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這個標題是不是覺得很聳動?事實上本部落格以前就介紹過這個東西。只要讀過開箱文(164)的悲情敘述就知道這東西因為非常令人感興趣,所以幾乎每一次製作者R先生一上架,立刻就被秒殺(不誇張),導致本教主不知道在電腦前面扼腕多少次,甚至還出現了如開箱文(164)文中敘述的一樣買錯過一次....。
沒想到,這個月初,R大突然決定將這個有趣(惡趣味??)的產品量產上架了!!!
其實當我看到這個訊息時,已經是R大發文的五個小時之後。於是很擔心這次也是限時販賣而已經被秒殺了,總之還是抱持著「碰碰運氣」的心情、戰戰兢兢地點入文中的連結,發覺竟然不是「品切」狀態,這才確定這次是量產狀態,有不少庫存了!而且價錢也不誇張(換算一下不到台幣兩千,相較於高階調音管動輒數百鎂的價格,就算是實驗性質的玩具也不過分吧)。
當然,毫不懷疑地直接就在R大的官網上下單。R大的網路商店就像其他日本小公司一樣,基本上也不出貨到海外,但允許透過代購服務購入,因此我就填寫了代購資訊,完成了下單手續。
這次因為東西很小,運費就僅有一百多台票,而且運送時間也算合理,大約一週出頭就收到。
領到東西後,就是馬上開箱囉。如上所述,因為是降E調的調音管,所以外箱遠比本體大很多。
箱中照例有張收據。
放置本體的小塑膠盒外還包著層層的塑膠袋。
清除掉這些煩人的塑膠袋後,就會看到這個小可愛調音管夾在上下兩層泡棉之間,安置在小塑膠包裝盒中。
再將本體從包裝盒取出,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雖說官方說這材質是標準的非洲黑木,但R大使用的非洲黑木,總是帶有淡淡的深褐色木紋,看起來非常典雅。
這個調音管的一端有著小小的段差平台,應該是用來乘載吹嘴之用。
另一端開口就是直孔,而不是一般調音管的接頭(Socket)形狀,顯然是因為太短,沒有空間的關係。
那...這東西到底有多短呢?拿出同樣是R大製作、上次買錯的開箱文(164)主角作為比較就知道了。
這當然是因為降B調吹嘴要比降E調吹嘴長很多的關係,為了維持樂器整體長度一致,只好縮短調音管的長度了。話又說回來,音準也並不是整體長度一樣就會一樣,還有容積(直徑)的問題,這個請大家繼續看下去就會明白。
言歸正傳,那這個調音管到底有多短?看下圖的量測值就知道。
這是比較老式的卡尺(年齡搞不好比正在閱讀本文的人還大XD),沒有直覺顯示的數值,但如果會讀的人就知道這是32.7mm。
*一般標準的降E調調音管的長度大致是40~45mm之間(是廠牌差異)
這裡再比較一次標準降E調調音管(左)與這顆給降B調吹嘴用的調音管(右)的底部接口(接樂器本體處)的形狀。明顯可以看出後者因為太短的原因,直接變成了直孔。
另外,因為要從比較大的內徑(降B調吹嘴內徑)轉至比較小的內徑(降E調樂器本體內徑),所以這個調音管的內部看起來的確是上大下小的梯形(斜向)形狀。
大致觀察完這顆特別的調音管後,就要來實際裝起來試吹了。用來試吹的樂器是本館頗有名氣的「小金」=Y牌681。
不過在那之前,先請大家看看小金裝上標準降E調調音管(同樣是R大的產品)的樣子。
至於裝上了這個可以用降B調吹嘴的可愛調音管後,就變成了底下短脖子模樣了。
首先被我拿來嘗試的吹嘴是最近很愛的S牌Echo吹嘴。
使用的束圈則是在降E調上備受好評的Eddie Daniels。
裝上去後,試吹的第一感覺就是:哇!阻力超順暢!!
這也是理所當然,吹嘴開口變大了,非常容易送氣進去。聲音聽起來也比標準降E調吹嘴吹出來的聲音柔和一點,但相對來說,聽起來不是太集中,偏鬆一點。
也是這樣,感覺簧片的號數可以提升半號左右,於是換上了大約相當於歐洲切4號的NL(Nick-Legere)M號簧片。
接著就是全音域的音準測試。令人意外的是,之前大友老師的測試結論是喉音區會偏低,其他音域還好;但我試吹起來,竟然是整個低音域(Chalumeau音域)都很低。
特別是道下加一線的C附近,如果完全不稍微控(一ㄠˇ)制(ㄐㄧㄣˇ)一下,會低到50%左右,甚至聽起來像低半音的「歪腰」感覺....(汗)
至於高音,還算好吹。雖然有些音的音準也容易偏低,但稍微調整一下,似乎也能拉高上去。最高音也能擠到三點Do(C7)。換句話說,從第四間C(C5、一點Do)以上的音域都算是可用的。
由於懷疑音準問題可能會因為不同廠牌的吹嘴型號而有差異,於是我又請出了另外一顆自己也很喜歡的「藍色星球」來測試。
結果,除了音色更加秀氣(柔和XD)以外,音準趨勢大致相同...。
那...再換上前陣子購入的新歡小叮噹吹嘴呢?
音色上雖然也有些微妙的差異,但音準的趨勢也是一下,低音部分仍然相當可怕...。
最後,乾脆請出大家幾乎都有的熱賣商品BD5來測試:
結果...更糟(笑)。不知道為什麼,有種BD5特別不適合這種調音管的感覺。
至此,我基本上是放棄了---再換其他甚麼吹嘴,恐怕也都會一樣了。
但是隔了一天,冷靜思考之後,想到了既然喉音以下容易偏低,表示因為容積的關係,這個32.7mm長度對於降E調本體來說可能還是太長。要是能換到原本本體長度就比較短的降E調樂器上,例如S牌的調音管比較長(43~35mm)、也就是本體比較短的樂器上,說不定音準狀況就會比較好?
這也是為什麼大友老師的測試會集中在S牌(裡塞頭)的原因吧?!
剛好本館也有S牌的降E調,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從底下這張照片應該可以看出,S牌的調音管(左)長度比這次的開箱主角要長更多對吧?
於是就這樣把R大的調音管裝到了S牌降E調上
使用的吹嘴依舊是S牌Echo,也是這樣,終於讓S牌吹嘴和S牌的樂器合體了,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笑)。
*Echo很遺憾沒有出降E調版本。
但是束圈變更成了偶像推薦的My Ligature,這只是心情問題~
有意思的是,果然整個低音域的音準有變高一些!但,還是不到標準降E調樂器的水準就是了。
以下就是這一連串測試的試吹錄音,不怕傷耳的話,可以相對比較的觀點聽聽看:
https://youtu.be/y2snXX5uGXo?si=bqsDDYzQqopluCCj
[結論]
1.使用降B調吹嘴來吹降E調吹嘴的話,的確可以大幅度提升吹奏舒暢度。
2.音準問題很多,需要有專門的樂器公司調整整體設計才有可能解決,並不是單獨修改調音管就能辦到,但感覺上並非完全不可行。
3.現階段硬是要使用的話,S牌等等原本調音管比較長設計的樂器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