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1700號達成


最近我的CD收藏達到了1700張,距離達成1600張(去年7月20日)花了一年又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換句話說,將近四天才有一張新的CD進帳,不算太過份(咦?)。我原本預期會更快達成,因為今年有善心人士突然送了我大一堆CD,照理說可以一口氣超越1700、1800...甚至2000都有可能,不過在接受CD後沒多久,就開始更生人苦勞生涯,所以就慢了下來。不過,算一算還是比1400~1500花的一年六個月左右快了(表示沒人送CD時花錢更兇???)。總之,既然達成了,就依照往例來分類比較一下吧:

===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羅密歐與茱麗葉


老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是本盧最喜歡的樂曲之一,也是相當有名的管弦樂曲,因此也存在有管樂團的改編版本。由於曲子是大部分是寫在對管樂器來說相當不利的B小調/B大調上,反而成為實力堅強的管樂團的壓箱曲目。本盧第一次聽到著名的法國禁衛軍管樂團演奏此曲時,心中的震撼與驚訝,真是難以用筆墨形容。所以心中也想過要試著改編這個曲子來給單簧管重奏演看看,不過別說是演奏困難,而且規模很大,全曲長達二十分鐘、五百多小節,光打開總譜來看,就有一種望洋興嘆之感,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大概到了今年五月左右吧?在弄完自覺效果還不錯的慶典序曲改編版後,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笑),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改編。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小奇遇


今天是某重奏團的例行練習日。

不過,由於「總部」不方便練習,於是改在位於師大夜市中、逛街練習兩相宜(?)的齊格飛音樂進行。而且今天能出席的人員不多,所以規模上是最基本的四重奏,也沒有特別請老師來幫我們指導一下。單純就是挑一些平常比較少機會練到,但我就是想試試看效(笑)果的曲子。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練到一半,齊格飛老闆(以下簡稱齊老闆---其實他可能不是姓齊就是了)突然跑到位於地下室的練習室來通知我們,他有事要外出,所以需要把店門鎖起來,如果我們要出去的話,就等暫時等他回來才行。不過,我們本來就是要練習,沒有必要外出,所以一點影響也沒有,我們就是簡單回應了一下,然後繼續練我們的。

沒想到齊老闆離開不到五分鐘,突然又折回來。但,這次卻是另外帶了兩把樂器下來。

原來齊老闆最近有代理新的品牌,樂器才剛到,還來不及在粉專上打廣告。但可能是難得看到有這麼多吹單簧管的人出現在他們的店內(他們原本的產品是以銅管樂器為主),所以就想拿給我們測試看看吧。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楊.雅可布.柏坤專訪(3)完


讓我能表達熱情精神的愛笛Ideal G

問:接下來,想請教您關於樂器的事情。上一次聽說您開始使用了Yamaha Ideal G,請問有改變嗎?

B:當然,我現在也還是使用Ideal G(就是在歐洲稱為CSG的樂器。譯註:今年九月起,在日本也統一稱為CSG了)。這種樂器的開發者,在2013年來到弗次瓦夫向我介紹,結果我就一見鍾情了。這種比一般單簧管上管要長、而使用像德式樂器一樣比較短的調音管(脖子),這種特別的概念,讓G、G#、A、A#的中音域(喉音域)有拔群的穩定性,也讓音色變得很好。而且它是使用法式樂器的概念設計出來的音質,所以不需要做甚麼嘴型的微調整,樂器自己就能像是從樂器中編織出彩帶一樣,做出流暢的音色,這點讓我很喜歡。想要表現的音樂就能在毫無壓力下實現,這種能夠好好支撐音樂家的樂器,讓我非常滿意。Yamaha的技術開發者們,仍對於調音管素材、或喇叭口的金屬環等等項目,抱持著還想持續改良的主動積極想法,讓我也非常感動。這種樂器,有朝向絕不停止的更高目標;對於工作的熱情精神,也是它展示給我們的。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楊.雅可布.柏坤專訪(2)


最新CD是單簧管與吉他的二重奏

問:柏坤先生的最新CD,是和這次一起來到日本的吉他演奏家雅可布.柯西圖西科的二重奏,那麼可以介紹一下這張專輯「a la carte」的製作經緯嗎?

