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單簧管音準的調整與塑造流程及技巧(02) 音準曲線


調音的程序


為了避免混淆,以下的音名都是以「單簧管音高」、一般習慣的八度標註方式來表示。(意思就是最低音的Do寫成C1、調音的Do寫成C2,C1以下的低音則寫成E、F、G...依此類推)



在跳到正式討論之前,讓我們先建立一些準則來確保整個調音程序中會有一致性的結果。


1.先做出一張類似圖1這樣的圖表出來。


圖1 音準曲線


這是一把音準調整過的巴菲公司R-13降B調單簧管的音準趨勢線型表示圖(樂器序號為#134661,這是我自己的樂器,現在已經退役了)


2.在測試音準時,請先適當熱一下你的樂器,並且在你熟悉的空間(最好就是你平常練習的琴房)中進行。也請確認這個測試的房間處於適當的溫度~通常是攝氏18~21度(華氏65~70度)之間。


3.使用品質良好而且有百分度刻度的調音設備。我自己還在用Korg AT-12指針式的調音器。不過20美金左右的Korg CA-20也可以。


4.設定好你平常最常吹奏的調音校正基準。我自己是把我的樂器調整在A=441Hz上,因為我也很少在基準維持在A=440音準的管弦樂團中演奏。


說明一下圖1的圖形:可以想像第一音域的曲線由左到右表示的是整個單簧管管徑從低到高的全部趨勢。而第二音域曲線則是表示利用打開泛音孔「超吹」到高十二度的下一段泛音的音準趨勢。第三音域曲線則是顯示打開泛音孔與抬起左手食指而產生的高十七度的音準趨勢。這些泛音曲線是精確地垂直對齊在一起,來表現出各音域中間的關係(參見圖中連接C1、G2、E3的虛線)。當一個音有標準指法(不使用側鍵的指法)以外的替代指法時,標準指法與替代指法的音準也會被分別畫出來。(我會同時去調降E/降B的兩種指法,但1+1的降B指法並沒有標註在圖上)。


為了徹底了解單簧管的調音特性,就必須先畫出像圖1這樣根據實際量測導出的曲線。這樣的繪圖分析方法可以證明是作為任何音準調整的無價珍貴參考基準點。為了畫出你的樂器的音準曲線,你可以邀請你的朋友根據前述訂下的準則來協助量測。先調整你吹熱的單簧管音準到標準的調音A,因為模擬合奏時調音的方法可以更實際地重現起實際演奏時你的樂器可能會發生的音準偏差。這個調音的「長還原B」音(或者A調單簧管上的C)必須保持稍微偏高一點的音準,才有機會符合讓整體的調音綱要。不過,為了準備表演的練習時,我們都是被教導一開始調音時要靠嘴型來調整這些音。


大部分的演奏者都充分明白「拔出」調音管的方法來調整樂器的音準,但是這個方法存在著只是在調整單簧管全體長度的學術性調整風險。其實這個初始調音正是其他調整的基礎,所以必須要非常小心。我所看到(聽到!)最常出現的錯誤,就是只靠拉拔調音管來調整「長還原B」的音準,但這樣可能會導致喉音區的音準過分偏低(這在低音單簧管的調音上也是非常普遍的問題)。其實單簧管可以拉出調音管、上下管接合處、下管與揚聲口接合處等三個地方來獲得更平均的調音結果。(我這大半輩子都在吹奏巴菲公司的單簧管,因此我發現大部分的R13型號的樂器其下管往往都被調整地太高。因此我都會在我的降B調與A調單簧管的上下管接合處加上一個0.5mm的調音環)。


現在你的單簧管已經經過適當地加溫過而且「調過音」了,就可以開始繪製音準曲線的流程了。在不看調音器的狀況下,以持續穩定的支撐與集中的聲音來吹奏最低的E五秒鐘。你的助手朋友可以幫你觀看讀取調音器上的指針數值是否已經穩定。接著以不特別偏重哪個音、半音半音上升的方式吹完樂器全音域的每個音。這中間可以稍微休息幾個段落好讓嘴型放鬆(如果在喉音區使用了「比較有共鳴」的輔助指法作為自己的基本演奏習慣,當然測試時就使用這些指法作為量測結果。也可以註記不使用這些輔助指法的量測結果做為參考)。為了保證測試結果足夠客觀,建議是使用數片不錯的簧片來進行數次這個繪製音準曲線的流程,取其平均值作為最後的結果。


當音準曲線繪製好後,可以花一天的時機去研究並思考這曲線圖的意義。從平常的練習和演出經驗中,你應該知道自己的單簧管有哪些音準的問題,希望這些實際測試出來的曲線結果可以支持你自己平常的聽覺觀察內容。接下來就該進行一些客觀性的選擇:這些音的音準應該收集到甚麼程度?當然,要光靠一篇文章就要傳授如何做出良好品質的音準調整決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如果測試得夠仔細、夠徹底,還是能從測試結果之中得到夠明智的選擇。


基本上,我會建議調整降B調單簧管、A調單簧管與其他家族單簧管時都是盡量用類似的參數(特別是喉音區)與流程來進行。這樣也能允許你在指法與塑造音色(Voicing)上使用通用的方法來轉換使用或兼吹不同的家族樂器、將問題最小化。最終你會發現在合奏中仔細聆聽可以明白任何調整的極限所在。


以下是一些可以記在心中作為吹奏時使用的通論:


  • 把音準調低要比調高容易得多。

  • 「短管長」的音(越接近吹嘴的音)要比「長管長」的音更有彈性好調。

  • 「短管長」的音受到調音管的長度或位置的影響會更明顯一些。

  • 對基音進行調整會影響到相關的其他泛音,反之亦然。


我對調音的偏好來自於我自己的演奏經驗或是和其他專家一起解決他們樂器的音準問題之中。如果去看圖1的音準曲線,會發現我很明顯讓使用輔助指法的喉音區音高稍微偏高一點點(好讓調音管有機會拔出來)。主要的音群(G/D2~F1/C3)在跨音域間音準可以切得幾乎很平均,而「開口音(Bell Tones)」也會在第二音域偏向接近調準的狀態。如果你還沒有做過任何的音準調整,可能會想參照圖1的曲線作為指引。不過,還是要請注意你的吹嘴未必能適合在這些精確的參數下吹的好(請注意這曲線表示的是一把1975年製造、調整過的R13)。每家樂器製造公司都有自己對於音準的想法,所以畫出來的音準曲線可能會天差地遠。我發現布菲公司偶爾會對R13做一些滿重大、卻沒有公告出來的改良。因此擁有一對同廠牌、型號、生產年份的降B調和A調單簧管的話,會比較好討論。


當需要調整的音都被整理抓出來後,請先從同一區的一、兩顆音開始調整。千萬不要嘗試一次就想把所有的音都能調好。調完一部分後,可以先透過幾次的練習來習慣這些被改過的音,或甚至進一步再調整這些音。一次專心在某一區的調整反而可以讓你更快地找到解法,也能讓你的樂器是以漸進的範圍來改善。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