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單簧管的泛音構造與高音域指法研究(05) 理論與實驗之間的妥協


從自然泛音表觀察出來的感想


參照:自然泛音表(實測)


1.就基音音列而言,平均律的理論頻率和測定值彼此相當接近,可以說是經過調音後的理所當然結果。


2.第三泛音得到的量測結果普遍偏高,但根據以下敘述的理由來看,這反而是值得高興的好事。


普通我們吹到第三泛音的音域時,會打開喉嚨、確實將氣送入樂器之中,希望獲得柔和圓順、飽滿豐富的音色。因此音準稍稍偏高一點,對於追求這樣目的的演奏家而言,反而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從E開始到F#為止的第三泛音以上的音要以基音指法、只靠嘴唇壓力變化或角度變化直接吹出來,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平常大多是靠著泛音鍵的幫助,才能輕鬆吹出來。否則需要相當的練習才好吹得出來。因此這個表中是從G#開始列。


3.至於泛音鍵的效果,在這個表中可以確認的是,只有在第三泛音音列的低音域的部分,有做到幾乎不影響音準、而且很容易吹出聲音的狀態。但在第三泛音的高音域部分有容易讓音準變高的效果。


4.第五泛音全體來說都偏低(圖表中的C,C6=兩點Do這個低音G#的第五泛音,一般不會拿出來使用)。以全部使用基音音列的指法來吹這些第五泛音來說,也算是理所當然之事。就C#(C#6=兩點升Do)這顆音來說,如果加上泛音鍵,以及打開左手食指的音孔(相當於打開第二泛音鍵)的話,就能吹到正確的音準。D(D6)以上的音,還要加上右手小指的降A/降E鍵,才有機會把音準再加高一些;但以實務狀況而言,經常還是會出現加了這顆鍵,音準還是偏低的狀況。


至於D#這顆音,如果是使用右手中指的指法(○●●|○●○ Ab),音準會太低而根本讓人聽不下去,要特別注意其使用方法(除非太拐,否則千萬別用)。


5.第七泛音整體都出現測量值偏高的現象。就算不使用泛音鍵的狀態也是如此,所以使用第七泛音之時,千萬要注意不要讓音準飄起來。


由於利用基音音列的C指法就能往上吹出來第七泛音A(A6,上加四線上的La),以同樣的概念來思考平常經常使用的其他指法,就能獲得類似的高音泛音指法。只不過以基音音列的G#指法來往上吹第七泛音,可能會聯想到這個指法直接就是F才對。但這個第七泛音的結果太高,聽起來像是F#一樣,因此必須要把通常超高泛音都會使用的右手小指Ab/Eb鍵放掉,改按左手小指的C#/G#鍵(●●●C#|●●● ),才會得到準的F(F6,上加三線上的Fa)。


同樣的道理,使用基音音列G#往上吹第七泛音時,理論上會得到F#(F#6),由於打開左手無名指會讓這個第七泛音容易吹出來,但使用這個指法又會讓音準更高,為了讓音準降下來,而且讓聲音更穩定,所以會故意多按右手的無名指音孔(●●○|●●●Ab )。


*照理論而言,基音C的第七泛音是Bb,結果第七泛音卻是A的道理後面會再另外說明。以下各例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接著我們再來看基音音列的A與第七泛音音列的G(G6,上加四線的Sol)之間的關係。本來根據基音音列A>第三泛音E>第五泛音C#>第七泛音G的關係,自然會覺得基音音列的第七泛音應該是G才對,不過和前面的例子相反,這個第七泛音太低,必須打開左手食指,想辦法讓音準提高一點,才能得到夠高的G音準(○●○|●●○Ab)


6.第九泛音也是整體測出偏低的數值。為了補正這些偏低的音準,往往需要搭配放掉左手拇指音孔或是打開左右手小指的按鍵來幫忙,就能吹出降B(Bb6)、B(B6)或C(C7)的高音;但再上去的C#(C#7)或D(D7)就只能靠第十一泛音才發得出來了。


7.第十一泛音是用普通嘴形能吹到的最高音域了,再上去可能就要改變嘴形了。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