B:柯西圖西科本來是我在弗次瓦夫任教時的學生之一,但這種師徒關係很快就轉變成了夥伴關係。其實他的家鄉西成金有很多音樂活動,這些音樂會一定都會跟他有關,看了幾次之後,就想說要不要一起來演個甚麼東西,這就是這個二重奏的起源。一開始,我們先把舒伯特的阿貝鳩奈(Arpeggione)奏鳴曲改編成A調單簧管與吉他來演奏,然後我們很快就確信這是一種大家都很喜歡的組合。柯西圖西科除了很擅長古典樂曲之外,其他領域的音樂或是實驗性的音樂他也都能以開放的態度接受,是個非常靈活有彈性的演奏家,所以我和他並不是獨奏與伴奏的關係,而是以雙方對等的方式去追求二重奏可能性的夥伴。我覺得這張專輯就算經過五年、十年的時間回來自己重聽一次也能感受到新鮮的樂趣,是我很有自信的一張錄音。

問:單簧管與吉他的二重奏,是一種曲目還不是很多而需要好好開拓的組合,這樣的組合讓您感受到怎樣的可能性?

B:現在專注於法國音樂中一種稱為手風琴圓舞曲(valse musette)風格的樂曲。這是一種只要去法國咖啡廳就能聽到用手風琴演奏的輕妙音樂。再來還有世界音樂、爵士、融合爵士、猶太音樂等各種領域的音樂專案,也在進行中。此外法國猶太音樂的單簧管演奏家兼作曲家優姆(YOM)先生的作品,也是我們的曲目之一。由於優姆並未使用樂譜,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從樂譜開始寫起,剛開始時就會被他音樂中的巧妙與複雜節奏折服。這對我來說可說是一種未知的新風格,所以我非常期待有甚麼新發現出現。

===



相關系列文章: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楊.雅可布.柏坤專訪(1)


譯自The Clarinet雜誌Vol.63 2017夏季號

即便隨著時光流過來回顧自己的聲音,也能感受到新鮮的樂趣

楊.雅可布.柏坤(Jan Jakub Bokun)專訪

口譯/文:橫田搖子(日本單簧管演奏家)

楊.雅可布.柏坤先生於弗次瓦夫(Wroclaw)音樂學院學習單簧管,之後進入巴黎高等音樂院師事基.東岡(Guy Dangain)教授。現在除了演奏活動之外,也在母校弗次瓦夫音樂學院教授單簧管與室內樂,並且還是弗次瓦夫市單簧管音樂節「單簧管迷(Clarinet Mania)」的藝術總監,可說是具有多方面活躍形象的波蘭代表性單簧管演奏家。他的新專輯中,和吉他演奏者楊.柯西圖西科(Jakub Kościuszko)先生組成的二重奏,試圖拓寬單簧管的新的可能性。這次他們的二重奏來到日本開演奏會,所以我們特別在睽違三年後邀請他來接受訪問。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煩惱天國(35)


週刊碁2017年1/23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244

[增加更多的經驗對人生絕對是助益]

Q:我在學生時代遠離了圍棋一陣子,但最近又重新感受到圍棋的趣味性。因此週刊碁上的棋譜我都會全部擺過一遍,當然煩惱天國也是我非常愛看的專欄。我想請教的是關於我弟弟的事情。他在去年四月成為進入社會的新鮮人,現在雖然住在家裡,卻說想要搬出去住分享公寓。這樣或有異業交流的機會,所以我是滿贊成的,但從以前開始就很嚴格的雙親卻說這不過是「趕流行」而不同意。請問有甚麼好方法來說服他們呢?

~神奈川縣 S.Y 28歲 公務員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王銘琬九段的後阿發夠報告(6)


[為何這麼下?這件事非常重要]

人類的著手也和下在「哪裡」是一樣的,一定會賦予「為何」要這樣下的意義。好比說,就算別人也和自己下出同一種手法,但「為何」這樣下的理由可能是不一樣的,就會覺得別人下的棋其實和自己下出來的東西是不同的手法。

阿發夠要下在「哪裡」,我們人類是可以模仿的,但它「為何」要這麽下,可就是我們沒辦法模仿的。當我們可以在阿發夠下在「哪裡」上,賦予我們的「為何」時,才算是開始把阿發夠的棋當作是「自己的棋」吸收起來。因此我覺得「自己的棋」,換句話說就是知道「為何」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王銘琬九段的後阿發夠報告(5)


[曾經有過以圍棋軟體奪下世界第一的夢想]

