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單簧管的泛音構造與高音域指法研究(15) 第三泛音高音域音列B替代指法


-Clarion高音域音列B: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B


這個音列的特徵就是音準偏低很多(因為通常不按下泛音鍵)。這個音列到E6(上加三線的Mi)為止的指法的確還可以感覺到與基音之間的關係,因此比較容易看懂,但從E6開始,看起來都等於是使用高半音的泛音創造出來的指法了。從音響學來看,這些指法的泛音組成都會偏掉,不過如同之前在自然泛音中所討論過的一樣,也只能是這樣了。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煩惱天國(234) 幻想座談會後篇


週刊碁2022年 01/03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492


[年末豪華棋士隨便問~圍棋界大解密(完)]


原本預定兩篇就要結束的座談,結果因為出現天元頭銜易主的大新聞插播進來,得要特別追加關航太郎的部分了。


小林光一:「一力遼和關航太郎都跑來你這裡的座談會了,為什麼還可以下天元挑戰賽?」


治勳:「光一老師不要說這麼死板的話咩!人生就像豐臣秀吉說的如夢似幻一樣啊。不過,光一老師也要來參加我的座談會嗎?」


小林光一:「吵死了!誰有那種鬼時間來參加你這甚麼架空對談啦!」


治勳:「不懂侘寂禪意的人不來參加座談會就算了。只好祝你和新老婆過得幸福美滿囉~」


其實我並不太清楚關航太郎的事蹟。至於他的棋,沒有抓過他的棋譜來看過,也不太有機會看到。不過,一下子奪下了天元頭銜,真是嚇死人了。單就天元挑戰賽的這四局來看,他並不是僥倖取勝的,而是堂堂正正的贏棋。這四局的內容實在太過精彩,以我趙治勳現在的實力來看,完全找不到可以挑剔的惡手。


我自己也看了天元挑戰賽的第四局。當敗戰氣氛濃厚之時,想到一力遼的心情就覺得很難過。一力的對局過多,可說是要緊追井山的當下造成的輸棋。要和天下無敵的井山對決後,再接受新銳棋士的挑戰,可能也是狀況變調的一個原因吧?


關航太郎這個超厲害的男人,突然展現頭角,而且還將連井山也備感棘手的一力打得體無完膚。只看天元賽的這四局的話,他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等級的水準。


夜色越來越深,因此這個座談會也進入了最後階段。接下來想介紹的是從地獄中爬上來的兩位棋士,就是伊田篤史先生和星合志保。


治勳:「伊田啊(從他小時候開始,我就不加敬稱了,這次也直呼其名),要我來問你,還是你自己說?」


伊田篤史:「我當然自己說!治勳老師毫無信用可言,老是把沒有的事情亂講成好像活靈活現的樣子,把我搞得很慘。」


治勳:「很好,真是簡明。」


伊田篤史:「我雖然和萬波奈穗結婚了,但因為實在太幸福了,也就完全不管下棋了。只是希望一分一秒也不要和她分開,甚至覺得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實在太短了。就這樣過著幸福日子中的某一天,突然我們就有小孩了。我才清醒過來~啊,從今以後,我就是家長了!奈穗老婆也得要好好守護小孩了」。


治勳:「清醒過來的伊田就開始打入名人循環圈,發揮本來應有的實力了!」


最後是星合志保小姐。她和藤澤里菜小姐下的女流本因坊五局挑戰賽第一局,幾乎可說是其生涯第一傑作的優秀好棋。然而,這一局到了最後的最後卻遭到了逆轉...。


星合志保:「女流本因坊挑戰賽是我圍棋人生最大的樂趣了。最後挑戰失敗雖然有一點點遺憾,對於能下出自己的棋而言,我並不後悔。我和里菜妹(星合大藤澤兩歲)雖然在棋盤上是對手,但棋盤外卻是閨蜜,我就是想和她建立這樣的關係」。


這場女流本因坊挑戰賽的第二局以後的棋譜我雖然還沒看,但我聽其他人說其實當中的第三局也是星合勝利在望的棋。這可真是很令人不開心的輸法啊。本來我覺得星合可能要短時間內都無法恢復了,結果我看了前幾天她和林漢傑下的棋可又大吃一驚了。可說是縱橫全盤、盡情發揮,看來應該很快就能重振心情了。


最後,也祝大家有個好年!


===


相關系列文章: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煩惱天國(234) 幻想座談會中篇

週刊碁2021年 12/20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491


[年末豪華棋士隨便問~圍棋界大解密(2)]


前一篇在要輪到阿堇(仲邑堇)回答時竟然篇幅不夠了,真是非常抱歉。阿堇對不住啦!因此本篇就從頭開始讓阿堇回答,讓她暢所欲言。


仲邑堇:「偉大的井山叔叔應該是『雲上人』吧?我沒去過雲的上面,所以不知道雲上人是甚麼樣子啊。至於偉大的里菜姊姊是天空中的人,所以雖然用眼睛看得到,但還是離我大遙遠,伸手也碰不到。也就說,我還沒辦法說出他們是怎麼樣的人呀」。


治勳:「阿堇過幾年後,不管是雲上或是天空,應該要去哪裡都可以去哪裡了。請努力用功不要懈怠。阿堇出生至今才不過十二年,但出生二十幾年的人或是三十幾年的人都已經被你修理得七零八落了。也請不要忘記這些被你修理過的人的眼淚喔。你的天分可說是奇蹟!你的兩肩雖小,卻已經要背負很大的責任囉」。


