起來,這樣事件的真相就串聯起來了!(破案)


其實這首夜曲,如同標題所寫,是他的作品編號19的六首鋼琴小品集裡的第四首。創作的時間可以回推到1870年,他去法國尼斯旅行的時候,寫作了這首夜曲和另外一首「幽默曲(Humoresque)」;到了1873年,他又另外創作了四首鋼琴曲,合併以「六首鋼琴小品」的名稱出版。其中的這首夜曲又因為旋律優美,在1888年特別改編成大提琴獨奏與管弦樂團合奏的協奏曲。


除了作曲家本人「公認」的這個版本以外,這首曲子因為太受歡迎,而有各式各樣的改編版本。除了上述的單簧管與鋼琴的版本以外,本教主手上甚至有個單簧管獨奏、管樂團伴奏的改編版本。也因為原本是鋼琴曲,讓我覺得很有機會改編成巴賽管三重奏,才有上述走歪的故事。


不過,這首作品的結構就比史卡拉蒂更複雜、音域也更寬,照理說改成單簧管四重奏或是五重奏更為適合;但是要改成三重奏,而且對於音域本來就比較寬、高音也不難吹的巴賽管來說,也不是不可能。唯一比較尷尬的就是,原曲的調性升c小調對於巴賽管比較尷尬(相當於五個升記號),一般改編常用的高半音d小調,音也稍微高了一些(又到了兩點A)...所以長考之下,決定降半音,改成c小調。即便如此,最高音還是到了G6,還是有一點點難度。特別是最後主題重現時,添增了有點隨想曲風格的連串快速音階,也是需要練習一下的。



旋律的分配上,為了要讓三部平均一點,主要是讓一、二部輪流演奏旋律,第三部作為根音與對位旋律。最低音一樣走到了低音C(C3),所以無法使用中音單簧管來代替,但直接照譜換成低音單簧管,就可以致敬大提琴版本了。(雖然說,用低音單簧管來吹,不如直接拿大提琴版來移調就可以啦)


*順便聯想到,同是F調的英國管來演這個應該很好聽,但是音域調整上就會比較辛苦。(是說英國管三重奏應該更冷門吧?!)


改編的結果如以下連結,請大家參考看看囉:

 


 


https://youtu.be/ZluSEtJ8j08?si=2rkht82qCoIJCEGE


*至於會不會有連續第三彈出現,就讓我們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