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你所不知道的赤星因徹

下這個標題有點聳動(笑)。


不過拜網友之賜,最近翻了一下安永一/廣月絕軒編輯版的坐隱談叢,剛好看到赤星因徹的部分,發現有些目前網路上流傳的生平版本中沒有的故事,甚至還出現了死因不同的異說,也是很令人感興趣之處!雖然正確來說應該要叫「我所不知道的赤星因徹」,但還是想綜合一下維基百科與安永/廣月絕軒版來重新整理赤星因徹的生平。


===


赤星因徹是文化7年(1810年)生於肥後國菊池郡(相當於現在的日本九州的熊本縣菊池市),是赤星四郎兵衛的十男(雖然沒有明寫,但從父親的名字與十男的身分---表示父親很多側室=小老婆來看,應該是當地的武士家庭),幼名千十郎。


十二歲的時候前往江戶(今日的東京,德川幕府所在之處)拜入井上家十世家督因砂門下(江戶時代拜師大致都是如此,進入某個門派後,都是拜當時的家主為師。比如說,秀策入本因坊門下時,當時的當家家主是丈和,所以他也算是丈和的弟子,而不只是秀和的弟子);並且改名因誠。


在坐隱談叢上則還記述了一則赤星因誠十二歲的軼事。當時本因坊門下的伊藤松和讓赤星四子指導一局,臨去時衣角不慎掃到棋盤,而赤星卻只是靜靜站立起來並不驚慌急於收拾整理,讓伊藤非常吃驚。過了幾天見著井上因碩時,稱讚赤星有「蛇小卻能吞人」(日語中形容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說法)的氣魄,若能好好教導、必能成為後世之大器。


因誠是在十五歲開始接受十一世幻庵因碩的教導,十七歲時和同門師兄弟、後來致力於關西圍棋界發展的中川順節對弈了12局,讓中川順節半先的赤星因徹最後取得平手的好成績。


另外,在太田雄藏所著的「征西手談」一書中,也列入了文政十年(1827年)、同樣是十七歲的赤星因誠尚未改名成因徹時(坐隱談叢誤植為因徹尚未改名成因誠前),曾和尚未改名為太田雄藏的川原良輔對弈過的棋譜。當時川原(太田)的棋力是二段,而赤星是接近三段的程度。不過,未見但此局的棋譜,不知最後誰勝誰負。


赤星在18歲時升上三段;而在拜入幻庵門下時,也把名字改成了因徹(幻庵原本的姓名是服部因徹/立徹)。


天保四年(1833年)赤星因徹升上了六段,隔年又升上七段(上手)。此年的六、七月分別以讓先的局差和本因坊丈和各弈了一局,都是在黑棋優勢下讓丈和打掛(暫止不下)。據說也在此期間他也以讓先的局差一天和幻庵因碩下了四局,結果全勝;讓幻庵對赤星因徹很有信心可以代替他出來與丈和下爭奪名人的勝負棋。(不過單純從現今留存的棋譜來看。從天保三年到其去世的天保六年為止,赤星因徹和幻庵因碩讓先來下的成績是五勝五敗)。


到了天保六年(1835年),幻庵因碩為了將丈和從名人寶座上拉下來,策劃了在老中(幕府官職中最具核心權力的官員。如果說幕府將軍相當於天皇的代理人=總理,老中就相當於幕府將軍的代理人=官房長官或秘書長)松平周防守宅邸的棋會,讓因為升上名人可以不用參加御城碁的丈和接受井上家代表的赤星因徹之挑戰。結果此局從7月19日開始下,總計經過三次打掛、到了相當於下了四天之後的7月27日為止,原本佈局階段靠著大斜定石取得優勢的赤星在丈和的三著妙手(後來稱為「丈和三妙手」)之下被逆轉輸掉。據說當時已經罹患重度肺結核的赤星因徹,在此局投子之後口吐鮮血,因此此局後來也稱為「因徹吐血之局」。據說對弈中,幻庵也曾去寺廟中祈求不動明王替因徹保祐,可惜並未如願。關於吐血一事,坐隱談叢則是寫赤星因徹是在對局中出現腦溢血問題而吐血昏迷,並未提及肺結核。不管怎樣,吐血是錯不了的,吐血的原因則很難說。以棋士們高度用腦的狀況、加上此局攸關名人寶座的重大壓力來看,腦溢血的可能性並不低。話又說回來,安永/廣月絕軒版的錯誤也不少,也很難論定何者為真。