再接下來,就來請一力先生來回答吧,希望一力先生能多說一點。畢竟在碁聖賽、名人賽的挑戰賽中,能將天下無敵的井山先生逼到懸崖邊上時,不管是誰都確信一力先生能夠獲勝的說。


一力遼:「阿堇說的真好!我雖然可以去到雲上戰鬥,卻在覺得可以抓住對方的瞬間,雲卻是從手掌中滑溜溜地跑掉了。這才讓我知道把井山先生當作是人類的我的大錯覺。雲是用手捉不到的,所以在到新年開始左右的棋聖挑戰賽前讓我好好想想怎麼樣捕獲雲的好方法」。


治勳:「井山的真實身分終於曝光了!井山先生有甚麼要反駁的嗎?」


井山:「是這樣嗎?原來我以前是雲啊。這比芥川龍之介的蜘蛛漂亮許多,真是太好了。但不管怎樣,既然我的身分曝光了,以後的對戰可就不利了」。(譯註:沒想到沒多久之後的棋聖賽井山還真的被一力打敗,從雲端跌落)


再來就是要請謝依旻小姐登場了。


謝依旻:「好可怕啊,請手下留情」。


治勳:「我覺得2021年變化最大的就是謝依旻小姐了。在名人賽最終預選賽中二連勝,雖然在決定第一位循環圈賽的女姓棋士的最後一關中敗給了伊田篤史,但從棋局的內容來看,是謝小姐贏了一點都不奇怪的好局。以往謝小姐的戰法是偏向一邊倒的形式,現在則是蛻變成成熟的棋了。在福馬殺蟲劑(フマキラー)杯的臨時棋賽(女流友誼賽=女流ブレーンズマッチ)中和藤澤里菜小姐的對決,簡直是蛻變新生的謝小姐代表作,當戰就戰、該守就守,也給予了對手適當的空間。而後來在決賽中和阿堇下的棋我還沒看就輕率發言多少有點失禮,但我覺得謝依旻拿到冠軍是理所當然之事啊」。


謝依旻:「我以往都是靠著絕對的細算進行戰鬥贏過來的。不過現在比細算是比不過上野愛咲美小姐了。我覺得我和里菜小姐的細算應該是在伯仲之間,但里菜小姐卻有著超俗拔群的優異大局平衡感。總覺得這樣下去應該是絕對贏不過她們兩人而非常苦惱,但在名人預賽中打到最後一關當中,感覺到自己只要好好磨練,也可以繼續進步、繼續加強長處彌補弱點。所以明年我的目標是比誰都要更加努力」。


真是感謝謝依旻小姐真摯誠懇的發言。有了藤澤里菜、上野愛咲美、謝依旻、鈴木步、仲邑堇,現在日本女子棋壇就像是百花盛開的狀態啊。


就在這場座談會即將結束之前,突然傳進了關航太郎奪下了天元頭銜的大新聞(2021年12月6日,關航太郎以3:1的比數挑戰一力遼成功,當上了新天元)!因此緊急訪問的部分就留待下一篇再說。


(待續)


相關系列文章: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煩惱天國(234) 幻想座談會前篇

週刊碁2021年 12/20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490


[年末豪華棋士隨便問~圍棋界大解密(1)]


收到日本棋院小林覺理事長嚴命要製作總括2021年、展望2022年抱負的「煩惱天國」特別企劃的週刊碁總編輯,用命令口吻來拜託我。


總編輯:「這是小林覺理事長的嚴命,請治勳先生像平常一樣擠出一點沒甚麼營養的想法」。


治勳:「那把2021年很活躍的人、以及期待2022年可以大放異彩的人集合起來,一起開個座談會如何?」


總編輯:「聽起來就很豪華。不過大家都很忙,想要把這些人都找齊恐怕很困難吧?」


治勳:「遇到這種狀況,包在我身上就對了。畢竟我趙治勳詐騙經歷長達60年了。只要我動動三寸不爛之舌,搭配適當的誘餌,肯定可以全部找齊」。


總編輯:「果然說到騙人、詐欺,就是趙治勳了。你肯掛保證,那我就安心了」。


就在年關將近的十二月某日,地點在日本棋院中掛有川端康成題字的「深奧幽玄」房間中。主持這個座談會的就是趙治勳,一上來開場就以「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向大家致謝。接著是:


「讓我就不依照姓名順序介紹本日出席的棋士,尚請見諒~今天有藤澤里菜小姐、上野愛咲美小姐、謝依旻小姐、鈴木步女士、林漢傑先生....嗯,原本我是沒有找漢傑來的,但是他說他不能讓鈴木步女士單獨出門,強烈要求一定要一起出席,不得已只好一起找來了。先請大家用如雷的掌聲歡迎他們....啊,很好,感謝大家像爆炸一樣的鼓掌」。


「我們的來賓還有星合志保小妹、仲邑堇小妹。啊,阿堇是和媽媽一起來的。再來是井山裕太先生、一力遼先生、許家元先生、余正麒先生、阿虎(芝野虎丸)、河野臨先生、伊田篤史先生。最後還有兩人要介紹,就是『雙太ㄌㄤˊ』的關航太郎與福岡航太朗。也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


