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庫魯賽爾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與MuseScore4.0

因為種種原因,最近開始進行比起同時代的韋伯名氣要小、卻被芬蘭人奉為「西貝流士之前最重要的芬蘭作曲家」的庫魯賽爾(Bernhard Henrik Crusell)的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


雖然不是完全沒聽過他的作品(三首單簧管協奏曲與三首單簧管四重奏等等手上都有幾個錄音),也知道他算是單簧管史上非常重要的大師級的人物,但對於他的詳細生平就不是那麼清楚(或說是有印象淺薄),最多就是再多知道他出生的時候,芬蘭是瑞典的領土而已。這次就想趁著改編的機會,重新認識一下庫魯賽爾這位單簧管大師與這首協奏曲。


於是重新拜了一下維基百科大神,果然是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 雖然是生在偏遠的北國,庫魯賽爾卻跟當時歐陸最有名的單簧管演奏家陶許(Franz Tausch)與拉法葉(Jean Xavier Lefèvre)都學習過單簧管演奏。換句話說,他不僅是學到了德法兩大傳統學派的演奏風格,還算是另外一位單簧管大師貝爾曼(Heinrich Baermann)的師兄弟呢。

  • 在庫魯賽爾的時代,單簧管的演奏習慣已經從簧片朝上裝設轉變成朝下裝設了,庫魯賽爾這兩種演奏方式雖然都會,但由於牙齒排列的關係,他還是比較喜歡簧片朝上的演奏方式!!!

  • 他因為認識駐瑞典的法國大使的原因,而能去到巴黎留學,也是他能和拉法葉學習單簧管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樣,在巴黎的時候,巴黎的義大利歌劇院想挖角去擔任單簧管首席,這件事卻驚動了瑞典國王。瑞典國王因為害怕他離開瑞典宮廷樂團,拒絕了他的法國留學延長申請。

  • 當時他在歐洲各地也舉行過不少演奏會,留下五十場以上的音樂會樂評,沒有任何惡評,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弱音(pianissimo)演奏。

  • 除了是優秀的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以外,也是著名的語言學家,許多義大利文、法文或德文的歌劇都是由他翻譯成瑞典文而在瑞典上演。

  • 他的三首單簧管協奏曲依照作曲順序來看的話,最早完成的反而是最後出版的第三號(推測1807年完成),其次是第一號(1808年或1810年完成),最後才是最著名的第二號(1815年左右完成)。第三號最晚出版也是因為最後才修訂完成的關係。


不過,畢竟這首曲子的知名度比較差一些,就幾乎沒有看過這首曲子的單簧管重奏伴奏版,而且第三樂章的輪旋曲主題我個人非常喜歡,因此就乾脆自己動手來改編。而這次的改編,也順便測試一下MuseScore4.0的效果與能力。


至於編制,則是考慮到容易推廣,並不是改編成類似某教演出那樣各種奇怪樂器都會出籠的大團版本,而是用標準的八重奏型式。換句話說,就是降E調、降B調四部、中音單簧管(或巴賽管)、低音單簧管與倍中音單簧管(或倍低音單簧管)的編制。也拜庫魯賽爾並沒有把曲子寫得太複雜,八個聲部還滿容易幾乎涵蓋原曲全部的內容。


至於使用MuseScore4.0來改編這首曲子最讓我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還是在於比較吃硬體效能的4.0版是否能承受住這麼長的曲子(全長二十幾分鐘,總計超過六百小節)?


以結果而論,雖然到了第三樂章,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輸入過程中滑鼠轉圈圈掙扎的次數提升,但MuseScore4.0還是撐住了。也就是說,拿來製作很長的曲子是沒有問題的。其實2.0或3.X版本剛出來的時候也是有效能很差的問題,後來經過最佳化,就順暢很多,因此期盼後續的更新升級時,容易拖垮硬體的問題能夠逐漸改善。


話又說回來,由於這首協奏曲是標準的奏鳴曲形式,再加上第三樂章又是會有多次出現主題的輪旋曲,而作曲家本人也喜歡同一個句子反覆使用的寫作方式,所以有非常多的內容是靠著複製貼上完成的,可能就避過了很多系統變慢的機會。


此外有些輸入的方式則是改得讓我很不習慣,比如說插入新的小節數,非得用滑鼠按下OK才算輸入完成;或者是按下S或Shift+S這樣的快速組合熱鍵後,只對後面再輸入音符有效果,而不是對正在輸入的音符產生效果,都是很奇怪的修改。


而最令MS40最自豪的新音效檔的確是比較好聽沒錯,但也不是沒有缺點。最大的遺憾是單簧管的音效中只有標準降B調、降E調與低音單簧管三種音效可以使用,因此這首曲子中使用到的中音單簧管與倍中/低音單簧管就只能分別換成低音單簧管或傳統的音效擋了。最不逼真的,還是有些音會發出不來(例如兩點F),或者是裝飾音變得很長很笨重、高音普遍會出現奇怪的重音,都還是很需要修改進化之處。


改編完成的結果如以下連結所示,也請大家參考看看。

 


 


https://youtu.be/L3ZGruG2dR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