我開始參加「GoTrend」開發團隊,則是大約三年前的事。這是因為當時靠「蒙地卡羅法」變強的速度變緩,到了業餘高段水準時看起來有撞牆的傾向的關係。

如果能將我的圍棋理論「空壓法」好好融入圍棋軟體中,預期能夠將電腦圍棋的棋力增強一子,也是這個團隊成立的理由之一。當時我的確有藉由圍棋軟體奪下世界第一的美夢。

就在阿發夠和李世石對戰之前,公布了阿發夠五連勝歐洲圍棋冠軍樊麾二段的棋譜。當時我偶然經過了碁世界雜誌的編輯室,有人告訴了我這件事,我就立刻在桌旁的棋盤上擺起了這五局的棋譜。

因為我知道了阿發夠使用了深度學習這樣的手法,讓我感覺到它和以往的圍棋軟體完全不同的特質。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王銘琬九段的後阿發夠報告(4)



第二回 到圍棋軟體被稱為AI為止

[阿發夠的武器]

現在報紙或電視新聞,幾乎沒有哪天看不到AI二字。如果談到AI這個話題,最常出現的,就是去年3月阿發夠對李世石之戰的照片,而且還會特別介紹這是「圍棋AI」阿發夠打敗了人類。

其實AI(人工智能)這個名詞,是從1950年代開始就有了,而且其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好比說著名的西洋棋軟體「深藍」、或是烤箱(譯註:水波爐?)的調理功能,都是AI。但是以前我們卻不太常把這些東西說成是「AI」。其實在圍棋上也是,在阿發夠出現之前,大家也都不會把這些對局軟體稱為AI,還是直接稱為「圍棋軟體」。

至於阿發夠和過去的圍棋軟體相比,最大的差異還是導入了「深度學習」的技術。甚至可以說,就是因為開始使用了深度學習,這些軟體才開始被稱為「AI」的。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張栩的圍棋進化論(24)


譯自:週刊碁

張栩的圍棋進化論

解讀AlphaGo File24

絕妙的平衡感~往右靠兩路的意圖/最新中國流內容介紹3


阿發夠的出現,告訴了我們(職業棋士)很多過去的成見或先入為主觀是有多麼的愚蠢。它就是幫我們指出了如果不懂得懷疑這些成見或先入為主觀、就不會進步的事實。

但跑在棋界頂點之上的井山裕太六冠或高尾紳路名人(當時)似乎也明顯感受到了阿發夠的教訓(我是這麼想的),所以開始在盤上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而我也不想輸給他們。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開箱文(47)-2 完


2017-10-19 20.12.25.jpg
這是雙層管壁的細部照片,可以看到在兩層管壁中間的凹槽中有兩個小洞。有人說雙層管壁中間會加上甚麼特殊液體,也有人說是抽成真空,這兩個小洞也許就是拿來做這樣的用途吧?

2017-10-19 20.15.17.jpg
在組合上下管時,發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上下管的接合部分是無法完全密合的。仔細觀察了一下,原來似乎是支撐上管按鍵的最底下之鍵柱似乎是因為什麼不明的原因斷掉過,後來是使用補焊的方式焊回去,而補焊的地方沒有完全弄平整,稍微干涉到上下管的接合,才會變成這樣。

這把樂器最大的缺陷,看起來就是包含上述這個鍵柱在內,這一排按鍵上共有兩個鍵柱都有補焊過。其他的鍵柱應該都是用鉚合的方式裝在本體上的。

順帶一提,中間有根凸出的小柱子,那天在試吹大會上有朋友不懂其中奧妙,其實那正是金屬單簧管的特徵之一,不論是阿銀、大銀、胖銀,通通都有這根柱子。說穿了很簡單:這根柱子是用來鎖附迷你譜架用的,因為金屬單簧管原本就是假設會在戶外遊行使用,常常會有需要裝上小譜架(吹過軍樂隊的朋友應該就知道),所以本身就內建這根螺絲柱了。

2017-10-19 20.17.52.jpg
這是調音管的上部俯視圖,為了能和吹嘴密合,這裏特別把雙層管壁中間內凹的部分鋪平了。

調音管的部分有點令人遺憾,並沒有設計成像大銀那樣的旋轉調整式。當年的設計師如果知道後來的時代這種設計紅透半邊天,肯定會後悔沒有設計成旋轉調整式吧?!

