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單簧管的人,通常都會被建議練習「超吹(Overblowing)長音練習」,也就是類似下圖形式的十二度大跳、也就是基音跳第三泛音的練習。
這個十二度練完之後,應該會被建議再往上跳一階的超吹練習,也就是基音跳第三泛音後、再跳第五泛音的練習。寫成樂譜的話,會類似下圖的形式:
呆大人誤國、非叫獸就更誤國矣。 所以只好當個文抄公,才能六畜無害,避免誤己誤人又誤國。善哉、善哉! 總之,這裡是個介紹圍棋、音樂、產業新聞、遊記、鬼扯等奇奇怪怪文章的部落格。
吹奏單簧管的人,通常都會被建議練習「超吹(Overblowing)長音練習」,也就是類似下圖形式的十二度大跳、也就是基音跳第三泛音的練習。
這個十二度練完之後,應該會被建議再往上跳一階的超吹練習,也就是基音跳第三泛音後、再跳第五泛音的練習。寫成樂譜的話,會類似下圖的形式:
[そっくりさん会議]
剛才被抓去開了個長達三小時的神奇會議,讓我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外星人抓走了😅
為何說是神奇?因為:
1.明明大家都是華人更生人,但大半時間在講英文(因為有人聽不懂中文),害我以為穿越時空回到紅茶店了....
2.講的內容太過莫測高深,讓我終於找到平行宇宙的真實意義。(就是你幾乎每個字都聽得懂,但兜起來就是不知道是啥)
3.老實說,很受打擊,原來看守所裡面還有這種高手.....
4.一問之下,才知道人家是H社來的。
5.然後你就馬上明白川老闆為何要打貿易戰,是我也開戰啊😅
6. 但最重要的是裡面的資深更生人J根本就是韓總的明星臉,害我以為韓總請假請到看守所去進修了🤣🤣🤣🤣
6a.不過明星臉更生人J的英文明顯比本尊好,大概相差兩百倍。
7. 然後,開到一半,又進來了個深藏不露的阿北(估計年過七十,有老人斑),則是尤達的翻版。
8. 但真要比起來,還是今上比較像尤達就是了(無誤)
9. 不過厲害歸厲害,總之就是話很長(肯定比生田斗真長),原本預定一個小時就結束的會,開了三小時都還欲罷不能。差點聽到要懷疑人生....
10.於是午餐就吃不到只播民視新聞的看守所自助餐了~
11.當然就只能怒喝茶尋味配茶葉蛋和牛奶囉!
本文寫於2019年10月
===
(95~99) 黑棋順利連回
黑95如果照下圖1尖,則白棋有2擠的抵抗手法。所以黑1得不到好結果。
黑95到99為止,基本上算是聯絡成功之型。因為白100如果照下圖1扳出,黑2、4閃避,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侵分篇]
(100~102) 盤上最大
◇ 中盤攻防戰至此也告一段落,大致從這裡起要進入收官階段。形勢看起來是細棋局面。
(24~26) 天王山
白24是可稱為局面全體「天王山」的重要位置。此著和前面白12(▲)飛相呼應,而讓白棋模樣變得寬廣深厚,可說是白棋佈局成功。
譯自誠文堂新光社「圍棋」雜誌1963年12月號
[譯者前言]
所謂的外傳,指的是未收錄在 後來發行的12冊單行本中的棋局。本篇是第九局,為讀賣舉辦的第二屆舊名人賽挑戰賽第五局,同樣是衛冕的藤澤秀行迎擊前來挑戰的坂田榮男、而由旁觀的超然第三者吳大國手擔任解說。這樣的黃金組合出現在名局細解中,就是無比珍貴,更何況這是一般七局挑戰賽中最重要、通常稱為「天王山」的第五局,自是不可不看。
整理自:圍棋世界
只要是圍棋迷,多多少少應該都聽過位於新宿歌舞伎町的棋社「碁席.秀策」吧?
這個棋社之有名,甚至是全世界許多圍棋迷前來朝聖打卡、不輸給日本圍棋界「總本山」的日本棋院的重要景點。也是這樣,經常會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包含台灣同胞在內的各國棋友貼上在這裡下棋的照片。除了眾多旅日棋士偶爾會在這裡出現之外,甚至也有台灣的職業棋士如夏大銘老師也去這裡遊玩過。
整理自朝日新聞
原文的標題是:「德川慶喜家到我這代就結束吧」~其玄孫承擔的重任與墓園之去向
目前日本因為高齡化、少子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因此「除墓」(墓じまい,處理、結束掉祖先的墓所、墓園)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原本這是日本社會根基的世家門派制度,卻因為子孫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沒有人想繼承,而動搖了起來。算是世家制度頂點象徵的將軍家(幕府將軍家)或大名家(諸侯家)也不例外。
如「被迫升級趴兔」一文所述,由於摔車把原本使用的NB摔個稀巴爛,身為重度電腦重讀者,馬上就殺去了大家都熟知的那個商場準備買新NB。
另外基於小股東支持公司賺大錢的立場,品牌上除了江湖上似乎名聲不太好的煎肉盤石牌以外,不做他想(說來也妙,除了這次被摔到以外,其實本教主使用過的煎肉盤石牌都挺長壽的說);所以一進了商場,就直奔煎肉盤石專賣店。
(134~138) 關鍵點6~活棋成劫
白134到138這一連串的落子是非常嚴重的失著,此棋應該照下圖1打吃,以下走至11是白棋的無條件活。
(99) 彼強自保
◇ 白98空心提解決劫爭後,其上方的黑棋自然就變得薄弱起來,接下來如果再被白棋搶到99位的話,這塊黑棋就更似風中殘燭了。由於右邊白棋再下一手也無法吃掉,黑棋也無法拿右邊來糾纏。
(82) 有更好的順序
白82在覷之前,如果能先做白A、黑B的交換,會是更好的順序。白棋不做這兩手交換的話,下圖黑1尖是急所,可以催促白2長,黑3順勢就能補強左邊被點入的弱點。
這不知道算不算開箱文?
