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之前網路上看到的,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整理一下。
原始出處是以下這部影片,英文好、又不想看落落長文字的話,可以直接聽聽影片中的說法:
https://youtu.be/FAqpBBE6A1U?si=TyeKCftBZ9ocpcos
如果英聽不是太好,或者想要收藏保存記憶的話,那就可以看看以下的說明。
===
單簧管/低音單簧管演奏家布路姆(J. Lawrie Bloom,於2021年6月接受訪問時剛從芝加哥交響樂團退休)分享了他為何選擇向著名的低音號大師、前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傳奇人物賈克布斯(Arnold Jacobs)學習的經驗。
在他剛加入芝加哥交響樂團時,大指揮家蕭提(Georg Solti)爵士要求他要演奏得更大聲一些,但他不確定如何在不過度用力的情況下達到這個要求。布路姆早在其他樂團工作時就聽說過賈克布斯的大名,因此有一天排練時,布路姆便把握機會問賈克布斯是否願意指導他(關於呼吸與氣息的控制,賈克布斯在這方面的成就幾乎影響了整個美國管樂圈,不僅僅是低音號或是銅管演奏圈),並且開始了一系列的初始課程,期間賈克布斯透過儀器和觀察發現,布路姆在用氣上不夠充分,效率也不好。
而布路姆也漸漸相信賈克布斯的教學是基於真實的科學資料,因為他能從儀器的數據和呼吸刺激裝置(incentive devices)中看到結果。賈克布斯使用這些裝置來測量布路姆的肺活量,並了解了他吸氣的品質。兩人並且開始討論如何讓舌頭不妨礙氣流。賈克布斯同意布路姆在完整吸氣過程中可以讓胸骨和肩膀上升(這是傳統呼吸訓練中很大的迷思)。課程中也提到,高音需要更快速的氣流速度,而低音則需要較慢的氣流速度---類似於用氣吹動蠟燭火焰的方式。布路姆意識到自己在吹低音單簧管時,加諸太快的氣流速度到簧片上。平衡氣流速度與雅克布斯指導他還要擴大吸氣量的練習也是相輔相成---吸氣量要夠(量)、速度控制不要太快或太慢(效率與品質)。
經過這些初始課程,布路姆的心得如下:
1.氣流要維持絕對自由度
2.採用「吸五拍/吐五拍」的呼吸練習方式
3.感受到吹奏時用力大幅減少(效率提升)
4.不要為了氣息而過於焦慮,氣並不是目的(而是工具),音色與音樂概念才是重點,而氣只是用來創造音色所用。
在和賈克布斯學習之前,布路姆認為呼吸和吹奏是一種爆發式的動作。但在賈克布斯指導下,他學會將呼吸視為一個更順暢循環的過程。布路姆也提到了他在排練和演出時,從赫賽斯(Adolph "Bud" Herseth,著名的小號演奏家、前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和賈克布斯身上學到的東西(好比說聽前者演奏胡邁爾小號協奏曲、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拉威爾的展覽會之畫漫步主題)。他觀察到,賈克布斯就算在身體狀況欠佳、飽受疾病折磨時,仍能以高效率且巨大的共鳴音色進行演奏。
總結與賈克布斯學習和合作的經歷時,布路姆認為:他讓我對低音聲部更加自信。像許多低音單簧管演奏家一樣,我曾與低音單簧管搏鬥過一段時期……但與他學習和聆聽他的演奏讓我認識到這件樂器的聲音潛力。這完全改變了我對低音單簧管的熱愛態度,就是要多去「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