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圍棋春秋1973年6月號
「我的戰記」專欄~真是敵不過好運的傢伙啊!
文 梶原武雄九段
久違的頭銜挑戰賽
這次要介紹的全日本第一位決定賽挑戰賽的第一局,其實是三個月前下的棋。說不定會有讀者諸公認為「別拿這種下了好久的笨棋,還是給我們看更好內容的東西吧」,但我也不是想來這裡討拍訴苦,而是實在是最近連戰連敗,找不出太像樣的棋。話又說回來,這一局也不是下的很像樣就是了。
雖說是連戰連敗,此局棋的內容還是和普通的對局不太一樣,還算是好的棋。我的棋通常是在佈局階段的二、三十手棋左右,就已經進入了「本局告終」(對手可以認輸了)的階段,但是從中盤到官子之間,常常還是會遇到想抓住我輩因為讀秒時間緊逼,而出現失誤的乳臭未乾小鬼。
當然,身為職業棋士,雖然是輸多贏少,還是會因為職業棋士的尊嚴而想哭啊。
以上只是想說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下的不好的棋當然輸得一屁股、下的好棋卻也還是會輸掉而已。
這次專欄介紹棋局的對手大竹君,和前述那些趁人之危的乳臭未乾小鬼的本質稍稍不太一樣,似乎是有自己的理念,以前也有被譽為「竹林」(大竹英雄與林海峰)的華麗時期,但最近不知道是怎麼了?總希望他能盡快走出低潮狀態。
哎,其實我也沒有講這種話的道義就是了....。
===
第三屆全日本第一位決定賽三局挑戰賽第一局
1973年1月11日弈於日本棋院
黑 梶原武雄九段(貼四目半) 白 大竹英雄九段
第一譜(1~17) 佈局感覺
黑1至13為止的進行,乍看好像沒有甚麼問題,但以筆者的敏銳佈局感覺來看,實在不能苟同。
因為白2星位此著,就是主張左邊是白棋可以強力主導的意義,然後接下來卻簡單讓黑棋走到13在左邊發展起來,看起來就是白棋痛苦了。
如果是我持白,白6一定會下在A二間高夾或B一間低夾來重視左邊。大竹君呀,你到底是怎麼啦?
此外,黑15、17當然是不能選擇下圖1立。因為以下走至白6的進行是可以想像的結果,但這對於重視全局關聯性的我來說,並不喜歡像此變化圖中棋子四散分佈的發展。
第二譜(18~34) 感激不盡
白18遠掛、黑19夾這兩手棋讓我想說的東西雖然很多,但這裡且放一邊,先來說說白20尖此棋是不是很怪?因為此棋光讓黑棋能走到超級想下的21飛補,就已經讓人感激到眼淚都會流下來了。
白20此棋完全應該要有在27位象飛,然後誘黑棋進來穿象眼後,白棋順勢跳出的心思才對。
而白22侵入(反夾)下邊時,黑23是反擊是應有的氣魄。
黑25也可照下圖1衝出,因此這讓我稍微有點猶豫。這樣下的好處是黑7為止黑棋在角上獲得不少實地,但白8爆炸打入,我沒有自信。
黑27打吃當然是打算棄掉角上,但安永先生提出了下圖1飛這樣靈巧手段的評論。仔細想想,果如其言,這樣下真的很不錯。(譯者按:下圖1飛是AI的「一選」)
第三譜(35~53) 本局告終
右下角下到黑41取利為止,我的判斷是即便棄掉右下角黑棋也還是太過充分。
因此下到黑43締角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本局告終」的樂觀。
然而,研究室卻覺得右下角是白棋得分、白棋早早就取得領先的意見比較多。
*譯註:AI認為此局面是接近平分秋色的黑棋稍稍領先。
*譯註:黑45再小飛,以現在來看也是很AI的一手棋,而實際上AI也推薦此著。
這些說不停的傻話真是讓人傷腦筋。到黑47為止,黑棋至少領先三十目---就算保守一點來看,領先十目是沒有問題的。我想稍微懂一點圍棋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出來才對。
白50、52連跳是想對左邊黑棋施加壓力,但這種從自己比較強固的地方出頭,我覺得是很有疑問的下法。不管怎麼說,白50還是應該照下圖1跳才對。
不過,黑51或許在實戰譜A位小心補一手比較好。
第四譜(54~69) 依舊順利
白54尖是防黑棋在60位雙覷,是不得已之著。
黑55是很想下在實戰譜A位跳附近大圍,但此際白棋在下圖2點入非常麻煩。黑3雖然是只此一手,但白4貼、黑5擋、白6斷都是必然。
接下來黑7、9雖然是巧手,但黑棋最後被白吃掉黑二子,實利損失到難以忍受。
因此,黑55可謂安全之策。此棋除了防止上圖2點入,接下來還有69位爬入的大官子。
進入本譜後,白56拉出破壞是理所當然。
白58覷時,黑59挖入,白棋要小心。照實戰譜進行的話,至白64為止是黑棋先手解決白58覷的威脅,但白60如果不甘願,而在61位打的話,黑順勢在實戰譜B位粘,將來黑棋再搶到60粘,白棋反而出現兩處斷點。這是為了初學者所做的解說。
下至白66,上邊之戰告一段落。黑69爬入是前述難以忍受的超大棋,但其實也是可以考慮下在實戰譜C位來進逼中央白棋,而封住白棋在右邊爆破的可能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