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名曲介紹:布魯塞爾安魂曲


[布魯塞爾安魂曲]

我今年也花了四天去聽了東京都高等學校管樂大賽(就是一般俗稱的「都大會預賽」)的A組全部67團的演奏。

今年的都大會預賽A組中,貝爾特.阿佩爾蒙特(Bert Appermont)作曲的「布魯塞爾安魂曲」可是大受歡迎。總共有四個團體演奏這首曲子,其中有三個團體最後也獲得了金獎,而得以打入都大會(全國大賽預賽)中(東海大學菅生高中、駒澤大學高中、都立壘田川高中。補充說明一下,都大會的高中組比賽總計有12團的名額可以出賽)。

「布魯塞爾安魂曲(A Brussels Requiem)」是比利時的當紅作曲家貝爾特.阿佩爾蒙特(1973~)接受奧地利的上奧地利銅管樂團(Brass Band Oberosterreich)委託創作的作品。這首作品就在2017年4月全歐洲銅管大賽中首演。後來作曲家又將此曲改編成管樂團版與鼓號樂隊版出版。樂曲全長約16~17分左右(在日本的比賽因為時限比原曲短,所以是刪減成七分鐘左右來演出)。



其實通常這些銅管樂曲的管樂團改編版本中,難曲非常多。好比說彼得.葛拉漢(Peter Graham)的哈里遜之夢(Harrison's Dream)、大都會1927(Metropolis 1927)、菲利浦.史帕克(Philip Sparke)的龍年(Year of the Dragon)、東方特快車(Orient Express)、太陽將再升起(The Sun will rise again)...這些曲子原本都是從銅管樂團的樂曲改編而來的。其中有很多是為了全英國/全歐洲銅管大賽等最高級別比賽的指定曲或自選曲而作曲出來的。

至於布魯塞爾安魂曲的作曲動機,則是來自2016年3月22日起發生在布魯塞爾的連續恐怖攻擊事件。布魯塞爾機場或是地下鐵馬爾別克(Maalbeek)車站都出現了自殺式爆炸恐怖攻擊,造成了32人犧牲、300人以上受傷的大慘劇。事件發後ISIL(伊斯蘭國)就發了犯行聲明承認是他們下的手。

不過此曲並不打算要重現這樣的慘劇,根據作者自身的說明,他是打算用整合性描述的方式,來表達「遭遇這樣的事件時精神的不安、憤怒、哀傷與對犧牲者的追悼」。全曲由四個部分所構成,分別具有「無辜(Innocence)」、「冷血(In Cold Blood)」、「追悼~我們必將再起(In Memoriam - We shall rise again)」、「新生之日(A New Day)」的副標題。當樂曲演奏到歷經糾結後對明日希望的壯盛最高潮時,非常令人感動。

曲中引用了法國童謠「月光之下」(Au Clair de la Lune,別名:我的朋友皮耶洛=Mon ami Pierrot)的旋律。其實這也是聖桑在動物狂歡節的第十二首曲「化石」中也引用過的旋律。另外也在德布西的前奏曲集第二冊的第七曲「月光下露臺的觀眾(La terrasse des audiences du clair de lune)」中也使用了這個旋律。根據作曲家的說法,這個旋律是「被恐怖攻擊破壞的無辜之象徵」。

(譯註:這個童謠大概是法國最有名的歌曲之一,其實也有以此為主題所寫作的器樂變奏曲,好比說單簧管的月光變奏曲=Paul Jeanjean:Au clair de la lune: Variations acrobatiques et symphoniques或小號的月光變奏曲)。

這裡補充一下,這首曲子的各行歌詞末尾都有押韻,所以很明顯就是要給小孩唱的兒歌,但歌詞的內容實在非常不可思議:因為要寫信沒有筆,所以去跟我的朋友皮耶洛借。但是皮洛也沒有,所以他就跑去隔壁的女生家借,然後就被邀請進入女生的家中了...顯然是個令人有無限遐想的結局呢。

言歸正傳,這首曲子在音樂比賽中的受歡迎度,並不只限於東京而已。

在本專欄的讀者應該都很熟悉的TBT先生的網頁上,做了第67屆全日本管樂比賽結果表,這是將全日本所有的地區大賽~全國大賽的出場團體、曲名都記錄進去的辛苦大工程。根據這份表來看,本年度全日本管樂比賽可是到處都是布魯塞爾安魂曲的蹤跡。一眼看過去,在各地區大賽中,就已經有國中組13團、高中組21團、大學組2團、職場.一般組2團演出了這首曲子。只看東關東大賽的高中組,就有6團演奏這首曲子。再這樣比下去,這個演出次數一定還會繼續增長才對。給人有一種十月下旬的全國大賽會是布魯塞爾安魂曲音樂節的預感呢。

這首曲子是在去年度第一次出現在管樂大賽的全國大賽中出現。而且一口氣就有三團選了這首曲子,也全部都拿到了金獎(北海道北斗市立上磯國中、福岡精華女子高中、宮城名取交響管樂團)。這樣來看,今年會有更多團體拿出此曲來演奏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不知怎的,這就有種會跟珍珠奶茶同樣流行程度的感覺。哎,反正所謂的比賽,通常也都是這麼一回事啊。

好比說,以前只要提到管樂比賽,最受歡迎的就是雷史畢基的羅馬節慶或是拉威爾的達夫尼與克洛伊第二組曲。到了這幾年,這些曲子終於慢慢比較聽不到了,取而代之的,也許布魯塞爾安魂曲會流行好一陣子吧。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