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開箱文(18)

開箱文系列終於來到了第十八篇 :)

就在上月底去當了快遞時,還是順手買了一些東西。有些是原本就想買的東西,有些則是臨時失心瘋發作造成的,包含今天要談的開箱主角---Playnick吹嘴。

其實我並不是直到今天才知道這個吹嘴,而是之前在抄歐騰薩瑪(Ottensamer)家族專訪時,就看到過了。不過老實說,並不是那麼在意這個吹嘴,反而比較關心的是合成簧片的效果。沒想到幾個月之後,也是拜去日本當快遞之便,竟然就在樂器店中看到了這個吹嘴,但當時沒注意到這種吹嘴同時有德式與法式的版本,所以也沒試吹,就這樣放過了機會。

之後,又陸陸續續在雜誌或採訪中看到了這種吹嘴的出現,比如說去年Dirk Altmann的台北講習會上,Altmann先生也是使用這種吹嘴。但國內真正流行起來,似乎還是去年下半年左右開始的。首先是黃荻老師採用,並且在輔大的紀念音樂會上演出韋伯第二號協奏曲中使用,音色真的非常圓潤漂亮;事後和黃老師閒聊,她也說有個學生原本技巧沒有太大問題,但音色怎樣調整就是不太理想,自從換了這種吹嘴之後,就有很大的突破。後來,又聽到某位業餘的朋友換了這種吹嘴後的效果也非常之好,才開始相信這個牌子的吹嘴似乎真的有甚麼神奇效果。


但是,這次去東京,原本也沒有打算要買這個吹嘴,畢竟國內有洛喬公司有進。只是在Y牌銀座總店中意外發現,它們也進了這種「超人氣」吹嘴,敲敲計算機之後,發現好像還蠻便宜的說,於是就手滑刷下去了....。

2014-10-07 00.00.21.jpg
我買的型號是Traditional Solist M---後來才知道,他們還有很多種其他的型號。另外,這個吹嘴的包裝相對起V牌小很多,利用側邊的凹凸卡槽做開關,也是有趣的構想。(不過官網上放的圖,包裝又有點不一樣...)


回到台灣後,由於要打工的關係,並沒有馬上試試這個新吹嘴。直到這個週末,才有空拿出來吹。但這一試,可真的嚇了一大跳。因為在使用同樣的簧片(R牌盛大音樂會型3號半)下,比起我常用的V牌5RV吹嘴,簡直就像是插了角、塗上紅色的薩克一樣,威力立刻變大三倍(笑)。不過,說三倍可能是有點誇張,但聲音的厚度可能是有兩倍吧?音色也是我喜歡的幽暗感覺。原本要吹得像Leister大師那種音色是今生無望了,現在可能性好像突然變到了5~10%了,這怎能不叫人高興哩?而且原本使用V牌吹嘴時很頭痛的問題,比如說喉音區的降Si、或是中音區的升Fa、La或是高音區的Re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真是只能說:傑克,這真的太神奇了。
話又說回來,凡事有利就有弊。它跟V牌的吹嘴,在音準傾向上有些不同,另外不知道是不是音色比較暗的關係,快速音聽起來就比較模糊(對我們這種手指不平均、也不靈光的素人來說,這搞不好是優點XD);另外,雖然不是很挑簧片,但對於稍微薄一些的簧片,最高的音(兩點Sol以上的高音)就比較難上去,這點還滿怪的...。

試完正常的簧片後,當然不能放過官方自稱和Legere簧片很配的測試。但我得老實說,L牌的合成簧片在Playnick上並沒有預期中那麼合。我在猜,不知道是不是德式的L牌的輪廓真設計的比較好(德式合成簧片,是從L公司輸入原料,然後經過Playnick的加工,掛上Playnick的牌子出貨)?總之,這個部分,對我個人而言,不像宣傳說的那麼好。但是,測試的過程中,順手把以前投資失敗的Forestone合成簧片換上去試試,反而還不錯。雖然高音的部分還是偏低很多,但很明顯比之前像玩具一樣的感覺好太多了。所以,搞不好Forestone才是Playnick的真命天子? XD

試吹的過程中,很明顯地看到了這種吹嘴設計上的一些特徵:比較寬的尖端部分、比較細的外徑(鎖束圈時就可感覺到差距),於是就想動手來量一量。

2014-10-07 01.27.34.jpg

照片左側是Playnick的Solist M,右側是V牌5RV。吹嘴最前端的寬度很明顯相差很大。另外意外的是Facing的部分是Solist M比較短。另外視覺上看起來好像Solist M全體長度也比較短,但在軟木以上的部分幾乎和5RV等長


於是,我把手上的幾個吹嘴拿吹來做簡單的量測比較(感謝某旅美學人J贊助的M30),以下就是我做的整理(工具=卡尺,單位都是公厘):



