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與亞美尼亞舞曲重逢


上禮拜,去台北愛樂室內樂坊欣賞了新銳單簧管四重奏「透鳴」的新企畫音樂會「澄澈透鳴II」。

說是新企畫,主要是因為如上一句所寫,「透鳴」原本是個單簧管四重奏,但最近擴編成為了五重奏,團名也改成「透鳴單簧管重奏團」,顯然暗示將來還有繼續「擴充升級」(比如說六重奏、七重奏、八重奏....)的可能,算是個高瞻遠矚的概念(笑)。

也是因為如此,這此的音樂會曲目除了四重奏的音樂外,也插入了新加入的五重奏的音樂。整場音樂會的曲目如下:

[上半場]
Petit Concert Devenu Grand / Pierre Max Dubois
小品大奏/ 杜布瓦

Around Great Clarinet Melodies by Brahms / Ryo Kawasaki
布拉姆斯單簧管名旋律的漫遊/ 川崎 龍

Die Moldau / Bedrich Smetana (Arr. Tomohiko Owada)
莫爾島河/ 史麥塔納 (編曲:大和田智彥)


[下半場]
French Suite / Yvonne Desportes
法國組曲/ 德伯特

Clarinet Quintet 1st movement / Wolfgan Amadeus Mozart (Arr. Michiko Toyota)
單簧管五重奏第一樂章/ 莫札特 (編曲:豐田倫子)

Armenian Dances Part 1 / Alfred Reed (Arr. Kazuki Watanabe)
亞美尼亞舞曲/ 呂德 (編曲:渡邊一毅)

是不是很精采的曲目?

而且曲目順序是上半場兩首四重奏、大曲莫爾島河是五重奏安排在最後;下半場開場是經典四重奏曲目法國組曲,令人特別感興趣的莫札特與亞美尼亞舞曲兩首五重奏則是安排在最後壓軸;也是非常細心妥當的安排。

就連吾友連先生都在看到這樣的曲目後,心動買票聆聽了說。(笑)

更重要的是,其實這一天所有的五重奏樂譜,都是本博物館長(自稱)收藏的特殊版本。(是的!喜歡樂器的人,收藏樂譜是理所當然的發展吧~)

所以除了亞美尼亞舞曲外,莫爾島河與莫札特五重奏第一樂章應該都是國內首演吧。這是因為這兩首樂譜雖然是我的收藏,但我自己也沒演出過,根本就不知道演出的效果。至於亞美尼亞舞曲的單簧管五重奏版本雖然首演已經被我自己用掉了(其實透鳴的團長高老師也是首演人員之一),但演出當時沒有錄音,我也不知道演出起來長甚麼樣。因此我自己對於這場演出也很期待,想實際聽聽看這些樂曲演起來的樣子。相信抱持著同樣心情的人應該也很多,現場雖然不大,但幾近滿場,應該也會帶給演出者很大的鼓勵吧。

當天上半場的演出,第一首的杜博瓦小品大奏似乎還有點緊張,平衡上好像第三部比較容易被蓋掉,但整體還算平穩。至於第二首的布拉姆斯,編曲雖然很有巧思,但受限於現場音響的關係,演出這種比較濃密的和聲似乎也有點吃虧,如果換個場地、速度的配合能再自然依些相信會更好。

對我來說,上半場最大的焦點,莫過於日本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大和田智彥所改編的莫爾島河了。這首曲子其實是雜誌上的附錄而僅有總譜,分譜是透鳴的團員們辛苦自己重新輸入電腦編輯過的,光是這一點,就很令人感動。但最感動的,還是演出效果奇佳!除了各聲部模仿象徵潺潺水聲的六連音配合的很好外,也充分展現出這首曲子應有的壯闊和聲感覺。聽到這裡,我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大概是因為上半場的演出漸入佳境,之前稍微有點緊張的感覺到了下半場演出時,就已經消失無蹤。第一首的法國組曲有了成功的開場後,第二首的莫札特自然也跟著輕鬆優雅起來。老實說,我原本已經忘記我有提供這個譜了,但聽到高老師自己解說這是移調成降B調的版本後,我才想起來:啊,這也是我的譜(笑)。原本我擔心由另外四把單簧管取代弦樂伴奏會太吵,但實際聽起來並不會如此,五個人的音量平衡可說是非常成功。另外,這首曲子的分譜,也是透鳴團員自己重新輸入編輯的。

至於壓軸的亞美尼亞舞曲第一部分的演奏,雖然不是台灣首演,但應該可以說是由首次由全部職業音樂家的演出。實際上的演出也很精采,除了開頭的號角聲有點「逼猜(請用台語)」、最後的快板有太過興奮越來越快的趨勢外(其實這可能是故意的,因為大家都這麼演XD),相信一定讓大家有回到以前學生時代演奏管樂團版本的熱情吧!

實際演出的效果,可以請大家直接看看演出前彩排的片段:

最後的安可曲,則是團員黃詩萍老師自己改編的馬力歐兄弟主題五重奏版,以單簧管的各種妙氣來展現出原曲詼諧有趣之處,也讓我們開開心心結束欣賞這場音樂會。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