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這樣就可以了嗎?」的想法一點一點累積起來,後面往往會出現很艱辛的狀況~井山裕太
井山風格的本質就是總是找尋最強手段
本專欄終於也來到連載第一百篇,同時也是最後一篇了。這個專欄是從名人賽挑戰賽開始的,最後以井山裕太大三冠的話來收尾,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至於標題的這句話:「『這樣就可以了嗎?』的想法一點一點累積起來,後面往往會出現很艱辛的狀況」,其實是刊登在今年(2021年)元旦的朝日新聞上特輯的一小部分。馬上接在這句話後面的,就是「所以我經常會選擇我覺得最好的著手」。所謂的最好的著手應該就是「最善手」吧。不過,關於這個「最善手」的定義是甚麼?我有很多不明白之處。於是我就是試著去請教某位已經拿過好多次頭銜的資深大棋士(譯註:如果是我,一定去問前五冠王的C栩。但根據以下回答的口吻看起來,似乎比較像是I田Y夫...)。以下就請欣賞我們的一問一答。
我:我可以理解以最善手為目標的執著。不管是誰應該都是如此吧。但井山先生畢竟也不是棋神之身,總是有找不到可認為是「最善」之著的場合,那該怎麼辦?
資深棋士:「你觀察得很好。遇到這種狀況時,我的話會去找覺得次佳的著手,或者是經過形勢判斷後去決定該妥協好呢?還是要稍稍無理用強呢?但井山先生不一樣,只要腦海中浮現不出最善之著,就會放出出人意料之外的最強手段。可說是很恐怖的人啊」
我:我懂您說的是甚麼。我長年擔任觀戰記者,就不知道遇過多少次他出現這種場面。這讓檢討棋士群們完全猜不到,經常抱頭叫苦...。
以上就是最後一篇的內容,感謝大家前後加起來四年的愛讀。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