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資深電視兒童的話,一定都知道那些膾炙人口的名劇會在各個你知道或不知到的各個頻道間輪流播送。既然是名劇,通常是隔再久、播再多次都會有人看。好比說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感人戲劇「阿信」,前陣子都不小心在亂轉台時看到。至於「暴坊將軍」、「水戶黃門」甚麼的,也是不論中日一再重播。
這些名劇之中,應該還是某K姓大神的作品最受歡迎吧?其中印象讓我最深的,莫過於2008年的「欠擠」了。這個講述日本政壇的故事,當時引起兩岸數地民眾的共鳴,就連本教主都跟著感動了一下,認為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像K大神一樣親民愛物,就天下太平了。不過隔了幾年,電視台重播時又看了一次,可能是涉世較深(過了四十才涉世已深,說起來也有點....),也可能感嘆劇中的正咩已經嫁人息影,就覺得這戲拍的好假。到了又過幾年,也是轉台看到別的頻道在播,才看了五分鐘,就是滿滿的吐槽點,只好打個呵欠,直接轉走了。
當然戲劇本來就該真真假假,不可能全部都是真的。畢竟太真可能會被告,太假會讓人無法入戲。所以說「欠擠」太假可能不太公平,因為全部照實際故事寫,就可能會變成「放送事故」。而把主角塑造成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捲毛邋塌、有點完美又不會太完美的不食煙火完人也是不得已,因為這可是K大神的戲,總不能讓他去張牙舞爪吧?(雖說他還真的在大惡搞的西遊記中演過大魔王)。而且再怎麼樣,都還是有真實的部分,好比說「派閥」、「世襲制度」、好比說隨處都有暗箭傷人,這是不管在甚麼日本組織中都會看到的問題,絕對不會錯的。稍稍不真實的地方,則是危急之處會有「正義的一方」挺身相救。現實的世界可能是身邊全部都是「惡魔黨」,沒有甚麼「正義的一方」才對,這在池井戶潤的作品中寫了更多、更真實,我就不囉嗦了。
但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還是在於為了讓主角看起來更誠懇、更踏實、更回歸初衷,而讓他具有事必躬親,甚麼都要合理懷疑的性格。這也可能是要強調「素人」或「庶民」本質才能做得好事吧?
但其實事必躬親這件事在管理上是很沒有效率、沒有格局的做法,非常要不得。說的更直接一點,就是只有當小學班長的器量(主角在劇中原職是小學老師),最多管好一個班級就不錯了,結果這樣的人當上了一國的領導人,其實非常危險。
這件事為什麼不好?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就是無法發揮最大戰力,所以當然效率差。明明分派很多事情下去給大家分頭進行,等於有好幾個自己同時做事,就有五倍(咳)或以上倍率的效果,通通壓在自已身上時,最多就是一倍而已了(而且別忘了沒有完美機器,沒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所以實際上一定小於一倍)。另外一點則是對人的不信任,甚麼都不放出去給別人看、給別人做,就等於誰都不相信。換來的,就是你的屬下或同伴也對你不信任,變成負向循環。
這種不懂得釋權、不肯信任的「事必躬親」現象,最容易出現在剛擔任主管、從小又都是考第一名的人的身上。長而久之,就是整個團隊無法成長。所以某位智商在一百到兩百之間、不管甚麼都要要嗡嗡嗡一下的市長,我是相當不以為然的。又好比最近一年出現的好比皇帝登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每日行禮如儀記者會、或者只要出現危機就是派出W先生去現場一切都會解決的神話,也是主管不懂得分工、甚至可以說是作秀的錯誤管理行為。
好啦,說了這麼多,好像本教主超厲害一樣。事實上這種不喜歡授權的行為,在本教主身上也常看到(過去也曾被工作夥伴指出:你幹嘛都要自己跳下去做?)。我自己也知道這問題很麻煩,所以很怕當甚麼主管、領導人、老大、教主(?)的,早早就多次詢問可以不可以幹個專業技術職(=米蟲)就好?
所以說金大俠寫張無忌最後急流勇退,默默把教主送給了楊逍,其實蘊含的道理可是非常深奧,忠實讀者不可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