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義大利吹嘴、音準與威爾第(完整版)

譯自單簧管演奏家奧田英之部落格


義大利吹嘴的故事:音準與威爾第


我想有吹過義大利吹嘴的人應該就知道,他們的吹嘴總是有些音準會偏低的地方。


我在猜,也許是義大利的吹嘴音準原本就是設定成比較低的關係。


如果在義大利聽鋼琴彈奏的話,會搞不清楚到底是他們的鋼琴音沒調準、或是琴弦本來就比較日本鬆,總之常常會有種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感覺。


如果大家去想像一下米開朗傑利(Arturo Michelangeli)或齊科里尼(Aldo Ciccolini)等大師的琴音,也許就能比較容易明白我在說甚麼了。


那種不可思議的音色不知道是不是鋼琴調音後的音準造成的?


如果去看大約三十年前(譯註:1980年末~1990年代左右)的日文版樂器型錄的話,會發現曾經有段時期提到法國製的樂器,都會標註其音準是「A=443~445(Hz)」。這也稱為是法式音準(French Pitch)。


但明明法國的樂器音準這麼高,為什麼義大利吹嘴的音準會這麼低呢?


說起來好像是很深奧的東西,總之演奏樂器時,音準要合在一起是必須的條件。也是這樣的關係,現在有調音的基準音標準。


現在的調音基準音是1939年的倫敦國際會議所決定的「A=440Hz」,但像是日本與許多國家演奏古典音樂時,幾乎都是把「A=442Hz」當作基準音。在日本調音時,常常就直接用「442」的簡稱來對準音準。


在1939年倫敦國際會議決定基準音準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城市的音準都不一樣。


如果想知道不同時代的音準,可以去查設置在每個城市中的管風琴、製作各國的鋼琴、甚至大鍵琴等鍵盤樂器的樂器製造公司的樂器、或是用來製造樂器的音叉就能明白。


原本是各自分裂小王國的義大利半島與當時的殖民地,到了1861年時通通統一起來,義大利王國也就此誕生,這也是現在義大利共和國的前身。


此時董尼才惕(1797~1848)或貝里尼(1801~1835),威爾第(1813~1901)則是已經創作了「弄臣(1851)」、「吟遊詩人(1853)」、「西西里的晚禱(1855)」、「西蒙.波卡涅拉(Simon Boccanegra,1857)」、「假面舞會(1859)」等著名歌劇了。


自從義大利成為統一王國之後,威爾第又繼續創作了「命運之力(1862)」、「馬克白(1865)」、「唐.卡洛(1867)」、「阿依達(1871)」等歌劇。


而萊翁卡瓦洛(1857~1919)、普契尼(1858~1924)剛好是義大利統一之前沒多久出生、馬斯康尼(1863~1945)、布梭尼(1866~1924)、托斯卡尼尼(1867~1957)等大音樂家都是義大利統一之後才出生的。


說到義大利的單簧管演奏家的話,剛巴羅(Vincenzo Gambaro,1785~1828)是早在義大利統一之前就去世了,卡伐利尼(Ernesto Cavallini,1807~1874)、巴席(Luigi Bassi,1833~1871)都是義大利統一後沒多久去世。


回到正題,1881年,以威爾第為中心的義大利音樂家們在米蘭聚集起來討論,要把義大利的基準音準設定成「La(A)=432Hz」。


在這之後,威爾第就在1884年向當時義大利政府的音樂委員會提出了一封提議書(信):


「因為法國已經採用了基準音準標準,所以我們建議義大利也要採用統一的基準音準。現在法國採用的是435Hz的音準,我們則提議使用稍微低一點的432Hz為基準,作為義大利個城市的管弦樂團、史卡拉歌劇院的基準音準。


435與432相差非常細微,耳朵幾乎聽不太出來,但我們卻開心地堅持己見。


因為羅馬提議而採用的450基準音準,對於音樂圈是傷害非常深刻的事情。我們的合唱團都變成了用尖聲慘叫的尖銳合唱團,結果音準都還太低。


音樂的語言是普遍性的,那為什麼巴黎或米蘭都使用A為調音基準,到了羅馬卻變成像是使用降B當基準呢?(這是在諷刺羅馬提議的基準音已經將近比樂譜上寫同樣的音要高半音了)


我很期盼同樣的合唱團,可以在全體音樂世界中統一。(以下略)」


就在威爾第送出他的基準音準提議書同一年的1884年,德布西獲得了法國國家羅馬大獎,而從1885年起前去羅馬留學。


德布西在羅馬留學期間認識了威爾第,也見到了從1861年起住在羅馬的李斯特。


不過當時德布西出現反覆出現不適應羅馬氣氛的狀況,好幾次都打算要回去法國。難不成這是因為他不習慣羅馬的基準音準太高的關係嗎?


