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倫敦交響管樂團的行星組曲與展覽會之畫(04) 羅馬之松的演奏與解說


雷史畢基/潘恩(Cy Payne)改編


交響詩「羅馬之松」[全曲]


第二次倫敦交響管樂團開工!!


1989年4月灌錄的管樂團改編版「行星組曲」大熱賣,也獲得世界各地的好評。於是指揮班克斯先生與日本端的工作人員很快就開始策劃了第二次的錄音。這就是這套CD第二張中所收錄的三首曲子。錄音是在1991年3月進行。除了「俄羅斯復活節序曲」以外,都是重新編曲,當然也還是在倫敦的艾比路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灌錄。


在這個第二次錄音計畫中,也還是集結了英國第一流管弦樂團演奏家與各音樂院的教授。特別是愛樂管弦樂團的首席約翰.瓦雷斯(John Wallace)支持這個錄音計畫,可說是貢獻良多。畢竟瓦雷斯是組織了「瓦雷斯集團(Wallace Collection)」銅管樂團而聞名於世、可說是英國小號界的巨人。第二次的錄音計畫可以聚集到名聲響亮的銅管豪華陣容,就是這個關係。至於在單簧管聲部中,也看到了灌錄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而風靡樂壇的傑克.布萊默(Jack Brymer)大師。


正是如此,「第二次倫敦交響管樂團錄音計畫」真是聚集了最豪華閃亮的巨星。


雷史畢基大受歡迎,就是從這首曲子開始


現在在全日本管樂合奏比賽中,雷史畢基的作品幾乎等於是「隱性指定曲」了。之所以會這麼說,單算全日本管樂合奏比賽的全國決賽,雷史畢基的作品就出現過175次(2007年為止)。


成為這個趨勢的發端,是1966年船橋管樂團「千葉」所演奏的雷史畢基「羅馬之松」第四段的「阿比亞大道之松」。


其實在日本,「羅馬之松」的管樂合奏改編版在上述演奏之前就出現過決定版本了。那就是1961年第一次來到日本演出的法國名門軍樂團「法國禁衛軍樂團」在音樂會中演奏的版本。他們所演奏的「羅馬之松」全曲改編版等於是將日本的管樂合奏樂界完全擊倒。到了2007年春天,找到了當時的現場演奏錄音帶,而拿出來在NHK的FM廣播頻道中播出,又再度造成了幾乎是驚天動地的震撼。誰想得到,早在1961年(昭和36年),就已經有了如此精彩的管樂團合奏改編名演啊!


回過頭來看,不難想像1966年的全日本管樂合奏大賽中會第一次出現羅馬之松,也是因為這場禁衛軍樂團來日公演所造成的影響吧。之後,「羅馬之松」也成為前後出現在全日本管樂合奏大賽多達19次的熱門曲目。但後來雷史畢基的熱門金曲則是轉換到了需要更加高超技巧的「羅馬節慶」的關係(到2007年為止,竟然出現過90次!),近年來羅馬之松反而就很少出現了。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管樂合奏圈中雷史畢基的作品會如此受歡迎,都是由這首羅馬之松開始的。


古代羅馬帝國的幻想曲


雷史畢基共寫作了稱為羅馬三部曲的三首交響詩,這首「羅馬之松」,是接續在第一首「羅馬噴泉」之後的第二首(第三首則是「羅馬節慶」)。這是雷史畢基在擔任羅馬聖切契利亞音樂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 Santa Cecilia di Rome)院長的1924年時發表的作品。


從曲目來看,會讓人覺得這是在描寫羅馬市區內有松樹景象的名勝,其實並非如此。這首曲子只是將羅馬市區四個景點的松樹奉為「歷史的證人」,來緬懷古代羅馬帝國的光榮偉大,並且是帶有希望羅馬帝國能重新復活願望的「法西斯幻想曲」。


雷史畢基是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創始者墨索里尼的信奉者。而羅馬三部曲創作的時期,也剛好和墨索里尼抬頭~法西斯政權誕生~完成是同一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雷史畢基的作品有一段時間是陷入半封閉的狀態,正是因為它是法西斯主義信奉者的關係。當然,這並不會貶低他作品的音樂價值。


他的音樂色彩感非常豐富,規模也非常雄大。這跟他曾在俄國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學習過作曲也有關係,他的管弦樂配器技術是出類拔萃、一時無雙。也是這樣的緣故,在這首作品中,有種「無比誇張音樂」的表現是隨處可見。欣賞這首作品之時,就可以一面帶著這種意識、一面來聆聽演奏。


這個錄音的管樂團改編版本,與「行星組曲」相同,也是潘恩為了這次的錄音重新依照原調改編。


全曲雖然分為四個段落,演奏上卻是不間斷連續演奏的。


[1]:波爾蓋賽莊園之松(I Pini di Villa Borghese)


所謂的「波爾蓋賽」,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的貴族「波爾吉亞(Borgia)」家(譯註:維基百科指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Borghese和Borgia沒有關聯),是出過教皇與切薩雷.波爾吉亞(Cesare Borgia)將軍等等人才濟濟的超級名門。在羅馬市中心的波爾蓋賽公園,以前就是波爾吉亞舊邸。他就是描寫小孩們在松樹下環繞玩耍的情景。


