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領悟

最近在練習跳音上有些小領悟,想要野人獻曝,供大家參考。


這個領悟始於某個影片,上面的大師介紹了他的跳音(Staccato,斷奏)方式非常單純,也很「符合人體工學」(笑),最重要的是...效果非常良好。大師說他的學生照這樣的方向去練,在很短的時間,就把跳音的速度從一百出頭提升到了一百三。


這個跳音練習的形式非常單純,就是以下這樣小小的一個片段:




對,就是短短六顆音而已(不算前後的八分音符的話),這也是我說很符合「人體工學」的原因。正如某教光明左使所說的一樣:舌頭是很容易疲倦的東西,所以練習上比較像是練短跑。一次練太多音反而效果不好,不如照這樣「小而美」方式的練習會比較有效果。


練習的原則當然也是從慢開始,挑一個覺得舒服的起始速度開始練,然後節拍器慢慢一格一格往上加,直到速度上不去為止。然後挑選喉音的F開始,因為阻力最小,不容易讓舌頭一下就緊張起來。接下來,就照著音階一路往下降,直到吹到最低的F為止;然後再反過來,從喉音F往上爬,直到第五線的F為止。換句話說,像以下這樣的形式:



另外一個原則,就是不要急。可能每天的狀況不一樣,而讓今天可以到達的極限速度比前一天慢,那就退回去幾格,重新再練。只要勤而有功,慢慢地就能讓極限速度穩定上升。也慢慢可以體會為什麼這樣的練法很有效果,因為練到後來,就會覺得自己的舌頭像是在練小鼓輪鼓一樣的感覺(笑)。


因此,我也照這個原則,慢慢地練到了130左右的速度。接著就想要進階挑戰一下另一個大師Sean Osborn建議的練習方法



這個形式基本上,就是上述六顆音練習的延伸,但舌頭明顯會比較累(三拍12顆音,舌頭的負擔當然就變大了),所以我自己修改成以下八顆音的形式:




效果也非常好,也會有那種舌頭像是在「輪鼓」、然後慢慢變快的成就感。


當然,這種形式,要點的音變多了,速度自然會比上述的六音形式要慢一些。但即便是如此,現在在這個形式下,大致也能吹到126的速度了。


因此綜合以上的「領悟」的經驗,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循序漸進練習跳音的方法。總計有八種。


分別為:


1.八分音符搭兩顆十六分音符的形式,也就是「賽馬」感覺的音形。



從這裡開始練,算是暖身。


2.然後把音形提升到四顆快速音,這其實是很多人開始練習雙吐的音形。當然也很適合拿來練單吐。




3.然後就是上述受到啟發的六顆音形式。



4.然後將快速音增加到八顆,也就是「Sean Osborn」形式。到這裡同音快速點音的練習就足夠了,再多很容易超過舌頭的負擔,就不勉強了。



5.則是手指與舌頭的搭配,先是從四顆音(或說是五顆音)開始。其實這也是某著名教本中的建議練習形式,但音形和我寫的不太一樣。



6.然後再把手指與舌頭的搭配提升到八顆音。



7.另外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就是先從兩顆兩顆音開始換音。這其實也是從雙吐練習的教本中抄過來的:



8.最後才是搭配音階來練習。



這樣的練習方式,當然不用一天之內全練,可以挑著練,然後一點一點往上加速,相信會非常非常有效果。對了,上述這些練習方式,也都適用雙吐的練習,效果同樣也很好。


最後我把這樣的練習形式整理成一個示範影片,順便附上樂譜連接,歡迎大家試試看。


https://youtu.be/wXWHGvLBDOk?si=dkwDTlzWWZ6DI3_V


樂譜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rYGjrpK2sXOzEO3tqzkIGTvdBb44fqV/view?usp=shar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