順帶一提,調音管的長度和一般木製的調音管幾乎相同,可惜內徑大小不一樣,沒有辦法共有,否則應該會很有趣。

2017-10-20 00.38.55.jpg
標準的木製調音管(B牌)與胖銀的調音管之比較,可以看出長度是差不多,但內、外徑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兩者內徑上相差不多。剛好我手上有顆幾乎沒有在用的木製調音管,也許稍微把內徑車大一些就有機會裝上去了。後續如果有做了這樣的實驗的話,會再向大家報告。

2017-10-19 20.20.29.jpg
全部組裝起來的模樣

2017-10-19 20.21.31.jpg

全部組裝後的背面模樣

如圖中所示,全體的按鍵都換成了新的墊子,是馬上就可以演奏的良好狀態。

全部組裝後,就是實際試吹了。其實那天在試吹大會上,很多人都試過(快遞專家在收到貨的同時也試過),眾口一致都是音色非常好,非常適合拿來演奏古典、甚至是室內樂使用。最有趣的,則是雖然它是金屬管身,卻不像阿銀一樣可以吹得非常大聲,而是非常收斂的聲音。

2017-10-15 18.31.57.jpg
某重奏團副團長在試吹大會中試吹的陶醉模樣 XD

至於我自己,在試吹大會上,只是稍微試了一下,也確認這是一把音色很不錯的樂器後,就忙著社交禮儀了(笑)。直到今天,才有機會冷靜下來,慢慢測試。

首先是音準的部分,由於大銀的音準偏高,讓我也很好奇胖銀是否也會如此。結果一組裝起來,全部塞緊的狀況下,果然整體都偏高15%以上。特別是高音的B、C(兩點Si、Do)高了不少,於是讓我聯想到了以前高音容易偏低的Solist M配在這把樂器上可能會剛好,於是後續就全部換成了Solist M來測試。

接著稍微把調音管拔出來一些,似乎就把整體音準降到了5%到接近準的程度,而且大致上音準還算平均,喉音不會偏高,但最低音是一樣偏低。不過,接下來有趣的事情又出現了!大約吹了五分鐘左右,樂器整體的音準又很快偏高到20%左右,而且有越來越高的傾向。看來這把樂器的雙層管壁間並未抽成真空,反而因為金屬的導熱特性,音準很容易越來越高。到了這裡我就放棄調整,直接繼續往下測試了。

至於吹奏感,樂器本身的阻力和一般的木製樂器差不多,不像大銀的阻力比較大,胖銀吹起來則是很舒服。高音也不難吹上去,而且高音的E、F(兩點Mi、Fa)都還算準。G以上到C(三點Do)雖然都吹得出來,但容易偏低(木製樂器一般很容易偏高),這點和大銀有點像,不知道是不是金屬樂器的特徵?

此外按鍵的位置,除了右手小指控制的F/C鍵有點偏低,讓我有點按不好,大致上也還算正常。但在吹下行半音階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了一個我無法克服的問題....

2017-10-19 20.23.48.jpg
就是這個圖!喉音的A鍵實在太高了!上行的時後還好,下行時我右手的食指幾乎百分之百會被這個按鍵夾住....

這個部分可能需要拿去給樂器維修大師看一看要如何調整了。

最後,則是依例,請大家聽一下我自己試吹的錄音。使用的配備如前所述:

吹嘴=Playnick Solist M
束圈=H&B皮革材質(這是原本套在Solist上使用的,跟著被打入冷宮好一陣子)
簧片=NL M

錄音的內容因為怕會被喉音La卡住,所以盡量避開喉音的La或降Si,而是以Clarion以上的音域為主。





===



相關系列文章: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開箱文(47)-1


在買下前述的「大銀」後一陣子,電子海灣上終於出現了另外一把我非常感興趣、幾乎到了朝思暮想程度的樂器,就是本文想要介紹的「胖銀」。

那麼為何我會對胖銀這麼感興趣?又為何我會稱之為「胖銀」?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它比一般金屬單簧管胖(外徑要寬)。它胖的理由,則是它是所謂的雙層管壁的構造。這樣的雙層管壁的金屬單簧管,其實是非常非常罕見的。這也是我非常想要珍藏的理由。

但,老實說這樣的雙層管壁的樂器在電子海灣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在買下大銀沒多久前,剛好就看到了一把,而且標價並不貴。但就在我猶豫之間,它竟然就被別的買家給收購走了。而且那一把和大銀同樣是Conn公司的產品、在金屬單簧管業界非常有名的424N。

