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1月26日 星期日

開箱文(86)-2


好啦,這對樂器的前世今生大概說了一遍,接下來還是繼續開箱吧。


首先來看看這其中的降E調吧。首先可以看到在管體上方就刻有Mazzeo Model的字樣,顯然S牌就是要把這種系統當作一種次品牌或是高級機種來經營的感覺。



最猛的是,在上方的Mazzeo Model字樣的背面,還刻有了美國專利號碼,強調這是有智慧財產權做背書的呢。(這字樣很不好照,我就省略了)

這是下半部因為拆掉低音降E調鍵而留下來的音孔。看到這個音孔已經不是正常的形狀,周邊又有很多修補的痕跡,就有點心痛啊。

一起開箱的某教左使認為這個孔拆掉了,然後這樣改造,說不定也是弄成共鳴孔或改善低音音準的作用。

再補上一張這個最低音音孔附近的模樣,除了除掉按鍵的蓋子,還可以看到鍵柱填補的痕跡。

轉到樂器背面,就看到了Mazzeo系統背面的特徵,左手拇指處變成了金屬蓋。

另外,泛音孔管和本館長原本擁有的完整貝姆式降E調一樣,也是六角型的設計,這也很有趣。

既然這是一對樂器,當然就會有兩個揚聲口(Bell)。其中一個是具有Mazzeo系統特徵~沒有金屬環的,另外一個則是有的。比了一下兩者長度,發覺標準Mazzeo系統的揚聲口比較短,因此就假設它是配降E調的,而比較長的則是配D調的。

不過這個標準Mazzeo揚聲口由於比較「瘦」一點,倒過來看的話,就很像是每家中菜館裡面一定有的牙籤桶了(笑)

順便說一下,後來還是實際把這個正牌Mazzeo的揚聲口和前述同樣是S牌的完整貝姆式降E調單簧管的揚聲口做比較,發覺兩者的長度幾乎相同,看來這個正牌Mazzeo揚聲口真的是給降E調用的。(結案)

至於調音管,則是有三個,一個是原廠(即正牌Mazzeo系統用的),另外兩個應該是原擁有者特別手工訂製的。

這三顆調音管實際上長這樣,左下那顆是原廠,另外兩顆手工製造的調音管看起來是同一種木材,但型狀和長度略有差異,一個是42mm、另一個是43mm。

詳細的比較且留待最後,這裡先讓大家看一下型狀就好。

大致看完降E調後,接下來則是D調的本體。老實說除了長度上明顯較長、左手小指的Eb/Ab鍵(也就是俗稱的第18鍵)形狀不一樣以外(總覺得降E調上的這個鍵,也被原主人改過...),其他和降E調的本體是大同小異。

當然左手的拇指部分也是金屬蓋的設計。

不過D調被拆掉的最低音孔仍然是原始的完整狀態,換句話說,如果要想辦法把這個低音降E鍵復原回去的話,D調是比較容易達成的。

順便一提,兩把樂器在拇指乘載座的下方,都貼有膠布,顯然都是為了減輕右手拇指的負擔。

最後將降E調全部組裝起來(使用原廠的調音管與揚聲口),就像圖中這個樣子。

然後就是用43mm的手工脖子,與有金屬環、比較長的揚聲口組裝到D調上,兩兄弟放在一起合照的樣子。

由於降E調比較短小,甚至可以輕鬆地放在譜架上不會傾倒 :)

接下來就進入現場試吹階段,由某教的光明左使負責擔任試吹。

詳細的試吹內容就請大家自行收看某教官媒,這裡就不多說,可以說的是某教的光明左使不論是對手感或吹奏順暢度似乎挺滿意,甚至開始考慮要用這裡面的降E調來演出。

我自己現場的測試感覺是,不愧是D調,一吹起來,音色就是比較暗。至於降E調,在高音兩點C附近有阻力有點奇怪的現象,吹到那附近聲音容易出不來...。

另外,現場覺得這個Mazzeo系統樂器在喉音上並沒有甚麼明顯的改變,難怪這個產品無法存活下去。但回家之後稍微又觀察了一下,這才找到原因...。關於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解釋。

在拍攝現場,我們還觀察到了這把樂器上除了底下的Low Eb鍵拆除掉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改造的痕跡,好比說很多音孔都貼上了如圖的白色紙片來調整音準(圖為D調,降E調更多),而且各個墊子、軟木也都有自行更換的痕跡(如果是專業維修師大概不會用這種手法?),看來原擁有者似乎是很愛DIY的人。

順便補充一下,這張圖中還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左手中指控制的音孔環的右上有個金屬擋板,顯然是確保其右上的音孔能夠確實蓋緊的補強措施。

這是墊子的樣子,是不是很容易就看出黏貼墊子的膠溢出來的痕跡?一般專業的維修師大概不會黏成這樣吧?

所以合理推斷,降E調上這個左手小指的降A/降E鍵的奇怪型狀,應該也是前擁有者自己削短過了吧?

細部觀察的最後,來看一下為何這個Mazzeo系統不如預期的原因...

這是降E調的上半部,可以清楚的看到這裡也有鍵柱拆除修補的痕跡。可見原擁有者不知甚麼原因也把Mazzeo系統引以自豪的側鍵連動切換機構給拆除了,所以這把樂器就變的跟一般的貝姆式單簧管一樣,還是共用泛音孔來發出喉音的降B。這也是為什麼試吹起來喉音並不理想。

如果和前述的真正Mazzeo系統的照片比較,就會更清楚地比較出,連動機構被拆除了(淚)。這樂器就從正統的Mazzeo+Full Boehm二合一的稀奇神器,變成了平凡的「改裝車」。

另外這把降E調在泛音鍵的軟木下又加墊了一塊軟木(D調就沒有這樣調整),讓泛音鍵的行程變小,或許是因為喉音的降B音準太高才這樣調整?但這樣修改之後,除了讓泛音鍵有時會操作失靈外,也可能是導致兩點C附近阻力變大的原因...。


即便如此,這對樂器仍然保留了一般Full Boehm系統的便利替代指法機構。

如圖所示,由於有了左手無名指音孔上的環型鍵,所以左手食指和無名指組合起來的「指叉指法」(可以發出降E或高十二度的降B)在這樂器上是成立的。換句話說,如果不幸出現了低音C~降E的震音(Trill)或是一點G~一點降B的震音時,就可以用這個「指叉指法」來解圍。

另外一個好用的設計,應該是所謂的「鉸接C#/G#機構(Articulated C#/G# Mechanism)」。換句話說,這設計可以讓你先按下左手小指的C#/G#時,再按下右手中指的B/F#時,仍然可以發出B或F#的音高,因此就可以讓B~C#的震音或F#~G#的震音變得方便許多而不會出現不應該出現的C或G的經過音。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