這麼豪華的陣容,讓人真不知道該先來問誰比較好...不過,照慣例是「女士優先」,所以我就先來問問藤澤里菜小姐吧。


治勳:「里菜小姐的棋力在女生之中可說是壓倒性的高強,因此她想要在女子頭銜賽中全部稱霸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之說法並不誇張。但其實我覺得會是上野愛咲美和她平分天下。實際上兩人的實力也的確是互相抗拮才對,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由里菜小姐領先一步了,想請教里菜小姐自己對這樣的結果有何看法?」


藤澤里菜:「說是領先一步真是不敢當。愛咲美小姐可說是天才式的行棋方式,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在她的棋中感受到本因坊道策大師、本因坊丈和大師的風範嗎?我自己的話還是依照本因坊秀策大師或是藤澤秀行阿公一樣腳踏實地的類型。我雖然喜歡自己的棋風,但也非常尊敬愛咲美妹妹那樣才華洋溢的棋」。


治勳:「天下無敵的井山先生也說過類似的話,不知道是棋力高強的人都是這麼謙虛、還是很愛騙人?請井山先生自己評論一下!」


井山裕太:「藤澤里菜小姐也許會騙人,我是真的謙虛啦」。


治勳:「只問你們兩個當然是無法令人滿足,我想請大家都來回答這個問題好了」。


上野愛咲美:「井山老師和里菜姊都在騙人」。


鈴木步林漢傑夫妻:「里菜小姐是謙虛、井山先生是騙人」。


星合志保:「我和里菜是好姊妹,我最清楚她的為人。里菜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性格,棋力高強、內心也很美麗的人,所以她是謙虛。井山老師是一半騙人、一半謙虛」。


仲邑堇:「我...哎呀,篇幅好像不夠了,治勳阿公怎麼辦?」


治勳:「真抱歉,好吧,那就下篇待續囉」。


(待續)


===


相關系列文章: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開箱文(213) 心血結晶

自從三月有幸去現場觀看光明左使、嘉頌重奏團策畫與東京佼成管樂團合作的錄音之後(參見QK把咩罰站記),就很期待這張名為「樂脈/Genesis」的專輯正式上市。因此開放預購之後,立刻就填表下訂。


而這張專輯也終於在前陣子寄送出來,而在本週一寄到本迷你博物館。不巧的是,剛好本館沒人,只好轉至最近的郵局保管。(早知道就該抝楊左使當快遞送上來,保證不會漏接XD)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意外的圍棋聖地湯島

說「意外」有點沒禮貌,但對一個曾經住在湯島附近一陣子的人來說,從來不知道湯島與圍棋的關係匪淺,以至於完全沒在附近探幽訪古~其實也是幾乎沒甚麼時間,好比說經常會經過「湯島天神」卻從來也沒走進去過(汗)~這樣就真的很意外了。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職涯延長之日本新趨勢

*整理自朝日新聞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退休年齡是否要調高的問題引起了新的討論。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現在.過去.未來~治勳感動之一手(26) 組合拳特集


55.[強烈組合拳]


2020年11月09日 第30屆龍星杯G組賽


黑 六浦雄太 七段(貼六目半) 白 張瑞傑 三段


問題圖:



這是白▲斷、黑△提劫的場面,也就是右下角爆發大劫的狀態。大膽挑起劫爭的白棋,當然是早就準備好了次一手棋。讓人對張瑞傑展現的銳利構想深深感動。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單簧管的泛音構造與高音域指法研究(14) 第三泛音高音域音列A替代指法


-Clarion音域:第3泛音音列


當樂句是從基音音域(夏魯摩音域)連接到Clarion音域的B4(第三線的Si)時,該使用左手小指的LL1鍵或是右手小指的RL1鍵(按鍵記號請參照選擇指法的原則篇),可以參考吹奏最低音的E3(下加三線下的Mi)的思考方式來選擇。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名曲介紹]雷史畢基之莎巴女王貝爾琪絲

[前言]


在開始介紹之前,稍稍要自行吐槽一下標題名不符實:因為相對於同一作曲家的《羅馬三部曲》而言,知道或聽過這首作品的人恐怕是少很多,很難歸類在「名曲」之類。也是這樣,我得在曲名之前把作曲家的名字也加上去,才有機會吸引人閱讀(騙點閱率);另外從維基百科上根本沒有這首作品的中文條目(就連英文版也沒有...),甚至根據後述的維基百科日文版之說法得知其管弦樂版的知名錄音也不多,也可以看出這首曲子與其說是「名曲」,說是冷門曲更為恰當。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八幡太郎源義家之圍棋傳說

[前言]


如果對日本古代歷史,特別是所謂的「武家政治」(武士主導政務)有研究的話,或多或少會聽過「八幡太郎」或「源義家」這個名字吧?(八幡太郎是源義家的俗稱)


沒聽過也沒關係,只要知道他是日本三大幕府(幕府即為武家政治的中樞機關)---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的共同先祖即可,或者是說源賴朝、足利尊氏與德川家康都自稱是他的後裔,可見他在日本武士之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而這樣的武士之祖,卻和圍棋也有不少淵源,就是一般講述日本圍棋史的書籍中鮮少提到的事情。以下就整理專業圍棋歷史研究家對於源義家與圍棋的考證,供棋友們參考。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Y社的AI鋼琴

譯自:音遊人


為了能讓更多人能使用而持續進化的AI鋼琴


[前言]


要與誰呼吸一致來演奏的「合奏」,絕對是只有一人無法品嘗到的一種音樂上之喜悅。不過近年來發展出了能夠分析.判斷出人類演奏節奏、聲音強弱或各種變化傾向,而加以配合的AI技術,使得「就算是只有獨自一人,也能和無人鋼琴一起合奏」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現實。這次我們就想請教Yamaha公司的前澤陽先生,請他來談談這樣的夢幻技術的開發與進展。


