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棋道雜誌1984年5月號(700號特大紀念號)
棋道編輯小史
~吾之青春盡在棋道
文:林裕
棋道雜誌到達700號這件事,讓我心中湧上了「原來已經出了這麼多號呀?」的感慨。棋道雜誌的先驅是方圓社發行的「圍棋新報」。而圍棋新報是明治12年(1879年)創刊,直到大正13年(1924年)發行最終號為止,總計發行了520號。這個數字一直放在我的腦海中,所以當我人在日本棋院編輯部的一天,心中還比較關心的是棋道雜誌哪一天才能超過這個數字。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棋道雜誌曾在昭和19年(1944年)十月之後中斷發行,直到戰後的昭和21年(1946年)9月才復刊。在此一時代擔任棋道雜誌的編輯長是村島誼紀六段(當時段位,以下記述皆為如此),而編輯部則是以高川格七段等數名職業棋士所組成的。
到了昭和23年(1948年)夏天,真正的新聞人宇崎龍二先生(筆名玄玄子)登場了。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在戰爭中才和圍棋界搭上線的我,在昭和25年(1950年)二月底邀請了宇崎先生加入棋道雜誌編輯部。雖然當時大家都稱為宇崎先生為編輯長,不過他的正式職稱是棋道雜誌編輯部主任。順帶一提,當時這個編輯部也只有他自己一位正式員工啊。順帶一提,在日本棋院位於高輪時代的初期,整個日本棋院的組織也不過就是總務(包含會計)三人、出版部也是業務與編輯加起來總共三人、加上打掃阿姨與打工的人員,甚至還不到十個人。
在宇崎先生開始主導棋道雜誌時,棋道雜誌一本不過只有48頁。到了昭和25年三月,就一舉倍增為96頁。另外在在戰爭剛結束的這個時代,並沒有專門的圍棋作家出現,所有的稿件都得是職業棋士自己或是編輯所寫。所以像是高川格或是藤澤秀行這些明星職業棋士等等,全部都是自己寫稿。這件事現在寫來,大吃一驚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而就在前一年(1949年)的春天,藤澤庫之助(即後來的藤澤朋齋)八段成為了第一個從大手合升段賽中正式升格的九段,而成為了鎂光燈的焦點。也在此一時期,日本棋院在制定「日本棋院圍棋規約」時,將過去「九段即名人」的慣例,新訂定了關於名人資格的條文。在新的規約中規定,名人與九段段位沒有關係,九段也沒有人數限制。在當時,誰也沒想到後來會變成九段氾濫的狀態。
此時,也開始了「藤澤研究室」的新專欄企劃。這個企劃是以藤澤庫之助九段為主角,而以山部俊郎五段、大窪幸雄五段(即後來的大窪一玄九段)等等新秀棋士擔任固定成員,每一期都邀請不同的高段明星棋士交替參加檢討。
這個專欄的稿件雖是由我來寫,但卻是由桑原宗久四段負責作圖。這是因為要追得上職業棋士們七嘴八舌的棋譜檢討聲、做得出正確的變化圖,非得也是職業棋士才行。在雜誌上通常僅介紹了其中的30~40個變化圖,其實桑原作的變化圖數量每個月都不少於150個。而除了這些連載講座專欄之外,我負責寫作的數量也逐漸變多。通常每一期寫個50頁是常態,多的時候往往也會到60頁。在96頁的雜誌上超過一半的內容都是編輯所寫,在現代可能是很難想像的事情,但對當時才二十幾歲的我來說,因為太年輕而能負責到這麼多內容的雜誌,恐怕除了棋道雜誌以外也找不到了。
而我自己從昭和29年(1954年)到32(1957年)年3月之間負責了「圍棋俱樂部」雜誌的復刊工作,因此在稍早之前就請了河野直達老弟來代替我幫忙編輯棋道雜誌。直到昭和32年4月號,我才在睽違數年之後重新回到棋道雜誌編輯的工作,而這一期雜誌剛好也是宇崎先生負責的最後一期棋道,在那之後他就從日本棋院編輯部退職了。
到了這個階段,圍棋界仍然還是以本因坊賽為中心而動。至於讀賣新聞,則是從「吳清源十局大賽」轉換成舉辦俗稱「六強賽」的「日本最強決定賽」的時期。這個在當時僅有五位九段職業棋士全體、加上高川本因坊(八段)等六位明星頂尖棋士參加的比賽,可說是讀賣新聞相當自豪的企劃。而這個比賽成立之時,不管是誰都看得出來這是為了舉辦將來可以轉換成萬方期待的名人賽而做準備。
當時聽說這個六強賽的第一屆是在伊豆山的美晴館舉行坂田榮男對橋本宇太郎、吳清源對高川格兩局同時進行的開幕賽。就連輪空的木谷實與藤澤朋齋兩位九段也前去伊豆山擔任棋證。當時認為讀賣新聞一定也會配合這個比賽舉辦個六強座談會的我,卻發現對方並沒有打算舉辦,於是立刻想到棋到雜誌應該來策畫這樣的企劃。於是就先和山田覆面子(隸屬讀賣的著名圍棋編輯)討論請他擔任主持人,並拜託他邀請參賽的六位棋士出席座談會,結果盡速在電話中就把記者們都找來了。後來山田先生還搔著頭說:「我可是被林老弟給整了呀」,現在想來真是很值得懷念的記憶。
上述這個企劃是我在回歸棋道雜誌編輯後第一個負責的專案,但是真正在這個工作上全力發揮,恐怕還是在回歸後的兩三年左右吧。而我在棋道雜誌的編輯工作是一路待到了昭和40年(1965年)3月為止,在那之後轉去了日本棋院的總務部,專心在日本棋院的經營組織之上。
隨著時代遷移,棋道雜誌也越來越精彩。不過要小心自吹自擂容易變成千篇一律。最後期待棋道編輯部的諸位在未來能更精進活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