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是來看看樂器各個部分吧。首先從調音管開始。
由於狐狸先生並不擅長金屬零件製造的樣子(或是找不到適合的金屬零件製作者?),所以在他的網站上的所有樂器型錄中,都沒有使用金屬製的調音管。相對地,都是做成如同下圖這個他獨自設計的特殊形狀,算是狐狸牌中音樂器的註冊商標。當然,也是這樣,他的樂器在調音管或是揚聲口的上下端也不是使用金屬的保護環。
這樣彎曲形狀的木製調音管當然是靠著拼接做出來的,稍微仔細看就可以看出拼接黏合的痕跡。
這個調音管的內部則是嵌上了一層黃銅,這也是一開始報價時就有寫上去的規格。
其實本館也收藏了一把同樣是狐狸先生製造的降E調中音單簧管,將其中的調音管拿來比較的話,就會發現其中音樂器的調音管設計是一脈相承啊。當然,本開箱文的主角調性是D調,所以調音管看起來會更粗、更長一點,不過形狀上仍舊會讓人覺得是「一家人」對吧?
由於是金屬內徑,光滑程度當然是無須懷疑的。
再來就是那顆很令人好奇、尺寸上卻有點迷你的「延長管」了。
這個小東西幾何形狀單純,內徑的加工當然也沒有甚麼問題。
比較令人覺得奇怪的是,一般的延長管應該都會再開一個孔,當作揚聲口的替代出口,但這個小管子卻沒有,看起來似乎有其他的功能....
不過這個謎團就先放一邊,反正看下去就會知道,先來繼續觀察揚聲口吧。
如前所述,由於狐狸先生不擅長做金屬零件,揚聲口無法做成一般市售中音單簧管或巴賽管那樣彎曲形狀,就變成上圖直筒的形狀。其上端有一圈保護環,中間有狐狸牌的商標銘板,最有趣的是看起來不只一個低音音準補正孔(或說是共鳴孔),這是和一般設計最大不同之處。
那麼到底有幾個補正孔呢?請見下圖:
答案是三顆!平均分佈在圓周上。先不論這樣的設計實際作用多大,單就創意而言,應該可以加分(笑)。話又說回來,這三個補正孔加工的有點粗,似乎是鑽完孔就結束了,完全沒有打磨等「西阿給(仕上げ)」,只能說是虎頭蛇尾。
另外揚聲口和本體相接的插槽底部,也有些地方沒有磨平...。
揚聲口上還有一個奇妙的配件鑲在底部,明顯是給腳架使用的承靠座。
這個承靠座實際使用的狀況,也是留待後續組裝時再來看。
接下來,拿掉泡泡袋,就是掀開上管廬山真面目的時刻。
上圖第一眼看到的,還是狐狸先生獨特鑲入木材中的商標銘板。然後側鍵的配置是類似L社的同一線上(In-Line)設計。然後....怎麼看起來應該蓋住喉音降B音孔的按鍵竟然是歪掉沒蓋緊的狀況,讓我有點害怕起來....。
仔細一看,果然是黃色圈起處,皮墊是歪的,而且無法完全蓋緊。而這個皮墊會歪掉的原因是其上的按鍵焊接處裂開變形了。會這樣裂開,只能懷疑是運送之中出了甚麼問題。當然,也很可能一開始就沒有焊得很好。
對,這就是我稱呼這把樂器為「變形金剛」的第一原因。
至於上管下方各按鍵的機構看起來似乎也有點獨特且複雜,但這一區看起來就沒有上述的變形受損問題。
側鍵由於要弄成同一線設計,所以排列非常密集,而比較偏下方一點。這樣的設計之好處是據說比較不容易積水(我是滿懷疑的),壞處呢...嗯,後面會看到。
另外在這個側邊會看到喉音降B/第二泛音鍵機構,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看起來也絕得有點變形。
至於上管的背面則可以看到泛音鍵以及拇指音孔蓋、另外在接近下管接頭處,有一個可以掛背帶的掛鉤。
泛音鍵設計得比較小巧可愛,實際上這樣的大小也就足夠了,看到這把樂器這樣設計,讓人反而會思考起其他家通常將這顆鍵也跟著放大的理由是甚麼...。不過拇指音孔和泛音鍵之間的高度有點偏差,不在同一平面上,這也有點令人擔心操作性。還有,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意外的變形」啊?
