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QX10/100的開發緣由(上)


===

SONY的鏡頭式相機為何會被開發出來?

因為新創意而備受注目的SONY「僅有鏡頭的相機」,其創意是從甚麼地方想出來的?要設計出這樣的形狀又有怎樣的辛酸苦勞?就由小寺信良先生來告訴大家革新產品誕生之幕後背景吧。

[前言]

前所未有的新產品,其創意或構想是從甚麼地方跑出來的呢?而有了構想後到做出實際形狀為止又會有怎樣的辛酸苦勞呢?從本期開始連載的「小寺信良所看到的革新產品之幕後」專欄,就會藉由訪問產品企劃(譯註:即所謂的MPM)或設計開發(譯註:即所謂的RD)的負責人來發掘產生革新產品的幕後背景。這個連載的第一篇就要來報告因為嶄新的外觀設計而讓許多人震驚不已的「僅有鏡頭的相機」~Cybershot DSC-QX10/100的幕後故事。

帶來衝擊感的「僅有鏡頭的相機」

2013年10月25日在日本發售的SONY DSC-QX10/100,是一種沒有預覽用的液晶螢幕、看起來是「僅有鏡頭存在」的外觀,讓很多人相當震驚的相機。這個產品能和智慧型手機結合,並利用連接WiFi來連接手機而使用其螢幕來顯示的構想,恐怕可以說是2013年發行的數位相機中「最變態」的數位相機了吧。




圖 SONY的DSC-QX10(左)與DSC-QX100(右)。僅有鏡頭的外觀帶給人相大的衝擊


像這種特異產品,當作一種概念模型當然是可行,但要實際變成商品送到社會上各地去賣,應該就會遭遇許多痛苦挫折才對。能做出來這樣的東西,可絕對不是用一句「因為是SONY」就可以解釋的吧。

因此這次我就拜訪了負責DSC-QX10/100的商品企劃的SONY DI事業本部商品企劃二部的玉川準一朗先生、以及負責設計的SONY設計二部的兼子夏海先生,請他們談談這個新提案相機如何變成可販售的過程。

這是提供給藉由智慧型手機而明白拍照樂趣的使用者之新產品

小寺:
我想先整理一下這種相機其誕生的背景。數位相機、特別是小型數位相機的高性能化與低價格化使得整體的拍照人口大大的增加起來。不過,就需要考慮相機更精細功能的人與追求更高性能的人,就會改用單眼反光數位相機或單眼無反光式相機了。另一方面,比相機性能低階的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也逐漸提升起來。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恐怕小型數位相機的階段任務就即將告終了。因此現有的小型數位相機團隊如果不找到更積極的發展意義,也將無法繼續生存下去。所以我就覺得這個新相機頗有「求生存的對策」的味道在,是否是這樣呢?

玉川:
我們並不是抱著只想「求生存」這種比較負面的想法。雖然攝影人口增加的確是事實,但其中因為智慧型手機而開始明白相機樂趣的人應該非常多。他們可說是藉由智慧型手機知道拍照給別人看是多麼好玩的事、因而明白拍照的樂趣的人。

這此的產品,其概念上就是希望針對這些人提供智慧型手機無法拍到的部分一個補償。只不過像「當場拍好照立刻上傳網路分享」的導線,就是讓我們想推出一種跟目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操作模式一樣的相機的原因。

因此我們的目標與其說是奪回被智慧型手機搶走的市場,不如說是找出現在的小型數位相機無法辦到、能夠掌握住這些新出現的智慧型手機攝影者的方法。

從「分享照片」中產生的構想

小寺:
SONY公司從以前開始就花了很多心力在分享照片的功能上。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和影像連結」的口號,而啟動了「影像站(Image Station)」的線上相簿服務。從當時到現在為止,「照片就是拿來分享的東西」的觀念,是否還是SONY公司的強烈共同意識?

*以下連結是SONY公司的PlayMemories Online網站,讓使用者可以在雲端共享照片與影片。

玉川:
現在我們也把像「PlayMemories Online」這樣的線上服務弄得更加充實了。就我們來說,雖然是開發硬體的團隊,但即便是開發硬體,也會把內建WiFi功能視為理所當然,並且把如何讓使用者簡單地分享照片的這條導線,看成我們非常講究的功能。我們在開發中,一定會非常仔細考慮這個部分。

「有誰會用小的液晶螢幕來拍照而覺得開心?」

小寺:
在相機上內建WiFi功能,是2012年左右開始的趨勢。好比說QX10是以DSC-WX200、而QX100是以DSC-RX100M2為基礎一樣,先有了相機的本體,再加上WiFi功能。然而,我覺得像這種「拿掉螢幕,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就好」的分割方式,應該是要有相當勇氣才對。當初在貴公司內部應該有為此而爭執很久吧?