沒想到經過幾個月後,電子海灣上又出現了一把雙層壁厚、看起來狀況很不錯的金屬單簧管,價錢看起來也很便宜。雖然不是最罕見的Conn424N(在日本某樂器店曾經求售過一把,要價40萬日圓),但也很值得收藏。這次我可就不想錯過機會了,問題是賣家又是設定只送美國區域,而且還要競標,於是只好再度求助於我們萬能的快遞專家(兼電子海灣資深買家)來幫忙競標。最後超厲害的快遞專家也使命必達,幫我買下了這把珍貴的樂器。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煩惱天國(34)


週刊碁2017年1/16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243

[世界最美的事物]

Q:我家期盼的男生終於誕生了,由於我先生很喜歡圍棋,因此也希望將來他也能喜歡上圍棋。另外,為了將來考量,我們想幫他刻一顆一生都能使用的好印章。原本是想拿去給朋友經營的印章店製作的,但他店裡的字樣都沒有我喜歡的。老實說,我以前也略學過一些書法,因此對於字樣頗有些堅持,也就更對朋友店裡的字樣無法接受。所以我想請教一下,我到底應該是重視友情?還是應該貫徹我的堅持下去?

此外,我在煩惱天國第三冊中看到老師您的題字了,很有氣勢耶。

~岐阜縣 U.H 40歲 主婦

A:日本很重視印章文化呢。在西洋一般是用簽名吧?聽說印章很容易被偽造,實際上不知道是怎樣就是了。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開箱文(46)


拜某重奏團榮譽團員兼駐美特派快遞專家回台之賜,我又收到了不少敗家貨物。

當然,這是不可能一次開箱開完的,所以今天先來寫其中一項的開箱文,其他的後續陸陸續續補上。

2017-10-15 18.15.19.jpg
以上是這次快遞專家幫我們帶回來的全部貨物。看起來比去年失色不少,證明我們比過去一年有克制不少(笑)。還有,一定要強調一下,這裡面並不是全部都是我的東西。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春秋子觀戰余話(7)



譯自週刊碁2017年1月16日號

春秋子觀戰余話(95)

為了成為職業棋士的全力疾奔

這是昭和四十年代初(1960年代後半)的事,換句話說距今也有五十年了。當時的日本棋院位於距離品川車站一千多公尺外的港區芝高輪町,就在因為四十七烈士殺入報仇事件(譯註:就是忠臣藏的故事)著名的泉岳寺的南邊。從品川車站開始用普通的走法走過去的話,大約要十五分鐘吧?如果是由徒弟牽著慢慢走過去的木谷實老師的話,就會花個30分鐘慢慢走到吧。

不過,要是面臨對局即將開始快要遲到的場合,可就不能這樣悠閒地走。特別對於要去下大手合參加預選(這時當時對晉段賽的稱呼)的院生來說,還有只要遲到一秒就會立刻被判為不戰敗的嚴格規定,就更不能慢慢走了。

其中,梅木英九段前去挑戰大手合參加預選的故事最為有趣。當梅木少年下了品川站看看手錶時,離對局開始只剩三分半鐘了。基本上這是遲到定了,普通人的話肯定會乾脆放棄了。這是因為要在三分半鐘之內趕到日本棋院,除非具有參加奧運中距離賽跑選手的程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梅木少年並未放棄,而是立刻勇猛向前狂奔。因為梅木少年可是大田區中學生百米賽跑紀錄的保持人,此一紀錄長達數十年仍未被打破,這種奔跑力正是他值得自豪之處。不過跑得再怎麼快,也不能和卡車拼命。無論如何,還是得穿越第一京濱國道的紅綠燈。

即便如此,他還是用可能會讓卡爾.路易士(前世界百米紀錄保持人)、尤賽恩.博爾特(Usain Bolt,也是世界百米紀錄保持人)吃驚的速度持續狂奔。幾乎在無法喘氣的狀態下到達日本棋院,又用宛如脫兔的速度衝上二樓的樓梯。然而就在登上二樓的瞬間,他卻突然砰的一聲倒下,也許是力氣用盡了吧?不過,好在老天爺並未捨棄他。他簡直是用爬著到達對局席上的同時,對局開始的鈴聲也剛好響起。可說是驚險滑壘成功。看來,要成為職業棋士,就是突破這麼恐怖的試煉吧。

