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音準的調整與塑造流程及技巧
(Tuning and Voicing the Clarinet Procedure and Techniques)
1971年秋天,我開始在佛雷斯諾州立學院(現在的加州佛雷斯諾州立大學)跟隨盧賽爾.霍蘭德教授主修單簧管。我很快就明白霍蘭德先生不僅是非常傑出的單簧管演奏家與老師,還具有完整的木管聲響學知識。事實上他也和一位物理學教授一起合教音樂聲響學的課程。霍蘭德先生也總是在課堂上和我們一起吹奏,讓有時候會覺得不安的我們演奏起來更有自信,並且也作為音準上的參考。在我第二次上課時,他覺得我右手側鍵的降E/降B音準有點低,並且問我要不要讓他幫我修正?當然我是不知道該怎麼修改這種問題,我還是在盲從之下把我的樂器交給了他。他在自己的工作室有個工作台,而我就用安靜驚恐的態度看著他從我的樂器上拆下按鍵,而開始修補音孔。在他把樂器修好交給我之後,我試吹這個原來音準有問題的地方,而他則陪我一起吹這個音的同音、四度、五度與八度。結果音準明顯變好了,而他就一如往常地繼續輕鬆上完這堂課。而就在我和他上課的第一年中,我們以小心仔細、有組織性的方式持續微調了我的樂器的幾個地方。他也總是熱心地跟我解釋他在改甚麼,也因此讓我知道了一些關於單簧管聲響上的一些基礎知識。這些實用的指導也讓身為大學生的我產生了對於音響學與設計上的興趣。
自從這些早年的求學階段以來,我就以一個演奏者與維修者的角度、花了我生涯的大半時間在處理這些單簧管的音準問題。我也因此在1986年的單簧管雜誌(Vol.13 No.2)上寫了一篇文章來討論。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單簧管的調音:技巧與程序(Tuning the clarinet: Technique and Procedure)」。而本文以下的部分就是改寫當初這篇文章的一部分,加入了一些意見與資訊。末尾我還加上了一個章節來討論一些與吹嘴、調音管相關的音準問題與修正方法。儘管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這裡列出來的資訊量有點龐大,但我相信看完這些內容後,任何稍微有點耐心的人都能學到如何解決大部分單簧管上會出現的輕微音準問題。
===
單簧管的調音
在這個對於演奏標準越來越高、工作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下,能具備優異的音準對於音樂家來說是個必須全神貫注的課題。 儘管沉迷在調音的工具上會讓我們變得太過神經質,但平價的調音器的大量出現的確幫助我們更明白自己樂器在音準上的不足之處。不過雖然有這些技術上好用的工具,音樂家最終還是要進到使用自己的耳朵做為評斷音準的依據的表演狀態中。而在產生音樂的音準時,科學的模糊地帶與音樂性會讓樂器的調音之工作變成一種最多只能是主觀上的藝術。因此,當一位藝術家努力完全精通他的樂器時,他就必須明白他自己樂器的音響特性,而且得要假設自己可以在調整音準上能成為更主動的角色來配合自己的個性。
除了嘴型、吹嘴、簧片等等各種變數之外,單簧管演奏者們還必須和樂器先天就有的不平均音準對抗。而讓單簧管製造商困擾幾百年的難題就在於喉音降B的出音管(Vent Tube)的妥協位置。單簧管的每個基音(Fundamental Mode)都能藉著在近似於吹嘴到基音第一個打開音孔距離的三分之一位置上排放氣柱出來而被激發至其下一個泛音(比基音高十二度)上振動。如果這個排氣的點出現在理想位置的任何一側上,十二度的音準就能順利地升上去。用非常簡化的方式來看,這就是單簧管能產生寬廣十二度泛音的其中一個原因。理論上(但不實際)每個基音都應該各自有一個對應的泛音排氣口來激發出正確的十二度泛音。但是這個泛音孔卻被妥協成一個,因為這個泛音孔還要兼具喉音降B(以下稱為Bb1)音孔的功能。這個孔如果夠大到能發出Bb1時,卻往往可能因為太大而無法激發出十二度泛音。也是因為這樣,我們只好做出一個尺寸不對、位置也不對的Bb1音孔,也讓這顆Bb1的音成為單簧管上最糟糕的音。幸運的是,在過去五十年中單簧管的內徑設計改良能夠彌補一些大部分早期樂器都會遇到的嚴重音響問題。不過在一些研究樂器的音響本質與過去的單簧管設計能夠導出當代單簧管的健康特性之後,目前的單簧管設計仍不完美。但是,除非單簧管設計上有甚麼重大的復興 與突破,任何單獨泛音孔的變化設計仍然只能獲得妥協的結果。這些妥協的結果,在各樂器製造者的指定與大量製造之下,未必總是演奏者可以選擇期待的。
而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方法、與已經被證明過的程序來做細微的調整以適合自己的特色。不過,首先還是要強調,任何一個單簧管的妥協調音方針,還是只能改變音準的偏差趨勢,而無法達到完美的修正結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