至於李斯特在羅馬使用的鋼琴音準不知道是不是也是450Hz?


如果李斯特住在羅馬時所寫作的曲子就是以音準450鋼琴的印象來寫的話,那和現在聽到的演奏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總之,有了以上這些故事,最後義大利的基準音準變成了432。然後1914年起,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我想慢慢地法國所採用的435基準音準,在義大利也能做出這種基準的水晶吹嘴了。


就像我在「義大利吹嘴故事~從玻璃到水晶」這篇文章所寫的一樣,玻璃吹嘴是使用鑄模、將玻璃灌入模具中製造出來的東西。


其實1939年倫敦會議決定基準音準的同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爆發了。


而製造玻璃吹嘴的布齊公司(Bucchi)所在的熱那亞市因為是重要的港口,所以也在戰爭中遭到了空襲。也因此在戰火下,無法相信「基準音準已經決定成440」的消息可以傳到義大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義大利半島一度分離成義大利社會共和國(1943~1945)與義大利王國兩個國家。到了大戰結束,義大利半島的戰鬥也平息了,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又與義大利王國重新合併。到了1946年,義大利王國轉變成了現在的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共和國採用了大約一百多年前的1874年由米歇爾..納瓦羅(Michele Novaro)譜曲的「義大利人之歌」(即馬梅利讚歌=Inno di Mameli)作為國歌。而這首曲子的管弦樂編曲,正是1901年去世的威爾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持續著經濟不景氣的狀態。所以製造玻璃吹嘴時,仍是沿用戰前生產的鑄模,然後想辦法努力讓音準稍微變高一點。


以前我在訪問貝爾托拉米尼先生(Paolo Beltramini,當代義大利單簧管大師)時,他說到:


「我的老師保羅.布迪尼(Paolo Budini,1912~2001)說過現在有很多樂器與吹嘴的種類可以選擇,而有很多種可能性。但在我那個時候,因為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樂器就只有拉姆朋與卡札尼公司(Rampone & Cazzani)可以選、而吹嘴也只有布齊公司的水晶吹嘴可以選,根本不可能買到其他種類的樂器」。


據說在卡拉揚去到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為止,當地使用的是所謂的義大利低音管,而不是德式低音管(Fagott),所以可以想像到1960年代為止,在義大利為了歌手能夠可以唱威爾第的歌劇,所以仍然是採用較低的基準音準。


慢慢地義大利也開始使用本國以外的樂器,所以義大利的基準音準也和現代的基準音準一樣了。同時,歐洲除了義大利以外的國家又把音準調得更高了。


在我自己念中學的時候,維也納愛樂與柏林愛樂就已經以非常高的音準在演奏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這樣的影響,還是吹得不好?我的中學樂團的音準也非常高。


剛好那時,我聽到有個荷蘭古樂器演奏者所組成、使用當時音準來演奏的「十八世紀管弦樂團(Orkest van de Achttiende Eeuw)」之演奏,發現他們演奏的音準和我所知道的音準是不一樣的,才為他們不可思議的音響效果感到吃驚。


至於我自己曾在西恩納省的市民管樂團(Banda Città del Palio,據說是十三世紀開始持續下來的市民樂團)吹奏時,就有團員是吹著非常老、音準很低的阿爾伯特式單簧管。此外也有吹完整貝姆式單簧管的老伯伯團員存在。


此外,在我大學的時候,曾經留德或是留學奧地利的日本人提到他們印象中的義大利單簧管演奏家時,總是說「音準很低、使用水晶吹嘴」。所以西恩納省樂團中那位吹著阿爾伯特單簧管的團員們的低音準,就是我在義大利最後體驗到的奇妙經驗。


就連我的老師梅羅尼(Fabrizio Meloni,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單簧管首席)也說:「在義大利使用巴菲公司的65mm調音管搭配凡德倫公司(Vandoren)的13系列吹嘴(比較低的吹嘴,A=440Hz),是最基本的配備」。


但在日本,使用66mm的調音管搭配普通的吹嘴才是基本配備。換句話說,義大利是使用比較長的吹嘴(所以比較低),然後使用比較短的調音管來彌補音準;在日本是使用比較短(其實這是正常的442Hz音準)的吹嘴來配合比較長的調音管,所以兩者在音準上還是能合在一起的。


所以義大利到現在還是使用比較低音準的吹嘴,也可能是因為威爾第替合唱團請命的432Hz音準遺留下的影響啊。


補充:


1861年原本四分五裂的義大利半島終於統一,義大利王國就此誕生。而原本因為不同小國所建立的鐵軌也跟著國家統一而統一,並且開通了到現在幾乎沒有改變的鐵路幹線。


不難想像當時的音樂家的巡迴速度一定變快了一個檔次以上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