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片來看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 檔案18
這是奧地利維也納的伍爾曼(Uhlmann)公司於1830年左右製造的單簧管。
伍爾曼可以說是1800年代的維也納區域製造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最重量級的樂器製造工房之一。
其中約翰.托比亞斯.伍爾曼(Johann Tobias Uhlmann)是1811~1838年去世為止都在維也納製作樂器。他的長子喬瑟夫(Joseph Uhlmann,?~1859)則是繼承了老伍爾曼的事業,而次子雷歐波爾德(Leopold Uhlmann,1806~1878)還是發明現在維也納使用的銅管樂器系統的發明者,因此事直到現在都可以看到他名字的傳奇性樂器製作家。
伍爾曼公司製作的木管樂器大多會刻印上「J. T. Uhlmann」或「I. T. Uhlmann」的字樣(在拉丁語中有時候會把「J」寫成「I」,反之亦然,兩者大致互通),有時也會是直接刻上前代主人老伍爾曼的名字「Johann Tobias Uhlmann」,而繼承家業的長子喬瑟夫也仍然使用同樣的刻印(德奧系統的樂器公司大多如此)。
這把單簧管,是在還沒有環形鍵時代的非常簡單構造系統的樂器。樂器上幾乎所有的按鍵,幾乎都是直接借用本體木材上的特徵結構來支撐,許多細微之處也製作的很漂亮。
以1830年左右製作的單簧管而言,這把樂器算是相對按鍵多的,就算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也是比較容易吹出半音階的樂器。
不過,最值得注意的這把樂器還有主要是右手小指控制的降A/降E鍵的左手小指替代鍵。(如上圖)
這個替代鍵,是到了現代也是高級樂器才有的選配按鍵,然而當時的樂器就有這樣的構造,實在很令人驚訝。
===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1) Romero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2) Papalini低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3) 可變換調性的Albert System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4) 大滿配的Clinton System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5) 傳奇性的Mazzeo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6) 自來水管與迴紋針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7) 鋁合金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8) 在編曲軟體中也找得到的稀奇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9) 六指琴魔?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0) 鍵盤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1) 微妙的類貝姆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2) 上下管連動的德式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3) 薩克斯製造的降B調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4) 少女夢幻花邊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5) 沒有左手小指C#/G#鍵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6) 擁有最高級拇指支撐座的廉價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7) 左右顛倒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8) 名門的替代鍵 ◄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9) 總是有點小微妙的英國名牌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0) 長方形按鍵系統大集合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1) 六鍵金屬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2) 巨大滾輪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3) 沒有香蕉鍵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4) 混血兒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5) 有獨特按鍵風格的DB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6) 老烏利澤的施密特.寇爾伯系統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7) F調中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8) 其實只是加了右手E/B鍵而已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9) 神奇的雙重鍵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0) 黑克爾中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1) 麥金泰爾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2) 五顆側鍵的一體式神奇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3) 上管與吹嘴對接的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4) 有三種升C/升G替代指法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5) 可以轉調的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6) 宛如流星一閃即逝的雙層管壁金屬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7) 施密特.寇爾伯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8) 不可思議的低音管型低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9) 神秘的雙泛音鍵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40)-1 可以發出超高音的瑪爾奇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40)-2 瑪爾奇系統的原理與停產之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