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前幾天發生了破舊的鉛筆盒失而復得的悲喜劇,乾脆來順便介紹一下這個鉛筆盒中有甚麼東西。
對,其實不只是鉛筆盒本人破舊,裡面的筆也很破舊(笑)
(話又說回來,除了有些莫名其妙的文件需要簽名之外,好像也不用太到筆就是了)
這裡面大約兩三枝三色(紅、藍、黑)原子筆,通通都是去各大展場時收來的贈品。
還有一枝黑色簽字筆,這倒是自己買的,這是專門用來寫「莒光日作文」用的,所以得講究一下品質。
另外還有一枝自動鉛筆,但已經不記得上一次使用鉛筆是甚麼時候、甚麼場合了。估計有五、六年以上完全沒用過鉛筆了吧??
真正最常用的,應該是一枝白色漆筆、與一枝黑色油性簽字筆。這兩枝是聽完音樂會、要找大師們簽名時使用的重要道具。
然後還有一兩根迴紋針,是以備不時之需所用。(看過「馬蓋仙」嗎?)
再來就是一些常用的線材,例如後方入鏡的USB線。(這次正是因為這條線才出事)
當然,最珍貴重要的,是以下這些USB碟了(正確來說,是其中的一部分USB碟),這算是另類的收藏。
目前收藏在這個破舊鉛筆盒中的,就是這五顆USB碟了。其實,本人也沒有其他USB碟了。
過去自然還用過其他USB碟、容量有大有小、造型也千奇百怪。但沒有在這張照片中出現的,全部.無.一.例.外.都是弄丟了。(這應該不意外吧?)
這五顆中,最重要的、最新購入的是最左邊那顆2TB的黑色USB碟。在這之前,我都是使用傳統隨身硬碟來儲存各式重要檔案。大約兩年前,才突然發現這種USB碟早就有T級以上的容量。考慮到更容易攜帶、也應該更可靠(耐摔、耐震動...),我就把原來儲存在硬碟中比較重要的東西改備份到這裡面了。一部分比較大、不太會常用的檔案,就繼續存在傳統隨身硬碟中。這顆消失的話,跟要了我的命差不多。
至於左二這顆算是五顆之中最小的USB碟,容量是256G,大約購入七八年,全部拿來儲存專業(工作用的資料)的東西。這些內容,不定期會再備份到上述2T的硬碟中。大約是二十年前左右,本教主在日本打工的時候,發覺所有的阿本仔都不是把自己工作的資料儲存在電腦的硬碟中,而是存在自己的USB碟中後,自己想了想,就跟著有樣學樣,有了把所有工作資料存在USB碟中的習慣。
或許有人會問,256G的USB怎麼夠存工作的資料?我得告訴你,目前我甚至還用不到這顆隨身碟的一半。(順便說件更殘忍的事實,大部分的工作資料都是垃圾)
至於中間那顆白色的USB碟,容量是8G,購買的時間不記得(但應該有五六年),單純是拿來當作電腦間傳遞資料用的。等一下,都已經是無線傳輸超級發達的時代,為什麼還要用隨身碟來傳遞檔案?
嗯,沒有為什麼。畢竟有人來借東西時,還是用USB碟比較單純。
再旁邊、右二的藍色隨身碟,容量是32G,應該是使用超過十年了。其實是購入左二那顆256G碟前的工作專用碟。被淘汰的原因,並不是容量不夠了,而是有點接觸不良,有時會辨認不出來,只好當作備用碟。現在極少使用。
最右邊的4G碟、最薄、應該也是最古老(約十五年?)的一顆。仔細看,有個P社的字樣,可知是廠商進貢的紀念品。這顆目前是完全沒在使用,也是因為有點接觸不良,很難使用了。
那為什麼沒有丟掉?嗯,單純因為懶(笑)
也是因為懶,上述這些東西、包含鉛筆盒本人,大約會再用個好一陣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