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開箱文(45)-2 完



另外賣家提供了四個調音管,長度分別是64、65、66、67mm。理論上是能對應各種不同的狀況了沒錯,不過實際試起來這四個脖子還是各有不同的特色。我個人最喜歡的是65mm的這顆,其次是66mm的,剛好就是比較可能常用的兩種長度。

2017-10-15 03.47.44.jpg
B社的做法是將調音管的長度直接刻在表面,保證不會認錯


2017-05-26 23.06.20.jpg
另外,有一點意外的是,拿到後吹了幾次後,降B調的下管軟木竟然有點鬆脫,於是緊急送去了Trio Music老闆換軟木。

郭老闆一面看著樂器,一面說這一對樂器算是他看過B牌中組裝的不錯的。(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每一對都很好的樣子....)

樂器本身,有很多獨特的設計,首先就是樂器的按鍵形狀是與其他廠牌具有不太一樣的造型,據說似乎是B牌覺得這樣比較美的樣子,實際看起來也真的很不錯。

2017-10-15 03.55.23.jpg
上管的側鍵(Side Key)與下管左手小指控制的這幾個鍵,形狀都是特別設計過的。

下管在靠近底部低音補正孔附近,則是有摸吧的Logo。

另外一個很令我好奇,也是摸吧這個樂器的賣點之一---低音自動補正音準系統,到底是個怎樣的結構。一般的單簧管,最低的F、E都有偏低的問題。在其他家比較高級的機種裡,是另外設計一個按鍵,讓演奏者遇到這些偏低的低音時打開音孔,以提高音準。但摸吧的設計是演奏者不需要自己去按另外的按鍵,而是遇到這些會低的音,就是會動打開補正孔來調準。

這個結構,只要一組裝起來就可以看懂,其實並不困難。

2017-10-15 04.06.14.jpg
圖中正中央好像是連通整把樂器的大動脈的連接連桿,就是B社的低音自動補正機構。

這裡先說一下,其實這個連桿機構的上半段(圖中右側),有些不自然的彎曲。老實說,我不是很懂要做成這樣的理由,可能是為了某種美感。但我覺得有點多餘,因為這對加工來說很不方便,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這種莫名的美感去整製造商。

回到正題。其實這個機構說穿了,就是在下管的最底部(圖中最左側)設置一個補正音孔,其實這個音孔在吹奏低音時是永遠打開的,所以吹到最低音時音準就會變高。但吹到高音時(需要按下泛音鍵的音),就會因為泛音鍵的連動,自動將這個音孔關閉,以避免高音偏高。

就設計而言,這樣的構造並不難想到,但為何其他公司沒有採用?原本我以為可能是有專利,但後來在電子海灣上,看到S牌以前出的A調也有類似的設計,顯然這個結構並沒有被專利卡住,所以別的公司沒有採用的理由就變成是個謎了....。

2017-10-15 04.14.39.jpg

拇指支撐座,也是比較獨特的設計。如圖所示,有個很容易用手就可以鎖附的螺絲來調整位置,另外也附有給吊帶使用的鉤環。支撐座底下本身就貼有軟墊,但這個軟墊並不容易貼牢。目前降B調的軟墊還黏得不錯,但A調的軟墊在我吹過幾次後就脫落了。

這張圖中,也順便說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摸吧所有的按鍵墊子都是使用類似海綿的材質來製作的,這一來可能是為了降低按鍵聲,一來也可能是降低積水的問題?(我覺得相對起來,這一對樂器的按鍵並不容易積水。但這也可能我吹的還不多的關係)

2017-10-15 04.25.18.jpg
全部組裝起來的模樣,雖然光線不足,仍然看起來是金光閃閃的模樣。

外觀大致說完,就來說說我自己試吹的感想。

剛拿起來吹,說實話有一點點失望,因為並不如我在大阪吹到的那一組那麼好。聲音上很不錯,但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比較暗的聲音,但也不是那種亮到會覺得吵雜尖銳的聲音,而是輕妙明亮卻相對柔順的音色。也就是有點像代言人Corrado Giuffredi的那種音色(同樣是代言人,Morales的音色就比較暗一些)。

音準上,低音F果然很準,但我覺得E還是稍微低一些(大約5%)。喉音區大致聲音很清楚,不會偏高,反而會偏低(我一開始吹時是準的,後來不知道是不是「入境隨俗」的關係,有越來越低的傾向)。另外高音的B、C(兩點Do)也不容易偏低(我自己吹B牌RC時,容易偏低)。最令我驚訝的還是最高音的E、F(兩點Mi、Fa)也都很準,不需要加任何輔助鍵就是準的。整體來說,高音都很好吹,我幾乎不太需要擠,就可以上到最高的C(三點Do),實際上後來亂玩之下,甚至可以吹到D(三點Re),這是我目前為止可以吹出來的最高音紀錄。

另外,似乎也更容易把聲音吹得比較連接起來(Legato),這在吹半音階上感覺非常明顯,就是比其他樂器要更平順。

兩把樂器吹起來的吹奏感(抵抗)也不太一樣,我覺得降B調要比A調好不少,A調雖然比較差一些,倒也不至於像普通的A調阻力那麼大,的確都算得上是好樂器。在我拿到沒多久後,借給好友、某重奏團副團長的連董吹時,他甚至是愛不釋手。但我自己吹起來總是覺得怪怪的,有一種奇怪的雜音(或說是振動),這也是我一直不是那麼喜歡的原因。

最近,因為在試新買的簧片時,才發現有可能是我用的合成簧片剛好擊中了樂器本身的某個「Mode」,才會導致這種奇怪的雜音。因為換成Steuer或Ligaphone這種天然簧片時,就不會有這種聲音。甚至改用Soprano Sax用的合成簧片時也不會。詳細的理由我還想不透,但看起來顯然還是跟簧片、甚至吹嘴組合有關。

另外,我也借給了另外兩位職業音樂家好友Y先生與T先生兄弟。它們對這對樂器的評論也大不相同。沒記錯的話,Y先生覺得這樂器並不如想像中好,阻力有點大,似乎有種沒有完全振動的感覺(也許是還沒完全吹開),反而是現場拿來一起比對、連董擁有的P牌A調比較好。但T先生兄弟則是讚譽有佳,唯一不滿的,似乎是覺得喉音太低。



2017-07-05 19.35.59.jpg
T先生兄弟與好友連董共同測試這對樂器的實況照片(當時辦了個迷你試吹會 XD)

總之,這對樂器對我來說,還是需要一段時間來好好適應,後續如果有甚麼新發現,就在來跟大家報導。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