玉川:
的確如此。其實從以前開始,我們公司內部就有了「將鏡頭形狀的相機裝到智慧型手機上使其像是單眼相機一樣」的概念。然而,實際上到了要開發成正式產品的時候,就會引起「怎樣的顧客會來買?他們又會怎麼樣使用?」的爭執。

通常在完成相機本體的設計時,應該會根據其形狀來加上小型的液晶螢幕。但要完成相機本體的設計時,想要推出「形狀很獨特」的產品,也是一種概念。但是光在這點上,就有人會反過來問:「為何非得要這樣做?」,而剛好對這個產品來說,並沒有一個對此問題的清楚解答。因為本來這個產品的概念就是在彌補手機上相機性能不足之處,因此問題就變成「在這個產品上再加上一個小螢幕的話,有誰會高興呢?」了。



圖:為了補償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之概念

討論之後,當然還是連上智慧型手機後,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大尺寸而且美麗的液晶螢幕來當作拍攝預覽螢幕會帶給人更大的震撼,而終於拍板定案。因此,這個產品與其說是刪去現今相機的預覽功能,不如說是先想像檢討單純的相機零件時,根據「哪些與哪些部分是使用者必要的功能」來做出選擇。我們就是用這種行銷企劃的發法來作出決定的。

就好比我們公司出的ActionCam(運動用攝影機)等產品一樣,流程上是先以數位攝影機「HandyCam」為基礎,然後檢討該拿掉哪些多餘的功能。這個鏡頭造型相機,也是一種只要能滿足最低拍攝需求條件就好的構想。也因此,最後我們就不加上液晶螢幕了。不過,它還是有快門與調焦桿。

為何會設計成這種形狀?

小寺:
不過,實際上雖然看起來是從相機的基礎上拿掉了預覽螢幕,但具體上關於這個相機的內部設計,又是怎樣呢?

兼子:
要說起細節的話,是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可以談,就內部來看,拿掉閃光燈與預覽螢幕可能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像按鍵等操作界面也被盡可能的刪減掉,也因此也可看成是只有變焦鏡頭與快門的設計。

小寺:
最讓我驚訝的,還是價格。作為QX100發展基礎的DSC-RX100M2在店頭的預期價格是7萬5千日圓左右,對小型數位相機來說算是相當貴的產品。然而,幾乎具有相同性能的QX100卻只要日比5萬5千日圓左右,真是便宜多了。反過來說,也可看出原來液晶螢幕竟然是這麼花成本的東西。(譯註:通常一個LCD螢幕的成本遠超過產品中所有機構零件的成本,視情況,大約是五比一到三比一左右的程度吧)

兼子:
這也是實際試著做做看才會知道的事,但除此以外,因為拿去螢幕而使得整體尺寸變小、單純,也讓整體的機構構造能夠設計得更便宜。

小寺:
原本安裝鏡片的鏡筒部分就是圓柱形,所以整體的外型就順著圓柱形的方式做出來是嗎?

兼子:
不,內部的零件並不會是圓形,只是看起來是被收納在圓柱形的外型之中而已。也不是將螢幕拿掉後照著剩下的部分來設計外觀,而是完全從「看起來就要像是鏡頭」的外觀概念而設計出來的東西。

小寺:
到變成最終的鏡頭造型為止,你們有考慮過哪些外觀造型呢?

兼子:
其實我們做過非常多的外觀模型,然後讓很多SONY的職員去感覺看看。只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造型都不見得是正解。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我喜歡這個」或「我喜歡那個」的不同喜好。

老實說到收斂成實際上市的樣子為止前,可是吃了超乎我們想像的苦頭。就算到現在為止,我也不知道這個樣子是不是就是正解,恐怕還是要看未來在實際市場上試水溫的結果而定。只不過,既然這個造型是我們自己提案出來的,至少短期內我們想堅持住這樣的風格。





圖 DSC-QX10的外觀。由於盡量減少按鈕類的設計,本體的側面上僅有外門與調焦桿而已。另一邊的側面上也只有用來顯示電量與有無記憶卡的表示視窗而已。

目標是可以共用腳架接頭

小寺:
就QX10與QX100這兩種相機來說,在內容上是相差非常大。但明明規格有如此大的差異,卻使其本體機身的直徑完全相同,是有怎樣的意圖呢?

兼子:
我們是先想到後方可組裝到別的設備上的機構設計要可以共用才行。這樣也會有對手件的接頭也可以共用的好處。

最後也真像可交換鏡頭的形式一樣,只要能裝上QX10的設備也一定能裝上QX100。因為不管是把哪一種相機裝到別的設備上時,換成另一種相機後要是產生了比較大的間隙或是段差,就會使得所有的組裝機構都得個別做兩套才行。因此就接頭部分也可以共用的角度來想,這兩種相機的直徑就會一樣了。只不過,雖然從一開始就想過要共用化,當時卻沒有很嚴密的思考過,然而到最後能夠真的做到完全相同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呢。



圖 QX10與QX100的外徑完全相同,所以也能夠共用接頭。

小寺:
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都能理解你們想要使產品外觀看起來就像個單獨鏡頭的概念了。不過雖說你們不想要加上預覽螢幕,可是我卻注意到單邊的側邊上還是有一個細看就能發覺到的小液晶顯示螢幕呢。

兼子:
其原因是還是有些必須讓使用者看到的最低限度資訊,所以我們才會開了這麼一個小顯示窗出來。關於這個部分,其實我們也想過單純用LED來顯示等各種方案。然而單獨用LED的話,就會在內部結構上各個地方佔去空間,導致電路板配置效率很差,最後才會變成現在採用液晶螢幕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