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彩色交響曲樂曲解說


第三號交響曲「彩色交響曲」是作曲家菲利普.史帕克(Philip Sparke)2014年的作品,也是為於德國北部布萊梅市近郊的魏德爾交響管樂團(Sinfonischen Blasorchester Wehdel)委託他創作的樂曲。該樂團的指揮湯瑪士.拉茨克(Thomas Ratzek),是帶給過去以進行曲、傳統音樂為中心、不改舊態的德國管樂演奏圈重大改革的人物而廣為人知,他也邀請了作曲家本人前往該地,參加2014年11月22日由拉茨克指揮這首樂曲的首演音樂會。

這首演奏時間超過30分鐘的交響曲,總共有五個樂章。各樂章則是附上了「白色」、「黃色」、「藍色」、「紅色」、「綠色」等五種顏色的副題。

這首樂曲是根據被稱為「共感覺(synesthesia)」這種僅有一部份的人才會有的知覺現象,也就是從音樂或文字中感受到顏色、或是從物體的型態中感受到味覺的特殊感覺中,其中一種聽到聲音就好像是「聽到」顏色的「色音共感覺(色聽)」所得到的靈感來寫作的。

這種聲音伴隨顏色一起聽到、或是主張調性音皆有特定顏色而來進行創作或演奏的音樂家其實是意外地多,在古典音樂作曲家中,像是李斯特、梅湘、史克里亞賓、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人也被認為應該是具有共感覺的人。此外,僅有一部份人才有的絕對音感,也能用共感覺這種知覺現象來說明。

這首交響曲,在委託創作時,就希望要求不僅是低音木管樂器、包含豎琴、鋼琴、大提琴(在歐洲管樂團中大提琴也是基本配置)在內,所有管樂團中會使用到的樂器都能發揮本身的可能性;所以在寫作時,管樂器的音色與其所編織而成的和聲,就被當作是用來描繪音樂的「音樂調色盤」中的各種工具,來構成整體樂曲。

雖然這是五個樂章都用不同色彩感覺所寫成的作品,但唯一不想讓大家誤會的是,作曲家史帕克先生說這並不是將特定的音色與音準與實際的顏色去直接關聯或是追求嚴格整合性的作品。

全曲則是由以下五個樂章構成:

【第一樂章:白色】
此樂章的特徵就是展現開放式和聲與各樂器純粹的音色。其中法國號演奏了宛若要與具有清楚質感音樂作對照、在C大調(鋼琴的白鍵)內解決的悠長獨奏、然後在全樂團齊奏中達到高潮。而牧歌般的間奏,則是為了導向提高靜謐尾聲氣氛的設計。這可說是能喚起感動心情的纖細感人樂章。

【第二樂章:黃色】
高音域的各種樂器被集中起來,表現出音色與心情上都像是明亮與太陽光的感覺。然後以旋律性的動機非常短、又頻繁更換主音與音域、好像是在爭吵的方式來讓音樂前進。當中雖然稍微出現了小調模式的較長旋律,但為了結束這個樂章,很快地又回到了太陽光的音樂上。

【第三樂章:藍色】
這是僅有木管樂器、打擊樂器與弦樂器演奏的樂章。雖然與爵士樂中的「藍調」音樂意義並不相符,但「藍色」這個名詞就是會讓人想像到往往會想起的寂靜與無盡荒廢的感覺。在單簧管所演奏的漫長頌讚歌旋律上,加上了分別由弦樂器、豎琴、鋼琴切入的回聲樂句。這是一個具有在幽靜發展中各種樂器的獨奏會陸續浮出特徵的樂章。

【第四樂章:紅色】
這是給銅管樂器與打擊樂演奏的樂章。和前樂章相同,這是和過去作曲家所寫的「舞蹈樂章(Dance Movement)」一樣具有同樣的構想。此樂章提示了用來表達寫作銅管作品時幾乎都會強調其積極與樂觀的顏色,也就是紅色。各種的銅管家族樂器會分別給予不同的特徵,然後用強力的賦格風格樂句與大鳴大放的信號曲式整合在一起。這是個由節奏性打擊樂陪襯、讓銅管自由自在展示其存在感力度的樂章。

【第五樂章:綠色】
在這個終樂章中,綠色這個名詞是被當成可以從「自然」中導出「綠意盎然、肥沃、充滿活力」的意義來看待。這個樂章和之前四個樂章不同之處,是在於將管樂團中使用的各種樂器的音色用多采多姿的組合方式攪拌在一起,反而更能建構出比原色更將豐富的旋律。由於充滿駕馭感與精力,這個樂章在性格上簡直就是舞曲一樣,在帶有活力的木管樂器之高亢吟唱中,加上響亮銅管樂器的信號曲,以象徵勝利的方式結束全曲。

各位觀眾如果能在這首曲中看到各種「顏色」,說不定你也是具有共感覺的人喔。

就算是沒有啟發這樣的感覺,這也是音樂上可以更加提升層次的精彩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