總之,先不要計入好了(苦笑)
話說,本日照例騎著你拜可回家,就在即將到家停車之前,臨時心血來潮,打算繞個平常幾乎不會經過的下坡路想說稍微兜風一下。
不知道近日是不是犯了甚麼忌,覺得這個沒甚麼的下坡,有個不熟的突起(防止車速過快而設的樣子),然後我就仆街了。
可能也是因為下坡的關係,雖然沒有甚麼嚴重的外傷,卻讓我倒在地上半晌爬不起來。剛好有個路人好心要扶我起來,不過我已經使力爬了起來,也就謝絕了他的好意。慢慢地牽起車,將車還回大約一百公尺外的停車站。
到這裡為止,除了自認倒楣之外,都還覺得沒甚麼。真的回到本館,打開背包準備網路逛逛街壓壓驚(有人這樣壓驚的嗎?),才發現放在背包中的電腦因為仆街嚴重受損了....。
對於重度電腦中毒者,這才是最崩潰的事情。
因為如圖所示,螢幕嚴重破裂之外,本體也摔得開口笑。而且外殼裂開處,正好是電源開關處,連開機都開不起來。這台電腦使用的又是特規螺絲,想拆也沒工具。
萬念俱灰下,找出隨身攜帶的迴紋針(懂得人就懂),勉強伸入嚴重變形的電源按鍵孔,一陣亂摳,終於開機成功!!!!
既然能開機,就有機會在拆開硬碟前慢慢備份資料---雖說大部分的資料都在雲端,但還是有些暫時存檔的東西得想辦法救出來。
好不容易在滿是傷痕的電腦螢幕中找到了該備份的東西,接下來看看時間還早,有機會去到那個大家都知道的3C商場重新買一台救援。二話不說,就搭上「巫帛」(時間有限、加上腳有些扭傷,已不可能再騎你拜可去)衝到了商場。
接著跟店員哈拉一陣,確認規格後,就破財消災啦!
至於買的到底是啥型號的筆記型電腦?實力到底如何?今天就先賣關子。畢竟折磨了一晚上,還有很多「百廢待舉」的還原備分,沒有時間多寫,就先到這裡就好,後續再找時間正式寫個開箱文。
最近真是厄運頻頻,同樣使用了五年多的手機莫名其妙陣亡,差不多同一時間點買的電腦竟然也突然「戰死」(所以本文標題是「趴兔」),只好自嘲「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了」。
(51~55) 中原勝負
黑53在下圖1碰,也是一種「招數」、也是一種定石。但白棋可以順勢2、6掌握制空權,黑棋稍有窮屈之感...。
譯自誠文堂新光社「圍棋」雜誌1963年11月號
[譯者前言]
所謂的外傳,指的是未收錄在 後來發行的12冊單行本中的棋局。本篇是第八局,為讀賣舉辦的第二屆舊名人賽挑戰賽第四局,由衛冕的藤澤秀行大戰前來挑戰的坂田榮男。吳大國手雖然在循環賽中敗給坂田而無緣挑戰,但卻以解說者的身分登場。當然,這是在單行本中看不到的解說。
*其實本篇的內容雖然熱血,但中盤出現的勝本哲洲封手入魔談也同樣吸引人。
===
讀賣新聞社主辦 (舊)第二屆名人賽七局挑戰賽第四局
昭和38年(1963年)9月3、4日弈於富山縣冰見市譽一山莊
黑(貼五目) 藤澤秀行 名人 白 坂田榮壽 本因坊
解說:吳清源九段(無印) 編輯:勝本哲州(◇)
[佈局篇]
(1~4) 名人之韌性
◇ 藤澤名人在此屆的挑戰賽的第一、二局都以半目之差惜敗。
◇ 圍棋世界中恐怕沒有比半目負更令人不舒服的輸棋方式了,而且這在後來也會在心中留下陰影。而這種陰影竟然連續來了兩局,對大部分的棋士來說應該都會深受打擊而沮喪無比。
◇ 然而藤澤名人卻能從第三局開始展開反擊。此局藤澤名人的白棋勇猛無比,可說是暢快獲勝。本局則是挑戰賽的第四局。
◇ 另一方面,坂田本因坊雖然第三局下得不如意,但卻仍能在其銳利的眼光中窺見如果能拿下此局就可一舉獲得優勢之滿滿鬥志。不過只要對手是藤澤名人的棋、就會燃燒出異常鬥志的坂田本因坊,很令人擔心在這種重大對局中之重大對局下出現用力過猛的現象,本局果然就形成了雙方打到頭破血流的肉搏戰,而能讓讀者大呼過癮。
