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平行世界之先知總是寂寞

最近IVM(Ivermectin,伊維菌素)熱門起來,就在常看的幾個臉友版面上看到了以下要介紹的影片。


https://youtu.be/bb80CxfcGmA


影片是一位正咩(?)藥劑師介紹IVM的開發過程與解讀美國著名研究機構對於此藥對付新冠病毒的研究狀況。從頭到尾用平舖直述的語調,就是一般日本主播播報新聞的風格,絕對不會加油添醋、也不會用夜市叫賣的語調,把她看到的事實簡明地介紹出來。


但其實最驚人的,還是看完之後才發現,這影片的上傳日期是去年五月(2020年5月11日)!然後這些資訊就這樣被埋沒了(影片中提到日本當時對這個研究有很多熱烈的討論,表示當時IVM的新聞在日本是有相當能見度的),最近才又被挖了出來,只能說是先知總是寂寞的吧?


*當然,後來這新聞被壓下來的原因是WHO認為這藥用於新冠上的證據薄弱,存有疑問(影片中提及的論文後來也被下架,影片中有解釋),但實際上最近在印度與印尼卻獲得了相當大的效果,所以又讓這些IVM的討論重新浮上水面。


*其實同時研究用來治療IVM的藥很多,包含去年在本地很熱門的瑞德西韋、奎寧、日本開發的法匹拉韋...甚至有了所謂的抗體雞尾酒藥物治療法,逐漸在證明這不是甚麼可怕的病症了。


以下就是我簡單地根據影片的內容用中文整理出來,請有興趣的人自行參考:


===


影片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 介紹IVM

  • 對病毒的研究與效果

  • 正確解讀美國與澳洲的研究報告


開頭正咩藥劑師先到個歉,就是這個字有點難念,所以她一直把Ivermectin念成Iruvemectin,,因為在日本新聞開始大大介紹這個藥了,她才注意到自己念錯了。雖然她已經很努力重新矯正練習過了,但還是可能念錯,請觀眾見諒 XD


首先她要介紹的是這藥其實有相當長的歷史,甚至到了2015年美國的William Cecil Campbell與日本的大村智還因為這個藥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因為這個藥作為驅蟲藥對於人類的腸道糞線蟲症或疥癬很有效果。雖說還不清楚這藥對於寄生蟲的清除原理,但它確實可以造成寄生蟲的神經/筋細胞麻痺而使其死滅。


這藥在1980年代(剛開發出來的時候)主要是用來當作動物驅蟲藥使用(所以很多媒體故意說這是給馬吃的,不過既然是動物用,自然也用在牛或狗身上),然而其實從1990年代起開始有了使用於人身上的治療研究,終於在2002年於日本正式成為糞線蟲症治療藥上市。換句話說,它早就不是給馬吃的,而是一種頗萬用的藥。(當然,實際上這藥有分動物版與人類版,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到了2006年,這藥又追加了可以對付疥癬的效用。


這藥在化學構造式上可以歸類於巨環內酯(macrolide)系抗生素,正中央有個巨環(所謂的16元環,因為共有16個「邊」,故稱為16元)算是很其一大特徵。



好比說在耳鼻喉科常常會開的「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或「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也都屬於這種巨環內酯系抗生素藥物,而這些藥的化學構造式上也看得到這些巨環(有的是14元、有的是16元)。


再來則是IVM的抗病毒研究。


大約從2012年起,IVM也開始用在對抗登革熱或流感病毒等流行病的研究上,發現這藥有相當的效果,所以在澳洲的研究團隊也開始了此藥對付新冠病毒的治療實驗。結果他們發現投入此藥後,病毒在48小時內沒有增殖。此一研究結果也在2020年4月上旬發表,成為一大新聞。接下來就是根據這個研究報告來說明IVM對於新冠病毒有效的機制。


如上圖,黃色區域是細胞質、藍色是細胞核、深藍色是核模孔複合體、左上的白圓圈是病毒。病毒的DNA(橘色的S型圖樣)會侵入細胞核而開始繁殖。



當病毒的DNA侵入細胞核時,會被一層蛋白質膜包覆著。除了這層蛋白質以外,還需要「內輸蛋白(importin)」的幫助(如下圖黃色、綠色)。如果沒有這些內輸蛋白的當駐,病毒的DNA也是無法侵入細胞核的。



這些內輸蛋白還有分α、β兩種,α就會和病毒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而β則是可以幫助在細胞核上開孔,讓病毒的DNA進入細胞核開始繁殖。而IVM就有抑制這些結合或開孔的效果。(如下圖)



不過實驗報告雖然是這樣說,正咩(?)藥劑師在看到這新聞的時候,還是有冷靜思考一下這個研究報告的正確性,畢竟這些都是In vitro(試驗管)中所做的實驗,不代表應用在人體上就沒有問題,過去也很多在試驗管試驗沒有問題,到了動物實驗或人體實驗的時候就很多狀況。不過不管怎麼說,這絕對是可以對付新冠的候補藥劑之一。


之後則是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報告,這是2020年5月的研究報告,第一感也讓人覺得這個研究速度很快,畢竟僅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而且這個研究報告同樣也在新聞上引起了很大的話題。結果同樣相當令人期待。不過這個實驗也不是亂數性的任意取樣結果,而是分成25組的對照實驗(一半使用IVM、一半沒有)。既然不是亂數性的隨意取樣,就很容易出現實驗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問題。既然有針對性,信賴性就有疑問,這也引起了學界相當的批評。所以這個藥是否真的有效果,還是必須要有亂數(任意)性的實驗才行(就連猶他大學的報告自己都承認需要這方面的驗證,這都需要時間與更多的實例證明)。(譯註:話又說回來,後來在印度與印尼也獲得相當大的成果)


(當時,日本也同步進行類似同樣IVM的實驗,而且也加入了亂數性的驗證安排)


不管怎麼說,IVM是使用在人類上很長一段時間的藥物(1990年代至今),安全性是至少可以保證的。重要的是,就是能用更科學的方法證明IVM對於新冠是真正有效的就可以了。


===


以現時間點而言,IVM對於新冠病毒的繁殖性甚至是預防性都有很大的效果(參見印度與印尼的相關新聞),諷刺的是,這藥卻遭受了相當大的打壓。購買與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質疑。箇中原因,我就無法解釋了。


不過可以說的就是,新冠這病已經被證實是可以使用很多方法對症下藥的一種傳染病,其實完全不需要大驚小怪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