===



相關系列文章: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開箱文(45)-2 完



另外賣家提供了四個調音管,長度分別是64、65、66、67mm。理論上是能對應各種不同的狀況了沒錯,不過實際試起來這四個脖子還是各有不同的特色。我個人最喜歡的是65mm的這顆,其次是66mm的,剛好就是比較可能常用的兩種長度。

2017-10-15 03.47.44.jpg
B社的做法是將調音管的長度直接刻在表面,保證不會認錯


2017-05-26 23.06.20.jpg
另外,有一點意外的是,拿到後吹了幾次後,降B調的下管軟木竟然有點鬆脫,於是緊急送去了Trio Music老闆換軟木。

郭老闆一面看著樂器,一面說這一對樂器算是他看過B牌中組裝的不錯的。(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每一對都很好的樣子....)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開箱文(45)-1


今天要開的東西,其實買很久了,但是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寫開箱文,所以遲遲沒有動手。

大約是今年四、五月吧?電子海灣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東西,實在滿令人驚訝的。雖然不能說是稀奇,但因為價值不菲而且還算是很新的品牌,至少是從我染上喜歡在海灣遊蕩的壞習慣以來,首次看到這個東西出現。(但在這個物件出現之後,倒是又出現了一筆。這不知是暗示甚麼?XD)

這個東西,就是這幾年來頻頻掀起話題的加拿大單簧管貴族名門巴坤牌(Backun)的頂級樂器「摸吧(Moba)」,而且就是最高級的Cocobolo(黃檀木)、按鍵鍍金版,最重要的一次放出A調與降B調一對來賣。根據賣家的說法,這對樂器才買一年左右,狀況上甚至也可以看成是全新的。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低音單簧管版感想


譯自:青山映道「J. S. Bach X Bass Clarinet」專輯

文:池上敏(作曲家、山口大學名譽教授)

其實這張CD的演奏者青山先生,早在社群網站上貼過了好幾次「我現在正在準備新的錄音計畫」的留言。身為同是音樂家的好友,原本只想給予「啊,真是有雄心壯志呢,請好好加油」的鼓勵就好,沒想到卻收到了演奏家請我寫曲目解說的邀請。老實說,對於好一陣子沒有CD解說邀約的我來說,光是能收到這樣的邀請就非常高興了,當然是欣然接下這個任務並且好好準備寫作。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開箱文(44)


今天來介紹一下算是某種文創商品的開箱文。

這東西其實我看過好一陣子了,但製作這個東西的製作者每次都是只做幾個放在拍賣網站上,而且一瞬間就搶標完了,所以只看得到買不到。這次製作者大發善心,竟然做了非常多組(他本人應該也知道這個東西很搶手吧?XD),讓我在經過長久的等待後終於標到。

說了這麼久,到底是甚麼東西?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開箱文(43)


說實話,目前我的採購目標僅有G調單簧管與倍低音單簧管而已。

不過做人就是這樣,偶而就是會有被鬼遮眼的情形。我也不例外,就在隨手亂逛之下,看到了一把位於東歐波蘭、由傳統德國製造商Uebel公司生產的改良貝姆式降E調單簧管。雖然降E調單簧管我有好幾把了,但還是對具有德式音色的改良式降E調有點好奇。加上不需要競標,可以直接跟賣家議價購買,標價也不貴(東歐的賣家出價都很便宜),所以就寫了個九折價錢去議看看。之所以會出九折價,是因為對方一開始就在拍賣說明中提示了有機會打九折。

結果寫信去,對方說打九折是只要我願意直接電匯到他波蘭銀行帳戶去,可以省去電子海灣的手續費(換句話說,就是跳過電子海灣私下交易)的關係。不過,我覺得這樣既不安全,也有點麻煩。我就提議改成使用Paypal付款,至少多一點點保障(其實就是跳過電子海灣去Paypal去私下交易)。對方說,那我必須付Paypal抽的手續費。這我同意,因為還是會比電子海灣直購便宜,於是就這麼成交了。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張栩的圍棋進化論(23)


譯自:週刊碁

張栩的圍棋進化論

解讀AlphaGo File23

立即進三三的攻防~以最近的頭銜賽為例/最新中國流內容介紹

死活總是關鍵所在


中國流佈局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佈局,以本欄的篇幅而言,實在很難將中國流的變化說明的很詳細,因此只好限定在進化版的中國流上,向大家介紹。因此這是最新的中國流內容的續集。

