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個人覺得玩尼克新出的大師切的阻力偏大、反應很慢的問題來自於簧片尖端的變形翹
曲。且不論這個翹曲是射出成型造成的、或是後加工處理(CNC修整...等)造成的,如果不
解決,這個簧片就是很難用。所以得想辦法來調整一下。
司選用的塑膠材料的耐溫程度如何,不太敢冒險。經過一天的長考,決定先用冷壓的方式來試看
看。如果沒效,再改用熱壓。反正死馬當活馬醫。
至於所謂的冷壓,不過就是像下圖那樣的燕尾夾(笑)
找一片鏡子或平整的玻璃(圖中的鏡子是三十年前上成功嶺時發的 XD)
然後找個符合簧片寬度的燕尾夾,然後盡量夾住前端。另外再找個大一點的燕尾夾夾住本體。
然後夾個一天,看看能不能造成永久形變,然簧片尖端變平。
這就是我的冷壓法。(因為沒有加熱,故稱為冷壓)
夾完一天後,肉眼看起來,變形的程度很微妙,好像有變平一點(心理作用?),又好像沒
有....(冷靜觀察?)。
抱歉,照相技術很差.....(但是隱約還是有點翹)
這且不論,反正裝上吹嘴直接測試最準。以下就來介紹今天的測試值日生。
照理說,應該要使用第一天測試同樣的配備來測試,才符合對照實驗的精神。不過,做事一向隨便
亮亮像。這是因為現在可以使用降B調單簧管簧片的拔罐牌降E調單簧管調音管(拗口)裝配在D
調單簧管上(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今天的值日生---樂器=Wurlitzer Reform/Full Boehm、吹嘴=Playnick Wehle/Meyer Nr5(剛好
有人猜測本家的吹嘴合本家的簧片可能會不錯)、束圈=不明廠牌(Wurlitzer附贈)
測試的簧片除了被冷壓的玩尼克大師切簧片外,一起測試的簧片如下所示:
結果又照糊了....(掩面)
測試的簧片依影片撥放順序是:玩尼克大師切MH、Forestone F3.5、Legere Signature #3(加貼薄
膜)、Legere歐洲切#4、Nick-Legere M
除了大師切外,其他就是想再比較一下差異。
我自己覺得這些簧片的聲音是Nick-Legere M>歐洲切>大師切>Signature>Forestone
特別是Signature我就是吹不好,而且我也覺得它的阻力怪怪的,有點像大師切的感覺。
至於主角大師切,在經過冷壓之後,我覺得反應好多了。但超過某個音域聲音散掉、高音不準、高
音上不去(在這把樂器上我吹不到三點Do,連兩點降Si都很困難)的問題,當然還是存在,因
為這跟材質或簧片形狀比較有關。只能靠前述的貼膠布或是挖溝槽,才有機會改變。
無論如何,冷壓法似乎是有效果的。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至於D調單簧管哩?
一樣先來看測試設備:
測試使用的樂器=Leblanc D調、吹嘴=Playnick Solist SLK(對,又是本家的吹嘴,但其實這個吹
嘴很不好吹)、束圈=Robert Scott、調音管=拔罐黃檀木版(只有這個才能不靠修剪直接使用降B
調簧片)
測試的簧片則是Ligaphone的降B調#3.5與主角大師切,如下所示:
Ligaphone 降B調#3.5(它剛好被放在D調樂器盒中當值日生)
主角大師切裝在D調上的模樣
老實說,Ligaphone這個簧片其實和玩尼克的吹嘴不是太合,因為這把D調,我原本是能吹到三點
Do的,但使用這個組合下,連兩點降Si都有點困難。
但主角大師切一如所料,聲音比較散以外(但阻力還不錯)、高音的音準到一點Si左右就不行
了,兩點Sol則幾乎吹不出來...。很明顯大師切更無法在高音樂器上使用。
雖然如此,我還是用大師切來移調練習,讓大家聽聽看梁祝這個主題在各種音域下的音色。其實我
原本吹了五個調(原調=移四度、A調=移五度、D調=不移調、E調=高一個全音、C調=低一
個全音),不過因為轉檔時出了問題,並沒有全部放到影片中。
最後,就是請大家直接聽錄音囉。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