使用AI來預測人的演奏並且一起合奏的理想


前澤先生是從大學與研究所時代,就開始進行讓機器理解音樂的研究。在進入Yamaha之後,也參與過可以分析出樂曲節奏與和聲進行的App、也就是讓機器取代人耳來「抓譜(複製音樂)」的系統。在這之後,開始對機器能參加人類之間的合奏技術感到興趣。


前澤先生說:「我自己雖然也拉小提琴,但進入職場工作後非常忙碌,變得很少有時間能和之前合作過的演奏夥伴合奏。遇到這樣的狀況,好比說就算到了下班後的深夜可以自己一人來演奏時,也還是會覺得此際剛好有個樂團成員在旁邊一起合奏的話,該有多好啊?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而這樣的新課題,其實等於就在前澤先生以往研究的延長線上。換句話說,只要能讓機器聽了人類的演奏而進行學習,並且能讓機器推定出人類的演奏是怎麼回事,就是這個技術的關鍵概念。如果機器能理解出人類現在演奏的是多快多慢的速度、多強多弱的音量,並且在下一段樂句開始前預測出該要怎麼配合人類演奏,就能讓機器和人類一起演奏了。而這樣的發想,就成為了AI鋼琴的基本概念。


實現讓AI鋼琴進行超越時空共演的理想


前澤先生首先辦到的是2016年和東京藝術大學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演奏系統」專案,而應用這個專案所生成的AI鋼琴,成功地和柏林愛樂夏隆重奏團(Berlin Philharmonic Scharoun Ensemble)之弦樂團員們完成了舒伯特的鋼琴五重奏「鱒魚」(第四與第五樂章)的現場合奏。(參照底下連結)


https://youtu.be/40IRfETlvSs?si=vbUoFXHHc1ao31rb


這個「人工智能演奏系統」是使用麥克風與錄影相機來捕捉弦樂演奏者的演奏與動作,而能掌握住正確的時機來成功完成鋼琴和弦樂的合奏。而且,這個AI鋼琴的演奏資料(學習資料)是模仿俄羅斯鋼琴大師李希特生前的演奏來製作的,等於是讓柏林愛樂夏隆重奏團和李希特大師「跨越時空共演」呢。


到了2019年,加拿大的鋼琴怪傑顧爾德的演奏,也是透過AI學習的方式「復活」了。在前面的專案(「人工智能演奏系統」)中,其主軸是去偵測人類演奏的時機,而讓AI配合人類合奏;而這個顧爾德重現專案,則是讓AI學習顧爾德過去的演奏超過一百小時以上,而完成了能夠重現顧爾德的觸鍵與速度感等等演奏風格的新課題。前澤先生說:「至此為止前,要讓AI演奏的資料,必須事先學習製作出來才行,而這次的顧爾德重現計畫,則是可以讓AI看過樂譜後自行『思考』,再配合時機產生出適當的演奏」。

 

除了像這樣可以達成超越時空的豪華共演、或是成功高度重現歷史大師的演奏以外,前澤先生說:「其實AI鋼琴的真正目標是讓更多人來使用它」。這樣讓更多人來使用的嘗試,則是有2018年舉辦的「Duet with YOO」體驗活動、或是2021年公開的「Project Sekai(世界) Piano」體驗活動等等,正在一步一步朝向實現目標前進。「Duet with YOO」這個系統,是當你彈奏「小星星」的旋律後,AI鋼琴可以掌握住彈奏時的強弱與氣氛,產生出符合前面演奏的改編伴奏以進行合奏。至於「Project Sekai Piano」,則是配合彈奏的鋼琴聲,產生出各種不同虛擬歌手的歌聲加入演奏的系統。


有了這樣的系統後,可以期待未來在現場音樂會等演出舞台上出現更多活用AI鋼琴的實例。


前澤先生說:「例如,或許可以配合浮現於舞台上的虛擬全像影像之動作,一起進行合奏」。另外,以往在現場演出中樂團搭配播放事先預錄好的音樂來合奏時,鼓手必須一面聽著節拍器來抓住預錄錄音的節奏來敲擊,但前澤先生認為:「只要能活用可以捕捉人類演奏特色的AI系統,應該就可以將演奏時機主導權回歸到人類手上(是AI配合人類,而不是人類配合錄音)」。


AI鋼琴和當紅鋼琴演奏家在舞台上共演


而這個可以親眼目睹在舞台上活用AI的機會也實際出現了。就是2022年6月、7月間和當紅鋼琴家、也是YouTuber的Yomii(よみぃ)合作舉辦的「Yomii Zepp Tour」巡迴演出。


同時Yomii也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中上傳了和前澤先生開發的AI鋼琴進行比較的影片。這影片除了檢視了AI鋼琴的可能性以及提升樂趣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吐槽」了AI系統的弱點,而讓前澤先生跳腳。前澤先生說:「我也會跟著一起參加巡迴演出,親自享受活用AI技術的樂趣。越是參與更多的嚴酷現場演出,越能獲得貼近演奏家的感觸,對於製作更接近實際音樂家表現的系統有很大的助益,讓我很期待這個可以實際驗證的機會」。