型號
外徑(束圈下部位置)
內徑(吹嘴底部)
Facing 長
Tip Opening
尖端寬
Playnick Solist M
27.08
14.57
30.52
1.16
1.27
Vandoren 5RV
27.25
14.64
32.34
1.09
0.74
Vandoren
M30 88
27.34
14.55
32.22
1.15
1.21
Vandoren CL4
27.44
14.74
31.72
1.10
0.78


就數值上來看,Solist M是和V牌的M30/88比較接近,這點和官方的說法相符。但實際上,M30吹出來的聲音還是不如Solist M厚與暗。不知道是不是Facing長度造成的差異?(Leister大師認為似乎是吹嘴材質的影響)

試吹的時候,由於手上的齒墊已經用完,所以隔天特地跑了一套洛喬,順便打探一下他們賣這種吹嘴賣的感想。跟黃老闆閒聊了一下後,發現原來洛喬進的是Play Easy系列的吹嘴,和我買的並不是同一種系列---這才知道,原來Playnick的型號系列不只一種(雖說這是理所當然)。根據黃老闆的講法,Play Easy系列中他們是B2賣得最好(他說:B1、B3就是會被打槍),這點好像也和後來網路上調查的結果相符。此外,相對於我在日本的買價來看,黃老闆賣的價錢我覺得還滿合理的。

最後就把我從該公司官網,與日本的樂器店公布的資訊稍微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

===

Playnick官網:

首先是Play Nick大老闆Nick Kückmeier的業配文:

我從十年前起,就打算利用自己當演奏家時的經驗,在奧地利開一家工作室來開始設計製作給職業演奏家使用的高階吹嘴,而累積了很多專業技術。我修改了以往的製作法與材質,並且進行了各種吹嘴設計的比較,傾聽許多演奏家的希望,而每天都在找新的設計思想來摸索吹嘴的開發。

這之中,最大的轉捩點是近年來慢慢抬頭的Legere合成簧片的出現。

由於有了這種新素材來做成簧片,對我來說,覺得就掌握到了很大的可能性。(註:他們在德奧區推廣時,都是合成簧片與吹嘴一起搭配賣)

於是我就進行了比較以往的竹製簧片與Legere簧片的振動分析,然後徹底研究其振動特性的不同、泛音成分、與各自的優缺點。(註:在官網上可以看到他們利用應該是委外的CAE模擬分析圖)

在經歷過這些過程下所完成的,就是目前的Playnick吹嘴。

這種吹嘴可以不損害竹製簧片的魅力,又能發揮出Legere簧片特性的最大潛力,因此這種使用與過往吹嘴完全不同方法設計、並以我的名字為商標的吹嘴才能在現今世界上第一流演奏家、熱情的業餘演奏者等廣大層面的朋友的愛好使用。

===

以下則是介紹一下目前Playnick所開發的法式吹嘴的各種型號(德式就容我跳過了)。

Play Easy系列

B1:
吹嘴頂端開口(Tip Opening)比V牌B40略窄,開口長度(Facing)比較短,具有圓滑的音色與適度的阻抗感覺。這是原本就專替Legere Classic或Signature合成簧片設計的吹嘴,所以開口上特別小。

B2:
吹嘴頂端開口(Tip Opening)與V牌B40相當、開口長度(Facing)是中等,因此具有獨奏中所講究的良好反應度、以及清楚的音色特徵。也是針對Legere Classic合成簧片設計的,但即使使用竹製簧片也有相當好的吹奏效果。根據官網的說法,這個吹嘴是Playnick賣得最好的吹嘴。

B3:
頂端開口(Tip Opening)比V牌B40略開,而使用吹嘴的 acing)則更長,因此吹奏時需要更多的氣。也因此是三種吹嘴中自由度最高、音量最大的型號。同樣地,它也是針對Legere簧片設計的。

以上吹嘴主要是針對音準比較高的歐洲國家設計的,但也有A=440的美國音準版本。至於售價,官網上是掛一律180歐元(約6950台票,比黃老闆開的價錢貴不少)

Traditional系列

Solist M:
與V牌M30有同等的頂端開口(Tip Opening),這是活用以往吹嘴的優點,加以改良使之獲得更豐富開放的音色。推薦使用V牌V12簧片與Legere合成簧片。

Solist SLK:
這是參考Karl Leister使用吹嘴的開口長度(Facing)設計的,反應性好、音色就像Leister大師的聲音。推薦使用V牌V12簧片。

這一系列在官網上也是掛一律180歐元,但這一系列在日本的售價明顯比Play Easy低(大約差2000日圓左右)。

===

[已知的主要使用者]

Dirk Altmann
József Balogh
Wenzel Fuchs
Karl Leister
Sabine Meyer
Pascal Moragues
Ernst Ottensamer
Daniel Ottensamer
Andreas Ottensamer
Manfred Preis
Peter Schmidl
Walter Seyfarth
(依姓氏字母序排列)

從這份名單來看,基本上是WPO和BPO兩大管弦樂團中的演奏家都已經全面導入了。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