主題圖是白棋面對中國流選擇了白1掛角,待黑2應時,白3立刻進三三的場面。這個手法並不限於中國流,現在在很多其他場合也常常使用。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開箱文(42)


如前所述,我去大阪的時候,在Dolce的大阪分店中,看到了掛有EXT字樣的許多物品。這個EXT的意思是Effect X Treatment的縮寫(前文誤作為Extra X Treatment),號稱是一種可以消除物品內應立的技術。原本我猜測它是一種類似熱處理的工法,不過看了該店官網介紹說,過程中並未使用加熱的手法,所以即便是塑膠或橡膠類的物品也可以使用這個處理(但詳細的原理並未解釋,看樣子是因為企業機密的關係,只說申請了專利,也許去查日本專利或可明白吧?)。事實上,現場除了有經過EXT處理的簧片外,也有數顆做過EXT處理的吹嘴,好比V牌的M30或B40等等。老實說,我也很想試試看這種經過EXT處理的吹嘴和沒有做過處理的東西有甚麼差距;不過冷靜想想,還是先從比較簡單的簧片來比較,如果效果不錯,再來考慮要不要試吹嘴的問題。於是,我就挑了以下這個東西:

2017-10-09 19.46.07.jpg
這個包裝是不是很像某廠牌的牛奶糖? XD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Dolce老闆的大作(2)完


老實說,雖然我已經賣了快四十年的樂器,但說來丟臉,我對單簧管的發聲方式卻是一點都不了解。我以前的認識,是簧片震動起來去撞擊吹嘴,就像是拍手聲一樣那種打擊式的發聲方式。

後來我才知道,實際上簧片是貼著吹嘴與其接觸沒錯,卻不是用敲擊簧片的方式發出打擊音,就單純振動來發聲而已。至此終於恍然大悟。

如果簧片是用打擊吹嘴的方式來發聲,則簧片的硬度與材質就變成非常重要的要素,但並非如此。既然簧片只是單純在振動,則比起振動與材質,如何讓簧片能更加充分振動,才是對簧片樂器而言更重要的要素。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Dolce老闆的大作(1)



推薦大家使用薄簧片

文:Dolce樂器社長 安川透

到上高中為止,我所接觸過的管樂器就只有小學時代學過的直笛而已。我自己其實很喜歡直笛,可說是會在放學時吹著聽過記起來的卡通主題曲的直笛少年。

在我進入高中提出希望能夠加入管樂社的申請時,學長跟我說「來吹這個看看吧」,然後交到我手上的正是單簧管。這是發生在距今45年前的1971年的事。

當時我接到這跟黑黑大大的東西時,覺得有點困惑。因為我用吹直笛的方式把氣送到樂器中,卻只聽得到氣聲。在學長跟我說「用下唇包著牙齒的方式來含住吹嘴,然後用更強的氣息來吹」、我跟著嘗試下,卻只聽到彷彿鴨子被踩到尖叫一樣的聲音,覺得更加驚訝。這就是我和單簧管的首次相遇。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大阪遠征


既然可以「罰站轉敗家」,老實說我心裡就不太甘願只待在名古屋,所以就開始思考順便要去哪裡逛逛。

心中有兩個腹案。第一個是去濱松樂器博物館複習一下(畢竟當年年紀小?對樂器相當外行,可能會有很多有眼不識泰山的情形。現在雖不能說是有多厲害,但自覺應該可以比以前看出更多東西才對)。第二個是去大阪,來個各大樂器店巡禮。因為這兩個地點,都是新幹線大約一個小時可到的行程。

想了許久,最後決定去大阪。因為這關係到我的新樂器採購計畫,這東西似乎在大阪可以買到,想去先探探路。而且說來感人,某職業快遞專家剛好下週會在大阪附近,搞不好還可以順便幫忙帶回....。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四個傻瓜


三個笨蛋不嫌多,四個傻瓜剛剛好,這就是今天的最佳寫照....