弈完此局的兩個月後10月19日,赤星因徹終於不幸病重去世,享年二十六歲。去世時段位雖是七段,甚至還沒有正式被幻庵因碩立為繼承人(跡目,要成為跡目需經過幕府同意),卻被當時另外一位高手關山仙太夫評為「實力已近八段,為井上一門之珍物」。而其實是接近紀傳體、替大大小小棋士立傳的坐隱談叢評赤星為:「在撰寫圍棋百家傳記中,無比赤星因徹傳更令人同情者也」。


赤星因徹的著作有「玄覽」與「手談五十圖」兩本詰碁書籍。


其中「玄覽」是收錄了征子七題、詰棋十二題,在天保四年(1833年)以「棋譜玄覽」的名稱出版。而「手談五十圖」則是天保六年(1835年)出版,其實實際有51題。


到了弘化三年(1846年),十二世井上節山因碩(即本因坊丈和之長子)再將這兩部詰棋集合併為一書,以「玄覽」之名重新出版。在昭和時代的詰棋名家前田陳爾所做的「詰棋最佳十選」中,玄覽排行第四,評為有簡潔傾向的詰棋問題。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則是修改本因坊道策的吃子72子仍不能兩眼活的名題「香餌懸魚」成為吃子83子不能活定的「垂棘屈産失國之形」。赤星因徹自己給此題的註解為:「此局為碁聖道策先醒(賢)之所作,今少補之,則其形鄙非備君子之翫,又非謂聖之作,唫呈席上一樂而已」。(原文照抄,一字未改。翫是疏忽的意思,唫是口吃的意思,但這裡可能是錯字。簡單來說,可以解釋為沿襲先人智慧,雖然欠缺創意,只想博君一笑。)


[垂棘屈產失國之形]



如果有看陸版天龍八部連續劇的話,就知道此題被借用到劇中,代用成「珍瓏棋局」的棋譜。因為此題的關鍵就在於黑其要先在左下角自殺送吃15子才能讓全盤的白棋不活,這符合金庸書中的描述,所以很適合拿來戲劇中使用。


[相傳道策所作之香餌懸魚勢]



對比之下,兩題除了黑白顛倒外,赤星可能覺得右下太空曠,所以在右下多添了一點變化。


5 則留言:

  1. “垂棘屈產失國之形”出自赤星因徹的《玄覽》。“翫”是“玩”的異體字。又,“唫呈席上一樂而已”中的“唫”,當為“唯”,《坐隱談叢》的第一、第二版及廣月絕軒/安永一版都錯了,但渡邊英夫的新編增補版改正了。《玄覽》原版影印件可以看到。
    https://kokusho.nijl.ac.jp/biblio/100344673/18?ln=ja

    回覆刪除
  2. 《西征手谈》中太田和赤星的对局印象中有两三局,先是在两人各自入段之前,赤星10周岁,太田13周岁,当时赤星叫赤星因诚,太田叫太田卯之助,我记得是太田让先一胜一负来着。后来是七年之后,此时赤星已经改名赤星因徹,三段,太田叫川原良辅,二段。记不清是两局还是一局了。但结果是确定的。我回去翻一下我手里的影印版确认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s://digital.staatsbibliothek-berlin.de/werkansicht?PPN=PPN3343669296&PHYSID=PHYS_0014&DMDID=DMDLOG_0004
      找到了。1820年时的两局在镰仓,太田让赤星先二,一胜一负(二子太田胜,让先赤星胜)。七年后两人对局两次,互先,各胜一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