至於上管的左側,會看到兩顆泛音音孔(下方那顆也是喉音降B的音孔)、喉音升G鍵、降E/降B鍵以及升C/升G鍵。
另外連接上下管按鍵的連桿因為側鍵位置比較偏下的關係,變得幾乎在側鍵正下方,這對於組裝上下管時是否容易對齊連桿位置,有不好的影響。
至於內徑的光滑程度,也是稍稍偏粗,不管勉強可以接受。
左手食指的按鍵形狀,看起來也是依照近年的趨勢來設計的。
看完上管後,正要拿起下管去除泡泡袋來觀察時,才發現附贈的腳架竟然是藏在下管之下,而不是另外製作個腳架槽來放置,這也讓我很驚訝。當然覺得這樣不太好,甚至懷疑這是導致後來看到其他「變形」的元兇之一。
既然如此,乾脆先從腳架開始看吧。
由於這把巴賽管是直管的構造,腳架如果跟一般一樣是一根直線到底的話,就會和揚聲口干涉了,所以非得做成這種折彎的形狀。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之前購買的狐狸牌降E調中音單簧管上,因此也來比對一下這對兄弟樂器的腳架形狀。
上圖中上面的腳架是降E調中音單簧管的腳架,下面的腳架則是這次的開箱主角D調巴賽管的腳架,可以明顯看出後者少一次折彎,當然製造起來比較簡單。
最後就要來觀察下管了,沒想到這最後一段零件才是悲劇大集合...。
下管的正面除了右手小指控制的六顆低音鍵看起來有點像是沒有矯正過的散亂門牙外,乍看是沒有大問題。木材顏色漂亮、按鍵銀光閃閃。
下圖這是「沒矯正的散亂門牙」(苦笑)
將管身轉到右側面的話,會看到右手大拇指控制的低音鍵側影、拇指支撐座以及其上的吊帶掛勾、腳架座。
背面最重要的就是右手拇指控制的低音按鍵了,這種獨特的排列與形狀也是狐狸先生的設計特徵之一。
另外,下管明顯是兩段木材銷接起來的。
其實後來才發現,下管最下端連結揚聲口的部分,也是另外一小段的木材黏合上去的(如下圖所示,應該可以分辨得出來最下端的紋路顏色與其上方的木材不同)。在這個地方特別再黏合一小段木材、而不是以完整一體式的方式來製造,其理由我是後來才想通,這也是這樂器會被我稱為「變形金剛」的理由之一。
言歸正傳,不僅是右手拇指有狐狸先生的形狀堅持,左手小指控制的五顆按鍵也有其獨特的想法,特別是降A/降E鍵的形狀,也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下管大致轉了一圈看完基本狀況後,再來就是觀察內徑了。說實話,這和上管的狀況差不多,也是稍稍偏粗但可以接受的程度。
正在仔細觀看升C/升G離合顫音機構(這是當初談定的規格之一,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低音樂器會加上這個機構,來演奏B~升C或升F~升G的顫音)時,突然發現了左手小指控制的這些按鍵有點奇怪...不說別的,F/C這顆鍵竟然和最低音D的按鍵竟然貼在一起,這樣根本無法演奏啊。
換個角度看,這個升C/升G離合機構與左手小指的E/B鍵的距離也太近(黃色圈起處),似乎也有變形啊。
順帶一提,右手食指的按鍵形狀也很特別(橘色圈起處),這應該是考慮到手比較小或是手指偏短的人也能使用,才設計成這個樣子吧?
至此就把所有的部件看過一遍,之前看到那些疑似變形或是組裝不正的地方到底會不會隊演奏有影響,也只能組裝起來再看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