◇ 將目光移回盤面上,可看到白2、4的佈陣正是坂田本因坊得意的佈局方式,近來持白的對局幾乎都僅有這樣的下法。
(5~6) 慣用佈局
◇ 黑5的一間高締是藤澤的愛用締角方式,正如以前本因坊秀甫也很愛用一樣,一間高締的優點是比小馬步締更有發展性,容易構成雄大的模樣,對於豪放積極性格的人來說,是非常適合的一種締角方式。就這點來說,藤澤名人在性格上可說是與本因坊秀甫是一脈相承。
◇ 在對手右上角是一間高締時,坂田本因坊的白6會如實戰選擇高掛,右上角是下在A位的小馬步締角時,坂田本因坊的白6就會選擇譜中B位的低掛。
(7~10) 與第二局相同
◇ 前譜白6之所以會如此選擇是因為當黑7碰時,假設白棋走成下圖的定石的話,黑△的位置對白棋比較有利,因為接下來白棋有A緊逼的嚴厲手段。但如果當初黑△是走A位的小馬步締的話,白A緊逼對黑棋來說是沒甚麼。換句話說,黑棋右上角的締角方式會影響到白棋在右下角掛角的方式。長谷川章七段也同樣解說過這樣的理論。
◇ 到白10為止,與本屆名人挑戰賽的第二局手順完全相同。
(11~12) 變招
黑11開始和第二局不同了。第二局是照下圖進行,因為下圖白2是好點,所以實戰黑11搶先佔據對方的要點也是一種想法,實際上在坂田先生與高川先生的對局中,持黑的高川先生也如本譜這樣下過。
白12碰下是最普通的定石之一,但照下圖飛出、緩緩而來也能成立。這是當黑△緊逼時,白棋要閃避急戰的一種騰挪方式。接下來黑2就算嚴厲跨出,白棋棄子門封處理即可,以下走至白9粘為止,黑棋這樣下無法令人贊同。
(13~16) 預定行動
◇ 黑13聚、15嚴厲一斷,應該是黑11夾時就預定好的作戰。
(17~19) 新舊定石的差異
黑17也有下圖1長的下法,如此白先逼角上黑棋做活後,可以6拆。接下來黑7、9封鎖右邊白棋,黑棋可以算是大張外勢沒錯,但白棋也有A碰出的可怕味道。這是以前的定石。
(20~24) 寧靜小城
◇ 白20如果下在下圖白1虎,有笨重之感。因為黑2長出,白A雙不能省(否則黑A尖碰,白棋受不了)。
◇ 白22跳逼黑23長,接著白24也跟著長,才是自然的運子。
◇ 黑23如果走在譜中A位尖是俗筋,剛好形成棋諺「上手不尖」的相反狀況:下手亂尖。
◇ 本局是在富山縣冰見市的「譽一山莊」舉行。這是從高岡搭乘冰見線大約三十分鐘可到的海岸寧靜小城,夜間可以看到小船燈火的風情。
(25~27) 雖然很想覷
黑27此著,很想在譜中A位覷。白棋如果B黏或是C雙,黑棋自然就便宜了,A覷此著後續會有很大的效用。
因此白棋不可能乖乖聽話在B位黏或C位覷,而是會照下圖先2位扳利用,然後於4長出抵抗。
之前在高川先生與坂田先生的對局中,持白的坂田先生在上圖4壓之後,高川先生立刻在下圖5、7沖斷,接著白8虎、黑9退。當然兩人檢討認為黑9應該要在下圖A位拐會比較好。
不過下圖白10拐、12打利用(此局白棋征子有利)之後,黑15只能長出,以下一路進行至白24為止,算是此形的一種變化例。
下至上圖這個型態的話,算是白棋可行。但如果之前黑9不是退而是拐的話,白18就無法這樣飛出做活而感到頭痛了。所以話說回來,當初黑棋覷的時候,是不能期待白棋會走前述變化圖的白4壓出。
因此我重新詢問坂田先生,他的結論是黑棋覷來,白棋不應該照上述變化進行,而是從下方1應,以下白5、7做活。
◇ 因此回過頭來看一開始黑棋覷的話,以下會有相當複雜的變化。不過不管藤澤名人到底知不知道黑27覷會有以下這麼複雜的變化,直接就老實跳出了。局後他超級直爽地說:「我完全沒考慮過要覷」。
(28~29) 必然
撇開黑27不談,白28、黑29可說是必然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