本盧照例來到日本罰(ㄒㄩㄣˊ)站(ㄕˋ),這次來的雖然比較久,但基本上去的地方與上次是差不多的,也就不像上次那麼大肆聲張。不知不覺就站完,準備回家了....喔,那是另外三位更生人,至於我自己,想說如果多請一天假,就可以出差轉敗家,進入連假模式了。雖然,本盧自己可以留下來黑皮黑皮,但另外三位不懂日文的更生人的生活也是得要顧一下。於是就在昨天罰站結束後,幫忙規劃一下他們今天「應該」是晚班飛機回台、白天該去哪裏逛一逛的行程。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吳清源-江崎誠致(086)


吳清源九段在北京、成都、重慶、上海等所行之處,都熱情地講解他所思考出來的二十一世紀之碁。由於他是使用中文解說,所以是由芮女士小聲替我們翻譯;當然像我們這種程度的人其實是無法理解吳九段所說的高水準內容。不過即便是無法完全理解這些內容,還是會不禁察覺吳九段又將開始甚麼偉大的功業了。

在北京,吳清源九段講解之時,中國圍棋協會的陳祖德主席一直專心聽講的樣子讓我印象深刻。對我來說,那就是一種讓我確信聽得懂的人就會聽懂的樣子。而為了協助吳清源探究棋理、與其一起努力的樣子,可說超越了圍棋世界、互相理解真理的人與人之間的精采結晶,也早就已經讓「二十一世紀之碁」開始綻放光芒了。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吳清源-江崎誠致(085)


2.二十一世紀之碁

熱烈歡迎圍棋大師吳清源先生
暨日本文化界圍棋代表團蒞蓉

平成5年(1993年)日本文化界圍棋代表團嘗試進行第八次的訪中圍棋之旅,一路經過北京、成都,再從重慶搭船沿長江下三峽,然後從沙市出武漢飛到上海。全團是由團員22名,與名譽顧問吳清源九段、顧問芮迺偉九段所構成。吳九段這次是第二次和我們同行,從我們第三次訪中而得以一起回到福州故鄉來算,則是相隔五年的事了。

開頭的文字,則是在成都市錦江賓館舉行的歡迎宴的舞台上所掛起來的紅底白字布條上所寫的內容。其中「暨」就是「與」的意思,而「蒞」是來訪,「蓉」是指芙蓉,也是成都的別名。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G調單簧管傳奇


老實說,今年在製作單簧管珍奇圖鑑這個專輯時,其實有一點覺得可惜的地方,就是漏了把可說是大寶庫的日本德式單簧管同好所組成的「霍爾茲(Holz)會」的一大堆收藏照片。

最近在重新整理瀏覽器時,才想起來還有這個這麼好用的資料庫可以介紹。

雖然這個超級珍奇的單簧管資料庫相簿集已經很久沒更新了,但無損於其中每一張照片的珍貴價值。重要的是,每張照片旁都有個小小的說明(故事),看了以後會更覺感動。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的一段小故事。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麥可.雷蒙九段自述(4)


(4)日本的棋士不論是棋風或年代上都是濟濟多士

日本圍棋是在江戶時代持續研究發展,而建立起現在這樣的風格。其中本因坊道策的棋完成度就非常高,完全不輸給現代棋。那時的棋甚至是太過優異,直到現在也常常會有模仿其中手法的情形出現,反而讓人覺得中間有出現過低迷的時期呢。

至於中國或韓國因為歷史的關係而導致圍棋的發展一度中斷,現在好像就是歸零重新發展出來的樣子。也是因為沒有既有的成見,所以會毫不猶豫地創造出新的手法。這可能就是兩國棋力能到大躍進的背後關鍵吧。

他們會在佈局或序盤階段持續研究而累積出很多新理論,然後在實戰中徹底嘗試以獲得結論。這在短時限的對局中非常有效,成為他們在一決勝負時的強力夥伴。

只不過,我覺得圍棋是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深奧。日本圍棋是花費某種程度時間來下的。這種作法是深入理解平日的學習方法並解將之融入腦海之中。由於圍棋中有還無法理論化、無法意識出來的感覺世界,這個部分是沒有深厚的經驗學不來的。這個部分就只能靠年歲增長累積出來了。

中國或韓國的新秀是猛烈性的強大,因為他們費盡心力去研究最新型的下法,讓前輩們無法招架。但也是這樣,由於馬上又會有新的變化出現,如果沒有再徹底研究過的話就會根本上。而且又會被下一代的新秀在研究量上超前,所以很難維持住在頂尖領先群的地位。

在日本,新秀固然很強,但資深老將也不會輕易消失。所以說日本的圍棋是在棋風或年代上都是濟濟多士的狀態,不覺得這樣很有魅力嗎?

(完)

===



相關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