===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韓國之圍棋AI弊案與處罰

譯自:週刊碁


嚴格處分使用AI作弊~罰則制訂與防止再犯之對策


在AI棋力已經遠遠超過頂尖職業棋士的現在,對局之中就會令人擔心是否會使用AI程式來作弊。在韓國至今(2021年12月)為止確認過共發生了三件AI作弊行為。以下就來介紹三件作弊案例的發生過程以及後續防止再犯的處置。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剛下班好疲倦少女單簧管四重奏出道記

上週末,某教的外圍側翼團體「剛下班好疲倦少女單簧管四重奏」在某大學的直營紀念品/咖啡廳「新月台」舉行創團音樂會(=女子偶像團體出道),身為樂器/樂譜贊助商的本人自然要前去捧場。


照例,先貼一下由AI製作出來、算是符合女子偶像團體風格的海報,說不定可以騙到不少無辜網友進來點閱(笑)。



這裡八卦一下,海報最上方的團名,據說也是AI跑出來的美麗誤會,原本似乎是要叫作「女子」四重奏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麼C軟體自動改成了「少女」四重奏,於是將錯就錯下去了。反正「早安少女」早就已經是「阿姨」、「黑狗愛樂」一點也不愛樂,女子單簧管四重奏叫作「少女單簧管四重奏」也沒有甚麼不可以,對吧?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以感性去討教(06) 上野愛咲美後篇


對上野愛咲美 後篇~與對手的構想一致


[前言]


和特別來賓對手上野愛咲美女流棋聖的對局進入了中盤戰鬥階段。主題圖中對黑1之子施加壓力的白4飛掛是非常常見的手法,卻讓上野女流棋聖非常吃驚。以下就請各位讀者欣賞大西龍平七段與上野女流棋聖的解討來理解其驚訝的理由。


===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以感性去討教(05) 上野愛咲美前篇

(03)對上野愛咲美 前篇~熟知棋風?99%之確信


[前言]


誰是今年至今為止拿下最多勝利、可說能確實奪下全年最多勝的職業棋士?正是被稱為「大鐵鎚」而以令人畏懼的強烈戰鬥力廣為人知的上野愛咲美女流棋聖。她也是本次的對局特別來賓。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業界理論

本教主喜歡掛在嘴上的話除了「沒出過社會」以外,另外一個就是「業界理論」。


甚麼叫「業界理論」呢?用學術風格來解釋就是「在一個有複數競爭對手的業界之中,某一競爭者在做的事情,其他競爭者也在做」。這個理論多少包含有「天下烏鴉一般黑」或「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負面意思存在,但正向樂觀一點來看就是「好的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較容易成功」的意義。從生存的角度來看,就是當對手採取了某項「突破性」或是「獨門」手段而沒有負面效果(或說是Z>B),身為競爭者的你沒有跟進,就有很大的機率失敗而被淘汰;換句話說,這是有點殘酷的現象。


對了,「有複數競爭對手」是必要的前提,因為沒有複數競爭對手,就無從比較,身為該業界唯一存在者的團體(企業、或個人)往往就可以任性為所欲為,「躺著幹都行」。


這麼簡單的道理,本教主在打工第一年的菜鳥時期就明白了*;相信就算是不一定身在甚麼業界的一般人,也能簡單理解才對。如果有看過本教主以前寫的「無人機篇」,應該就會感覺到業界之中,是隨時都在打探競爭對手間的彼此動向的。買「競品」(競爭對手的產品)來拆解分析不過是其中一種「好的照抄(對,在確認過專利問題後,幾乎就是照抄)、壞的避開」之調查手段,其他甚麼透過和供應商、客戶閒聊、或是網路搜尋的調查手段,同樣是家常便飯。看到這裡,是不是一種在看推理偵探小說的感覺?實際上也真的有這種氣氛,因為如上所述,錯失了對手資訊是攸關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也是這樣,本教主從打工第一年起,就經常參與拆解各式產品、然後寫分析報告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幾乎每一年都會發生,除非退休應該是不可能會停止。這個活動通常是先鎖定幾個領先競爭者(比較百花爭鳴的業界領先競爭者往往也很多,不會也不可能只看其中一個競爭對手),進行資料規格的比較後,去申請經費購買實際產品(申請是一回事,通常都得先自掏腰包代墊),最後才是「辣手摧花」、將之狠心大卸八塊(拆解其實也是一個複雜困難的學問),並拍照存證寫報告(寫報告又是另外一個學問)。


總之,光是拆解競品就不知道能寫出多少辛酸血淚故事(有時就發生在「罰站」現場),更不用說和無良廠商、黑心血汗客戶互動打探消息的許多八卦,為了避免各位看到眼睛脫窗,以下就只能省略三萬字了。


言歸正傳。既然道理簡單,實際上就很容在各種業界觀察到這種現象。科技業固然有、藝術界(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當然也有。舉個好的例子,是圍棋界的吳大國手下出新發明的大雪崩內拐定石後,其他的棋士立刻就在隔天的對局中拿出來使用了。舉個偏差一點的例子,就是每逢音樂會時,演奏者都會被要求達到賣出多少張票券的業績,也算是一種「業界理論」。


政治圈更是見怪不怪地經常出現---A政黨在做的事情,B政黨絕對也會做。比如說,「詐領助理費」或是「謊稱學歷」等等,就是經常看到的一種「業界理論」。至於各種「置入式行銷」或是「洗風向」,更是每天都在發生。


所以當你看到某件你不以為然的行為在你不支持的敵對政黨身上發生時,最好是先同步觀察自己支持的政黨黨員是不是有類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不如先要求自己支持的政黨先改正這樣的行為,畢竟「管自己比管別人容易」。