從這個第一段落開始,雷史畢基馬上就爆發出了自己的作曲絕招。為了表現出小孩的嬉鬧樣子,幾乎所有的樂器都是使用各自的高音域來演奏,然而弦樂器的低音大提琴,卻幾乎沒有出場的機會。因此這裡製造出了一種一般管弦樂中聽不到的閃亮輕快音響效果。特別是小號也要連續演奏出高音的纖細樂句,相當累人辛苦。通常聽眾可能會覺得羅馬之松的第四段終曲要求壯大聲響而演奏起來比較辛苦,實際上覺得第一段比較痛苦的演奏家可是大有人在。不過在倫敦交響管樂團中,不愧是擁有以愛樂管弦樂團演奏家為中心的銅管聲部,聽起來非常華麗燦爛。


此段的最後進入速度標記為活潑熱烈(Vivace)的部分起開始漸漸加速,就像小孩子玩捉迷藏大喊「我抓到鬼了!」般到達最高潮時,樂思突然變化而進入第二段,是原曲精彩巧妙的轉換設計。


[2]:鄰近卡他控巴墓地之松(Pini Presso una Catacomba)


在古羅馬帝國禁止基督教的時候,信徒往往只能葬在祕密的地下墓地裡,這個祕密地下墓地就稱為「卡他控巴(Catacomba)」。這樣的秘密地下墓地其實在歐洲各地都有,在羅馬的話則是桑卡里斯特(San Callsto)的地下墓穴最有名。在這些陰暗的洞窟中有頭蓋骨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可真是令人害怕的異樣光景呢(同樣是卡他控巴墓穴,也在這次的展覽會之畫錄音中出現)。


也是這樣,在這個樂段中,就彷彿可以聽到卡他控巴地下墓穴中響起了中世紀的葛利果聖歌,簡直就是「靈異音樂」。其實雷史畢基也在追求將古代音樂用現代感覺來復甦的「新古典主義」。因此葛利果聖歌當然也是他的材料之一。而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中世紀聖歌、調式為題材的曲子也非常之多。


在這個改編中,在聖歌中穿出的優美小號獨奏,正是以特別來賓身分參加錄音的約翰.瓦雷斯。而聽到鋼琴聲中引導進來的單簧管獨奏時,就是進入到下一個段落了。


[3]:喬尼可洛山丘之松(I Pini del Gianicolo)


樂聲象徵夜晚來臨。這是羅馬西南方的喬尼可洛山丘上的松樹被月色照耀著,隨著微風搖曳。鋼片琴、鋼琴、豎琴聲互相交錯,配器上製造出一種神祕的氣氛。可以說是雷史畢基手法充分展現的名曲。


至於在這一段的開頭與結尾用來描寫月色的單簧管獨奏,是由現在已去世的大師傑克.布萊默所演奏的。他是曾和馬林納爵士或是畢強指揮下合作過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著名錄音的世界級名家。


在第二次的單簧管獨奏響起時,同時也能聽到鳥的叫聲。這是夜鶯的啼聲。在原曲總譜上有著「播放使用預錄音的夜鶯叫聲」的指示,而在這次的潘恩管樂改編版中,則是使用鳥笛在錄音室中同步錄製(市售的管弦樂版錄音通常是在樂團錄音完成後再把鳥叫聲合成進去)。這可能也是指揮班克斯先生想要的「現場錄音」感覺吧?


如果是管弦樂原曲的音樂會,在鳥聲出現之時,會看到大提琴演奏家們開始調弦的樣子,這是因為第四段中雷史畢基要求大提琴拉出更低的音,必須把弦再放鬆才可能拉得出來。


順帶一提,在管樂合奏的比賽中,如果是搭配比較短的指定曲的話,常常就會從第三段的第二次單簧管獨奏開始接著完整演完第四樂段,做為自選曲。


而在夜鶯啼聲之後,黎明將至,樂曲也像在朝霧中即將看到甚麼了一樣有了新的發展。


[4]:阿比亞大道之松(I Pini della via Appia)


阿比亞大道是羅馬通往亞德里亞海、全長大約六百公里的進軍之路。這是古羅馬帝國的軍用道路,而沿路並排的松樹也非常有名。


從這條大道的另一方,有著朝霧中行進的古羅馬軍團的盛大軍勢。從這個樂段開始直到最後的維持速度(In tempo)指示為止音量逐漸漸強,象徵著古羅馬大軍的光輝榮耀。


在這個錄音之中,班克斯指揮的行進節奏相當快、而且非常強烈。通常的管樂改編版中,會用比較慢一點的速度、音量比較小聲開始切入。但班克斯就是毫不容情地直接突擊。真不愧是軍樂隊的指揮,所以無法忍受不上不下的行進速度吧。


雷史畢基在第四段的後半段加入了特別編組的小銅管樂隊來演奏,其實這也是個不得了的誇張配置:「三個聲部的古羅馬軍號(Buccina)各兩人,總計六人吹奏」。這個古羅馬軍號算是現代小號的始祖之一,而這樣的樂器現在的時代中當然是找不到了。普通是使用小號和長號來代替。


然而這次的潘恩改編版中,竟然是使用了兩把柔音號(Flugelhorn)、四把華格納號(Wagner Tuba)、四把小號、三把長號,總計十三人的強大編制,這又是個相當可怕的逸話---光是這個樂段本身就像是洪水巨流一樣有著巨大音量,更何況還要加上十三位的銅管重奏團,還要在錄音室中一次收錄。因此聽到這個段落時,應該不難感受到不只是演奏家們的辛勞,還有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努力才對。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