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王銘琬九段的後阿發夠報告(17)



3圖中的白4於A飛也是寫在書中的定石之一,但阿發夠自從李世石版本以來,就一直很喜歡白4、
6的下法,在阿發夠零的論文中,卻沒去分析這個下法,也是相當可惜的事。

3圖

阿發夠的戰法是毫不放鬆型的,所以幾乎不下不會影響到對手的棋。上圖的白4、6可以說已經超
越了局部定石的意義,而是讓人留有這就是象徵阿發夠戰法之棋的印象。

圍棋AI和人類最大的不同,就在於AI並沒有「局部」的概念。而人類則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各
個局部的意義,這些意義累積起來,跟人類對於全局的判斷是相關連的。但AI卻完全沒有這樣的
概念,而是直接用全局的方式來判斷每一處的棋。AI的大局觀雖然非常優異,卻不會集中深入計
算局部的變化。也是這樣,常常會出現死活與攻殺中算輸人類的情形出現。

對於阿發夠零而言,也是完全不懂「局部的定石」。在沒有經過棋譜學習階段的自我對戰中卻出現
了和人類的「定石」同樣之進行,這一點也不能說是不可思議。因為對局部來說是好下法、對全局
也是好下法的情形可說是理所當然般多不勝數。

阿發夠零在許多的自我對戰中,會反覆出現之前「認識」出來的棋型。這是阿發夠零從全局的角度
中看到的適當著手,並不是在下定石、也不是在創造定石。因為「定石」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人類
對局部的下法賦予容易理解的意義而已。

阿發夠零的「定石講座」對於不懂圍棋的人來說是非常有趣的分析,對於會下圍棋的人來說也是非
常重要的參考。不過,我覺得這個對於會下圍棋的人來說是福利的東西,其實是和阿發夠零是沒有
關係的。

[阿發夠零所帶來的訊息]

論文中,除了對上李世石版本、Master版本的對戰棋譜外,也各提供了阿發夠零20個區塊
、40個區塊的兩種版本之自我對戰各二十局的棋譜。這些自我對戰的20局棋譜是依照時間順序
排列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從零開始」時類似初學者手法的棋譜。

這種充滿棋盤的論文,令人有絕無僅有的異常喜悅。不過一旦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論文後,想進一步
知道的事就更多了。由於論文的篇幅有限,我們也只能等其他的機會,否則也只好期待阿發夠能做
進一步的公開了。

這次所公布的棋譜中有不同版本的對戰棋譜,所以比之前提供的五十局相同版本的自我對戰棋譜還
要有趣。而且,這些棋譜是「近親對戰」,也能讓人感覺到類似的風格。

因此我就從中挑出了一個、也就是4圖的白8碰這手棋來介紹一下。此圖到黑7為止的進行,即使
是在世界棋賽中也非常常見的例子。接下來通常大致是下在白A粘,如果不想打仗的話就會在B虎
,偶爾也會下在C。

4圖

然而,阿發夠零卻很常下在圖中的白8碰。雖說不去看全局的棋譜不會知道,但白8這手棋對阿發
夠零來說是並不是視狀況來下的棋,而是即便放在局部來看似乎也是好棋的樣子。

其實原本白8碰的型態就很好,是讓人想下的候補落點之一,但過去之所以不太有人這樣下的理由
是討厭被黑棋在5圖1斷的關係。接下來到黑5為止,角上白▲一子被吃掉非常之大,白棋雖然也
抱吃了黑△一子,但看起來黑棋獲得的實利大多了。

5圖

就已經公佈的棋譜來看,就連阿發夠零自己也不下5圖的1斷。

那麼,既然阿發夠覺得5圖黑1不可怕,那麼就可以預期接下來4圖的白8碰會變成新的主流下法。

這次的阿發夠零的論文讓我最佩服的,還是花了490萬局的自我對戰學習,就能打倒李世石版本
。因為如果把棋盤當作是棋盤,則490萬這個數字實在是比想像中少太多了。

據說圍棋的變化有10的360次方。所以490萬要與其相比,就像是連原子中的一個電子都不
到的少數。這也可以說像是光讀完百科全書中的序,就把書中全部內容都搞懂了一樣,是極度高效
率的學習效果。

也就是說,在圍棋中如果可以學習到「感覺」的話,就可以用極高的效率棋力進步。換句話說,如
果人類能夠參考AI的「全局感覺」來鍛鍊自己的圍棋觀的話,說不定就能一窺目前未知的圍棋面
貌。這也讓我覺得似乎是阿發夠零帶給我們的訊息啊。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