總之,這就是本教主就經常把「業界理論」掛在口上的原因。如果總是認為競爭對手在做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友軍」身上,就別怪本教主送你一句「沒出過社會」了(笑)。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低音單簧管的記譜法則

自己雖然吹了很多年的低音單簧管(或相關家族樂器),但除了大學時代(大約是大三、大四吧?)因為演奏莫札特的巴賽管三重奏嬉遊曲(當然是改用醬逼調單簧管來演)看過第三部巴賽管(實質上是當作低音單簧管來使用)是全部寫在低音譜號上以外,從來不知道單簧管的低音家族樂器是有可能要看低音譜號的...。後來雖然也偶爾在管弦樂團中吹過低音單簧管,但運氣很好的,也沒碰過需要看低音譜號的分譜。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人生OX才開始

小的時候,常聽長輩們口中掛著「人生七十才開始」、或者是「人生五十才開始」這樣的話,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後來聽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樣的經典名言,也是不太能接受。


我會這樣想的原因很簡單:就算是三十歲,踏入這個世界也有三十年了,怎麼叫才開始呢?更別說七十歲的人,腳都跨進棺材一半了,這樣還要說「才開始」,豈不等於說之前的人生都白活了?!


不過隨著自己年紀也漸長,才知道這樣的說法頗有幾分道理。所謂的「才開始」指的是「才開眼」、終於比較「看得懂這個世界(社會)」;或者是說接近上述的「不惑」。


有些基本技能,自然是越小開始越好,因為長大了很難學好,或者是說很難開竅、很難達到高超的水準。好比說,如果你二十五歲的時候投不出160的快速球,基本上就不可能在五十歲、六十歲「才開始練投160」了。圍棋界也有「二十不成國手,終生無望」的說法。單純就學習課本知識而言,如果不在高中之前訓練好運用記憶與思考的能力的話,將來再來學習就很容易感受到「事倍功半」的挫折感。這些東西,想要「人生七十才開始」或是「活到老學到老」並不是不行,但心中要有就是只能學個皮毛、或是玩票當作興趣的覺悟。


但有另外一些事情,則是恰恰相反。沒有歷經人情世故、沒有看過悲歡離合、沒有在社會中掙扎浮沉(就是本人很喜歡掛在嘴上的「沒出過社會」),是非常難搞懂看清的。我猜這也是當年長輩們喜歡說「人生OX才開始」的理由(之一)吧?


好比說,小的時候你可能會被要求要循規蹈矩:走路要靠右邊(或左邊)、看到長輩要敬禮...等等,隨著年齡漸長、看過的事情越多,你可能會「開始」懷疑:啊,這不過是方便大人們管理的一種手段吧?事實上走路靠左邊好像不會怎樣、有的時候甚至得跟長輩拍桌大聲才能讓對方聽到自己的主張。每到過了某個關卡,讓你發現某些規則、「真理」、「公義」未必是你以前知道的那回事,就更會有一種「我的人生現在才開始」的感嘆。


特別是人心之複雜,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也很難找出一定的標準,基本上一輩子都無法完全看懂,就更會讓人有「人生OX才開始」的感覺。所以凡是牽扯到人心的事情,最好不要保持著「非黑即白」的態度一口斷定孰是孰非。畢竟你非常有可能活到七十歲才發現:原來我以前信仰的真理(?)根本就是錯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股市買賣。


其中有沒有牽涉到「人心」?有!而且比例還非常高!!


所以當有人(或有書、有媒體)告訴你股市的買賣原則就是「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時,你要不要當作圭臬一生信奉?還是要等到五十歲的時候才發現各大投顧、外資或投顧「老師」們都不是這樣操作的時候,才大叫一聲「人生五十才開始」?


喔,上面這樣舉例其實也不是說「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就是錯的。而是這樣牽涉到人心的「格言」往往都是有些假設條件存在的。當你經歷過了一些年月才領悟這樣的道理,明白有些人適合這樣操作、有些人不適合這樣操作;就像下圍棋有些人喜歡「地鐵派撈實利」、有些人酷愛「宇宙流大勢力」一樣,沒有絕對對錯時,也算是一種「人生OX才開始」。


在股市之中,的確存在華麗短線進出的天才,也有真的腳踏實地長期投資的強者。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恐怕都是很難偏向只作短線或是沉著長線的單一操作,而是兼而有之的方式比較好。所以別被每天充斥於媒體上的單日獲利百萬的成功案例所迷惑,也別傻傻相信只要維持定期定額投資三十年後就會從小資族翻身大富翁。


當然,年輕的你如果現在看到這篇或許會不以為然,但當幾十年後你發現自己的觀念與信仰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時,就會如同現在的我一樣,明白「人生OX才開始」了。


喔,最後還是強調一下這篇不是幹話投資文(笑)。

 

*圖片僅供參考,與本文並無直接關係。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Johannes Gmeinder專訪(02) 心愛的樂器配備(完)


民宿、塌塌米、溫泉


採訪:教學上您會使用怎樣的練習曲?


