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有點小瘋狂的週末(5)



接下來用餐的時候,話題還是離不開樂器。大師說他最近聽說有全銀製的單簧管出現,我說我有看到日本有公司代理,於是點了網頁給他們看,大師們看到是義大利廠商ORSI的產品,忍不住驚嘆:啊,原來是ORSI,好久沒聽說它們的消息了....

用完餐後,一行人回到Trio Music台中分店店內,馬上就下去位於地下室的講座現場準備。此時,正牌的翻譯、也是某日系報紙駐台分社職員兼Trio Music台中分店店長姐姐的美女曾小姐也到了,於是三人就先開始討論一下講座的流程進行。


2016-09-25 12.59.53.jpg
此刻,已經有不少觀眾已經到場,讓我有點緊張。尤其是坐在正中央的那兩位討論的話題都很專業,讓我是越聽越害怕....

兩位大師倒是老神在在,已經在放鬆上網了 :)
(袴田大師似乎是在跟自家公子通訊的樣子,因為他後來就跑來替公子問我們磐石牌電腦值不值得買 XD )

(其實,剛好現場用的電腦就是磐石牌的....)


2016-09-25 13.00.05.jpg
夜路走多了,果然是會遇上鬼。偷拍打卡馬上就被這兩位高手抓到,於是不得不來個Take2

順便介紹一下這兩位高手,右邊那位是在台中開音樂咖啡的廖老師,而左邊那位則是前J社的單簧管設計人員(!)的王先生。(後來我聽王先生自我介紹時,真是嚇到下巴都快要掉下來,這樣大家就知道我的壓力有多大了....)

緊張歸緊張,醜媳婦還是得見公婆的。沒多久,就到了講座正式開始的時間。進行的流程是先由郭老闆進行簡單的開場白,然後就是袴田大師的自我介紹。袴田大師過去在Y社服務了四十年,主要的工作除了樂器維修修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Y社的試作室擔任開發設計人員與製造工廠的溝通協調工作,大概Y社的單簧管從最高音的降E調到最低音的低音單簧管的開發,他都參與過。所以他說如果是別家公司他沒碰過的樂器,為了怕模糊視聽,他不想亂回答這方面的問題;但如果是他經手過的Y牌樂器、或是他過去經驗過的案例,就會盡量一五一十的告訴大家。

講座的內容主要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段是關於單簧管的歷史、德式法式樂器的區別、以及單簧管製作流程的投影片。裡面的文字雖然大部分是日文,但是寫的簡單扼要,所以就由我來照圖說故事,跟大家說明。第二段,則是播放一段B社40年前開發Elite這項樂器時,所製作的宣傳影片。袴田先生笑說:原本他是很想放Y社的影片,但Y社的樂器介紹影片獨缺單簧管,所以他也沒得播放。於是他上網找了很多影片,才找到這一段。當然,B社有新的版本了,因此這段影片並不是太容易找到。而且這段影片一來可以看到單簧管製作的所有流程、再者袴田先生也想給大家看當年樂器製造者仔細手工製作樂器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影片的最後竟然有法國大師郎斯洛(Jacques Lancelot)替B社試吹的畫面,真的非常珍貴!

當天播放的影片連結在此(真的不太好找,因為並不是放在B社的官方頻道,我幾乎用了各種關鍵字都失效,最後只能單純用Buffet這個字慢慢找,才找到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也真的非常珍貴啊):




大師解說影片的方式,是先讓影片直接播放,然後看到想談的細節才暫停,慢慢跟大家解釋。雖然我不是全部記得,但以下盡量就我記得的部分稍微整理一下這些有趣的小知識:

  • 片頭一開始出現的是當年B社的得意之作,Elite型單簧管。看到這裡袴田大師有點讚嘆:這把樂器有點生不逢辰,超越時代太多,所以可能不太容易被接受。但當時為了這樂器所開發出來的各項技術,卻活用在後來誕生的Festival或Tosca上大放光彩。

  • 接著影片是從單簧管原材的非洲黑木(Grenadilla)開始介紹起,而袴田先生就跟著說了很多關於購買非洲黑木原材的八卦(包括原材被三家代理商壟斷,得看交情才買得到。另外關於價錢,大家應該也都談得差不多....)。再來則是提到了原材需要進行天然乾燥(日語略稱為「天乾」---我又學到了一個新單字)與人工乾燥。這是因為原材中如果含有水分的話,會影響音速在樂器中傳遞的速度---音速越高,音色越好。也是因為這樣,通常樂器公司判斷木頭的好壞,不見得要實際作成樂器吹過才知道,而是在乾燥之後,試敲看看發出的音高是高或低就能判斷。此外袴田大師也補充,其實不管是高級樂器或是入門款樂器,都是到了乾燥之後才來判斷木材是否夠好,購買時都是用同樣價錢買進來的。換句話說,就材料成本來看,其實高級樂器與初級樂器是一樣的---決定高低階差異的,反而是在設計與做工上。

  • 關於音速的部分,後來袴田大師又補充:也許有人會想到樂器中音速與木頭重量可能是有關的,不過根據實驗結果,其實沒有一定關係的。

  • 一般理想的乾燥目標是希望能將木材中的水分降到6%左右,但實際上真正到6%含水率的木材,又很容易裂開,所以通常是乾燥到8~10%就可以了。
  • 當時的樂器是用專用機來進行鑽孔切削的,為了大量生產,就必須買很多專用機;比起現在都是使用萬用的CNC加工機來製造,成本上是比較不利的。
  • 接下來袴田大師提到了關於部分音孔凸出部分的一體化的加工,法式的高級樂器大多是用一體化的方式,因此在車削管體外型時,會保留一段直徑比較大的區域,留到後續用其他機器與手工去加工。
  • 另外影片中有一段按鍵電鍍的製程,是工人直接用手將按鍵放到劇毒的電鍍液中,大師也忍不住感嘆當時的人都很勇敢。現在當然是用專用的掛架然後用自動的方式置入了。
  • 影片中也播放到調音管上下的金屬環嵌入木頭的過程,大師特別補充:這些金屬環就是單純用干涉配合的方式擠入木頭之中,完全不上膠,這是因為上膠反而會影響音色的關係。
  • 按鍵與金屬膜的部分通常電鍍會上得很厚(大約20~30um,一般的電鍍製程的鍍膜厚度大概都是10um以下),比較耐磨,所以研磨拋光時,除了使用滾輪來磨以外,通常會丟入帶有研磨材料的大爐中去磨,才能避免拋光不均勻的問題。
  • 影片中也介紹了製作按鍵鍛造模具、電極製作與放電加工過程,這一段真的太多專業術語,老實說很難翻,我和正牌口譯的曾小姐只能相視一笑,然後硬著頭皮繼續翻下去。
  • 按鍵蓋的部分在加工完後,得要用焊接到連桿上,根據大師說,這個製程其實很困難,只能靠焊接師傅的經驗與功力才能焊好。
  • 關於最後的郎斯洛大師試吹,袴田大師猜測可能是碰巧那天剛好郎斯洛先生去參觀工廠,或者是B社特別邀請他在拍片的時候去的,畢竟他不可能幫B社所有的樂器試吹。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