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以感性去討教(12) 王銘琬後篇

對王銘琬 後篇~左上兩者感覺之差異


[前言]


受到AI的影響,職業棋士的棋中,遇到對手掛角時,有減少使用夾的傾向。不過自認是「昭和的棋士」

之王銘琬九段可就不同了。因此後篇就從主題圖的白1二間高夾開始談起。


===


主題圖



大西:當我看到白1夾時,才想到:對啊,說起來王銘琬老師最近經常這樣下。


王:現在我都是這樣二間高夾,畢竟我是昭和世代的人啊。而二間高夾是所有夾手中最嚴厲的一種。如果

窄一路一間夾,反而有讓對手有容易處理的意義在。


大西:我原本還稍稍想了一下,白棋可能會在1圖的1尖碰。因為右上黑棋是空心提,白棋很難發展。


1圖



王:尖碰這手棋呀?其實我還沒有進化到這裡喔。而且我也很好奇主題圖白1二間高夾時,大西先生會怎

麼回應啊。


大西:我覺得主題圖中黑2反夾後再4跳出來擴展上邊是最好的應對吧?


王:我也覺得主題圖中白3、5是最好的下法。如果是我持黑的話(=我的感覺),應該會動出黑△之子

。因為我認為黑△之子沒有想辦法和右上黑棋想辦法連成一線的話,就有種輸掉的感覺。善惡且先不論,

這就是我的棋。也是這樣,當我看到主題圖黑2、4時,頗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採訪:主題圖中大西七段的黑8、10頗有一種找線索的感覺。普通這是白1在低一路A位的二間低夾、

而且也沒有黑2、4兩子的狀況時,黑棋才會這樣下。2圖是實戰後來的經過。


2圖



王:白1恐怕還是應該照3圖1打後再3回補會比較好。


3圖



當初白3我只想到4圖白1的下法,如此黑棋下到4圖黑6為止獲得不少實地。可以說我一瞬間忘記白棋

3圖白3回補的手法。先打吃再回補,現在仍可說是一種定石的好型態。


4圖



大西:定石太多了。而且周邊的棋子配置往往大不相同,我常常也都搞不清楚怎麼下比較好。


採訪:大西七段在下2圖黑6前,原本是預定照5圖黑1尖的。結果發現白棋有2碰的手段,才改成實戰

2圖的黑6。


5圖



5圖黑3以下至7長出時,白棋有8貼的手段,以下可以把A以下吃掉黑棋三子與D頂吃掉黑棋二子當作

相等之點。不過角上黑棋還有造劫的手段,因此這樣下非常複雜難解。此外,5圖黑3如果下在E位退的

話,白F、黑G、白H封鎖黑棋,也是白棋滿意。


大西:所以5圖白2碰很令人害怕啊。


王:不不不,大西「老師」啊,你要知道你的對手可沒有這麼好的算力可以算出這一著。我反而覺得白棋

比較危險啊。黑棋如果下5圖黑1的話,白棋大概會照6圖白1擠定型後,接著在3空心提一子。


6圖



大西:白棋會在6圖白3空心提是嗎?我原本猜白棋會在6圖A位虎的說,這樣左邊黑棋眼位豐富,可以

滿意。但白棋在這裡空心提後,黑棋整體眼位薄弱了。果然雙方描繪的藍圖大不相同呀。


採訪:2圖黑6長出的實戰進行中,右上角黑棋是先手活;白也下到15擋,而以好型封閉了左邊後門。

而且由於有白A黑B的先手利用,黑棋想在C位跨斷是不成立的。


總譜



結果這場檢討對局,並不只有雙方在佈局上的感覺交流,就連細部的細算思考內容領域也討論的非常熱烈


檢討中,雙方的結論是白68應該下在79位才是絕好點。因為黑棋下在A位時,白棋有B長出造劫的手

段(請對棋力有自信的棋友自行研究看看)。不過,根據AI的分析,這樣在角上打劫,形勢是黑好。這

是在對局與檢討都討論得很高興的王九段,在回家之後告訴我們的結論。


[對局/檢討後之雙方心得]


王:也許是我「自作多情」的關係,總覺得大西七段是和我很相近的類型。也就是不論輸或贏都覺得差不

多,反而是把趣味與快感的權重看得比較重的人。


因此像這樣和大西先生在超越勝負的心態下對局,恐怕是找不到比這更開心的事情了。昭和時代的感覺和

AI的下法明明很不相同,結果這個檢討對局大致還是能走成平分秋色的結果。用這樣下的太開心的心態

去下棋要贏棋恐怕會很辛苦,但我還是想維持這樣的下法去一爭天下。


大西:我也從檢討的言語交換中,感覺王先生是和我相似的類型。除了下棋的趣味性相近之外,就連「運

子方式」也覺得很接近。


讓我有明顯這樣感覺的原因,是王銘琬老師提及他很想下總譜的白C覷(此際黑棋會很煩惱要不要在D位

打)。除此之外,還有就是白70深入就是為了瞄準後續的E跨。因為如果本局是我持白的話,也會有想

照上述兩種下法去下的念頭。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