G:一定要說的話,就是Kroepsh、Jeanjean、Uhl、Jettel這些教本。重要的是,還是每天練習過全部的調性。因此就算是單純簡單的練習曲,我也會挑來用。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Johannes Gmeinder專訪(01) 當自己的老師

譯自:The Clarinet雜誌


最重要的是,學生要當自己的老師


~約翰.格曼德(Johannes Gmeinder)專訪




[前言]


在德國具有長年教學經驗,培育出許多學生的約翰.格曼德先生是首次接受我們的專訪。這次他是為了擔任第六屆朗斯洛國際單簧管大賽評審而來到日本,在接受我們採訪的當天,也還要準備大師班而非常忙碌,但他仍然以不知疲勞為何物的開朗態度回應我們的提問,令我們非常感激。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現在.過去.未來~治勳感動之一手(25) 巧手一斷


53.[完美之纏繞攻擊]


2020年12月17日 第69屆王座賽預賽A


黑 向井千瑛 五段(貼六目半) 白 柳時熏 九段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巴黎管絃樂團低音單簧管獨奏團員Julien Desgranges專訪(03)完 盡情嘗試

關於教育與制度變化的看法


採訪:以前要進入巴黎高等音樂院學習低音單簧管的話,必須先要有於巴黎高等音樂院單簧管科或里昂高等音樂院單簧管科畢業的資格才行,聽說這個規定已經改掉了是嗎?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巴黎管絃樂團低音單簧管獨奏團員Julien Desgranges專訪(02) 演奏低音單簧管的訣竅


演奏技術之不同~如何「像大提琴一樣的歌唱」


採訪:想請教低音單簧管與標準單簧管在演奏上有甚麼不同?

D:兩者在演奏方法上雖然有很多共通點,但在吹奏低音單簧管時,還有其獨特的身體感覺與共鳴特性。特別是到了低音域時,必須將臉頰與口腔整體當作「共鳴箱」來充分利用。這就像是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琴身一樣,必須將自己的身體作為樂器整體共鳴的一部分。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名曲介紹]普欽奈拉

《普欽奈拉(Pulcinella,來自義大利文)》組曲是史特拉汶斯基根據為了同名的芭蕾舞劇創作的音樂編寫而成的管弦樂組曲。這是以義大利的傳統假面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為主題,音樂也是直接拿18世紀的義大利作曲家的音樂作為素材進行改編(其實並非全部都是,如後述)。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緊急插播]Florent Heau談Round Barrel

譯自:自助餐假片官網


[譯前言]:雖然知道這東西早在二三月就出來,國內的代理商也有引進來給大家試吹,但聽到今天自助餐公司上傳大天才Bliss試吹的影片後,還是想來炒炒冷飯。所以就抄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弗洛宏.艾歐先生談布菲公司新型調音管「輪旋曲」之誕生背景


採訪/文:井上朋實(2025年春)


[前言]


這次我們邀請了弗洛宏.艾歐(Florent Heau)先生來談談最近引起話題的新產品「輪旋曲(Rondo)」調音管,請他詳細說明這個產品的命名緣故、開發背景、以及實際演奏上的魅力。


===


採訪:今日也請多多指教。首先想請教艾歐先生這個調音管的名字「輪旋曲」代表著怎樣的意義?


艾歐(以下簡稱F):「輪旋曲(Rondo)」這個名字同時包含著音樂的要素與視覺的印象等兩種意義。首先「輪旋曲」本身是一種音樂術語,意思是在好幾段不同的旋律之間、穿插著同樣的主題反覆出現的樂曲結構。好比說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第三樂章等器樂協奏曲的最後一個樂章,通常就是這種樂曲形式。


再加上,在法語中,「Rond」也有「圓的」的意思,而這次新調音管設計中,在外側下緣是設計成帶有柔美圓弧的形式,從外觀的印象上看起來也非常圓滑調和。基於這樣的理由,自然就導出了「Rondo」這個名字了。


採訪:所以算是音樂術語與外型上兩者綜合起來、有點雙關語味道的命名啊。這種可以感覺到趣味心思的命名真是很棒啊。


F:謝謝。其實在開發團隊中,也獲得了「能夠同時在名字中聯想到外型、念起來還有音樂的感覺真是太好了」的好評,可以說是自然就確定要採用這個名字了。


採訪:那麼這次新開發的調音管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F:近年來布非公司投入了不少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Oehler System)與維也納式單簧管(Vienna Academy System)上,而布菲這個法國傳統單簧管品牌,卻認真正式投注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上,真可以說是一種時代潮流的變遷啊


而在德式單簧管(譯註:其實上述兩種系統都可以通稱為德式單簧管,而這兩種系統的差異,可以參考石森樂器的介紹)上,經常會看到其調音管的下緣有設計成比較圓型的特徵(譯註:特別是空他樂,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Rondo受到空他樂的影響)。因此我們就著眼於這樣的形狀,生出了「是不是可以將這樣的形狀、套用在法式單簧管上,成為新的配件讓演奏者們活用看看?」的想法,於是開始了「輪旋曲」的開發工作。


這個新調音管的內徑是和布菲公司的「節慶(Festival)」型單簧管的調音管相同,是維持著圓柱形直通的形狀,但在外側的下緣加上略帶圓弧感覺的設計。


採訪:換句話說,是在法式單簧管上加入了德式.維也納式單簧管的要素啊。那麼新設計在吹奏趕上有怎樣的變化?


