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名曲介紹]真島俊夫塞納河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單簧管重奏的作品。作曲家真島俊夫,相信不需要多做介紹,因此單就樂曲本身來談。


如作品標題所言,這是描寫法國巴黎塞納河周邊情景的音樂,原本是受到納斯卡單簧管合奏團(NASCAクラリネット合奏団*)的委託所創作的單簧管八重奏作品,不過在2004年完成首演之後大獲好評,作曲家本人分別又在2006年與2009年將這首作品改寫成薩氏管八重奏(**)與木管混編八重奏(***)的版本。


*納斯卡單簧管合奏團=NASCAクラリネット合奏団:是2000年5月創立、以日本中部(名古屋一帶)活躍的職業單簧管重奏團,其音樂總監是單簧管演奏家小松孝文,而以另一位單簧管演奏家竹內雅一為技術顧問。


原本是每年會有一次的定期公演,但很可惜的是2009年之後似乎已經停止活動了(經營一個樂團有多難由此可知)。取名為納斯卡,正是因為位於南美的納斯卡是以據說是要向宇宙傳遞訊息的神祕巨大地上圖繪而著名,這個團體也希望能將單簧管重奏音樂的魅力向全世界傳遞出去(笑)。


不過,他們自創團以來持續邀約包括真島俊夫、鈴木英史在內的許多著名日本本土作曲家寫作單簧管重奏樂曲,造福了後續日本的單簧管重奏音樂,這是不得不提及的重大貢獻。


**薩氏管八重奏的編制是雙薩氏管四重奏的編制,即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各兩把,不過作曲家著名,第二部上低音薩氏管可以用低音大提琴代替,應該也是考慮上低音薩氏管的音域不夠低的關係。


另外,在國內這首曲子的原版單簧管重奏版本並不常見,倒是薩氏管重奏的版本偶有所見(演奏的速度也頗快),反而似乎成為了薩氏管界的名曲了。


***混編木管八重奏的編制也可以看成是單簧片樂器的組合,其中有四部降B調單簧管(第一部在第三樂章要換吹降E調)、中音薩氏管(一部分要換吹高音薩氏管)、次中音薩氏管、上低音薩氏管與倍中音單簧管。換句話說就是五把單簧管、三把薩氏管的組合。


關於樂曲內容,作曲家自己寫了簡單的曲解,以下加上一些我的補充整理如下。


這是一首描繪流過巴黎的塞納河上的三座橋樑其周邊環境印象的作品。換言之,組成全曲的三個樂章就是作曲家使用音符模擬出這三座橋樑的音畫。


這三座橋樑分別是第一樂章的「新橋」(Pont Neuf),這是巴黎目前最古老的橋樑(十六世紀末規劃、完成於十七世紀)。雖說這是最古老的橋,橋名卻叫「新」,這是因為建造當時,相對於其他的舊橋,它的確是新橋,然後這名稱就沒改過了。作曲家除了描寫這座橋之外,還想表達出這座橋附近、因為聖日耳曼教堂而得名、算是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之熱鬧風景。此樂章中段的搖擺爵士(Swing Jazz)風格,就是對應這座大道的歡樂氣氛。作曲家之所以會用爵士樂來代表這個區域,因為自1930年代起,這一帶就有非常多的夜店、咖啡廳出現,也是許多哲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經常聚會之處。音樂上除了中段的音樂需要有爵士樂語法的演奏外,一開頭彷彿像是能聽到手風琴演奏的各樂器對接片段、以及3/4拍和6/8共處的複雜節奏也是這個樂章的一大難點。而低音聲部讓人聯想到「天方夜譚」海浪句法一樣的頑固節奏,也能感受到作曲者的玩心。


第二樂章所代表的第二座橋則是「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作曲家自己述說這是根據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所寫出有名之「塞納河流過米拉波橋下,我們的戀情也一起流過、日月也一起流過,只留下了我倆存在」詩句,所寫作出來的情歌。一如文字所描述的一樣,這是一個旋律優美(洗腦)、結構單純但是有著許多像是浪花的伴奏片段,是個很能展現演奏者吟唱性與流動走向的樂章。


第三樂章、也是相當於一般作品燦爛炫技的終曲,則是在描寫塞納河經過的第三座橋「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這座連接塞納河右岸的香榭麗舍大街地區和左岸的艾菲爾鐵塔地區的橋,被認為是巴黎最華麗的橋樑。橋名是來自於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這是因為十九世紀末法國與俄國結成同盟,當時的沙皇、也是末代沙皇的尼古拉二世希望法國政府能在首都建立一座紀念其父的建築,於是有了這座剛好在二十世紀開始的1900年完工的橋。完成當時也號稱這座橋是十九世紀工程學的奇蹟。也是如此,這個樂章是設定成很快速的每分鐘160拍的速度,中間也有像是代表皇家威嚴的信號曲動機,就是代表著這座橋的華麗雄偉。


這三個樂章依照作曲家的速度指示來演奏的話,其實不到十一分鐘就會演完;不過出版社標註的三個樂章演奏時間分別是四分鐘、三分五十五秒、四分十秒,也就是總計十二分鐘出頭,就是因為節奏正確性與技巧之間的折衷取捨結果。而著名的佼成管樂團的團員組成的單簧管八重奏,則是演奏了十四分鐘左右,證明此曲的困難度並非是出版社認為的四級,恐怕得調升為五級(至少可以說樂譜看起來比聽起來困難很多)。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目前市面上找不到有單簧管重奏的CD收錄這首樂曲,非常令人遺憾。

 


 


https://youtu.be/Q-2epqPydRU?si=9zVIOhUL0PjLOzvg


*這個可說是目前找得到的最優秀範本最棒的地方,就是會給予各個樂器獨奏時的特寫畫面,讓大家更容易明白各樂器在音樂中的角色。


無論如何,這也是一首充份表現出作曲家真島俊夫獨特音樂觀、可說是結合法國浪漫與日本色彩的名曲,希望今後能更常在音樂會上聽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