F:明顯地很不一樣。特別是在發聲上變得更加正確,有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調音管的下方變厚,讓音質密度增高,音色也跟著變得更加柔和、色彩也變得更豐富。


而布菲公司旗下的其他測試專家在試吹後,也都非常喜歡這個新設計的調音管。


此外,跟ICON型調音管一樣,「輪旋曲」調音管也可以作為任一型單簧管的配件來使用,飯用性很高,也是其魅力之一。


採訪:最後,想請您給大家一個總結。


F:「輪旋曲」,是結合傳統的單簧管之美與現代感性的新型調音管,我覺得這能提供演奏表現上新的啟發,因此請務必試試看。



同場加映:


1.Julian Bliss談Rondo Barrel


https://youtu.be/bCDptZAHWyY?si=aLxgqYk1JuFtDStX


2.調音管設計的考量


https://koubokukei.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19.html


3.譯者感想:當初看到這個新產品時,倒是先聯想到ONO的調音管。不過,輪旋曲有提供不同的材質版本:非洲黑木、可樂豆木、綠線(Green Line),比起ONO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綠線版,應該會非常不錯才對。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伊藤博文軼事

人都有許多面相,日本的首任內閣總理伊藤博文也不例外。其中較少為人知、特別是對日本以外地區的人來說的面相,就是他異常的喜好女色。即便在那個仍允許三妻四妾的時代,他的這個面相也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其實他好女色在當時就已經相當出名,而且是玩了女人後棄之不顧,就像是拿著掃把掃進來再推出去,因此得了個「掃把」(箒)的綽號。

 

而成為2023年大河劇「衝上青天」主角的明治維新時代重要人物澀澤榮一,因為戲劇上為了教育意義不能宣揚太過負面的東西,其實也是個管不住下半身到超乎常軌的男人。


有許多外遇對象的澀澤榮一對此也不否認,但他有另一套說詞:我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受到伊藤博文與井上馨的影響


其實澀澤榮一的確沒有說錯,伊藤博文的喜好女色遠遠超過其他人之上。


伊藤博文和第一任妻子離婚的原因,正是因為讓外遇對象懷孕。其實當時的日本妻子對於老公在外花天酒地,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甚至可能送些小禮物給外遇對象。有的時候,就乾脆讓老公取回家中當小妾。但能如此容忍的先決條件是不能「搞出人命」,因為讓對方懷孕,就代表著對外遇對象認真起來,而且會牽涉到繼承的問題,這往往是正宮最忌諱的事情。


而且只要是被伊藤博文看上的女人,不論對方是否已婚或是年紀多大,都會利用自己的權力,想盡辦法逼迫對方就範。因此和他發生過性關係的女人多到不可勝數,連他自己也不記得。據信是「千人斬」以上的程度。


比如說,在明治20年(1887年)某日,於鹿鳴館舉行的假面舞會上,打扮成威尼斯紳士的伊藤看上了明治維新重要功臣之一的岩倉具規的三女戶田極子,竟然不顧極子的丈夫也在場,打算將極子帶到房間猥褻,逼得極子赤腳逃離現場。


伊藤在明治天皇面前有著沒有私財的清廉形象,這也是明治天皇賞識伊藤的原因之一,但這除了伊藤本來就是出身平民,素無家產以外,也跟他把錢都花在玩女人上不無關聯。因為花太多錢在女人身上,讓伊藤經常是無家可歸的狀態,據說也是如此,日本政府蓋了首相官邸,讓他居有定所。


也是因為玩女人太過火,以至於生前對他還算信賴的明治天皇都忍不住出口:「要不要節制一下女色?」。甚至後來要在紙鈔印製伊藤博文的頭像、遇刺死亡後要建立銅像時,明治天皇一度盛怒罵道:「怎麼會替品行這麼低劣的傢伙做這些?!」。


伊藤經常前往花街柳巷點藝妓陪宿,這也是他自豪的「手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在他去地方巡遊時,他往往不點一流的藝伎,而是專挑二、三流的藝妓。按照伊藤的邏輯來解釋是這樣的:「各地一流的藝伎,背後都有當地權貴撐腰。為了避免與這些人發生糾紛,還是別點一流藝伎為妙。


傳聞他即使高燒到40度,仍要兩名藝伎隨侍在側。


他也曾與大正天皇的姨丈柳原前光(其妹為大正天皇的生母)爭搶柳橋(當時東京有名的花柳街)十六歲的藝伎「涼(りょう,暫譯」,結果柳原前光成功將她納為側室,並生下了柳原白蓮。


宮武外骨(當時的諷刺記者)在他發行的一系列報刊中,多次以戲謔手法將伊藤描繪成好色之徒的代表。

 

最驚人的是,據說他是第一個在汽車上發生性行為的日本人。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五十年

譯自:Forster官網


單簧管八重奏的先驅者:小鷹單簧管重奏團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Hobereaux Clarinet Ensemble)是1975年組成的日本第一個職業單簧管八重奏團。其編制為從最高音的降E調單簧管到最低音的倍低音單簧管樂器的八把單簧管,其實可以涵蓋六個八度的廣大音域。


在樂團成立的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專門寫給單簧管八重奏的樂譜,因此樂團開啟了需要自行開拓曲目之歷史,並且提出了「為了發展單簧管重奏音樂來增加曲目」、「增廣重奏的樂趣」的目標來進行各項活動,每年在東京舉行演奏會或是前往日本各地巡迴演出、灌錄CD,積極參與各音樂活動,成為了讓單簧管八重奏這樣的編制在日本室內樂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先驅者。其具有古典弦樂合奏、管弦樂曲、搖擺爵士、拉丁音樂、以及是替單簧管八重奏原創的各項廣泛曲目,以及卓越的合奏技巧、豐富的音樂性、充滿華麗色彩感的演奏,也受到各界高度的讚賞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