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Alfred Reed逝世十週年紀念專輯(9) 完

音形上他也有許多講究之處,但最有趣的還是117小節開始中音薩克斯風與單簧管齊奏的樂句(後面陸續有其他樂器演奏同樣的音形),他將所有的「吹滿(Tenuto)」記號都改成了「吹短(Staccato)」來演奏,這樣的指示讓我受到相當驚訝。(譜例4)

譜例4
ar4.png
他的理由是這裡如果每個音都吹滿的話,斷句就會不清楚,也會和前後樂句連接不順。總之這種讓我們聽不習慣的詮釋,也是讓我覺得非常新鮮的回憶。

我覺得演奏時本來就會因為指揮的關係,而有各種不同的詮釋。呂德先生自己也說過速度也會因為演奏者不同而會有很大的變化,因此他希望大家不要有「音樂只有一種標準答案」的想法,而是抱持可能會有各種不同解釋的開放心態。所以如果各位讀者有機會演出這首作品時,我也建議大家能嘗試各種不同的新奇冒險詮釋。

自然的速度

既然我自己身為演奏者或指揮演奏過這首作品不少次,接下來就想以指揮的身分來說明我在做音樂時總會注意的地方,並且透過幾段樂譜例子來解說重點所在。首先要講的是,不僅是這首作品,而是當我不管演奏甚麼音樂時都會將保持音樂最自然流動的方式作為我最注意的地方。對於這首作品而言,雖然可以區分成五大部分的不同速度變化,但每個聲部切換時的強弱變化,也必須注意要用最自然、平順的方式來進行。尤其是在音樂(樂句)一面進行、一面改變速度時,更是需要特別注意(有漸慢、漸漸消失、變寬廣等音樂指示記號時也是如此)。舉例來說,在這首作品中第29小節(四分音符=52)到第30小節(四分音符=72~80)的速度變化,就不是在30小節突然將速度加快,而是要告訴演奏者從第29小節第四拍開始到第30小節要變成多少的速度來平均分配調整速度,才能更自然地改變速度。如果不去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自然地將音樂轉變到下一個樂段去,則演奏出來會有不自然感覺的可能性就會非常高。

忠實詮釋下展現自己的個性

接著我會注意的地方則是音量變化範圍的平衡。不同的樂器當然會有不同的音量變化幅度,就算是樂譜上寫強奏(f)的地方,如果全體演奏者沒有意識到全體的音量平衡,或是在細微樂句變化時吹長音的聲部不去管音樂的平衡時,想讓聽眾最應該聽到的部分,就可能會無法清楚聽到。同樣都是強奏,哪個樂器是在強奏中最重要的?在各個不同的樂句中會有怎樣的律動?我認為都是站在前面的指揮應該非常注意而必須明確告訴演奏者的。

另外一個我會非常小心的重點,則是千萬不要將音樂演奏成很機械化的詮釋。當然,忠實依照樂譜上所寫的東西演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管是誰來演奏同樣的樂曲,都不可以只能演奏成同樣的樣子。首先將樂譜所寫的東西做更加忠實的詮釋雖然是非常重要的練習,但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後如何表現出只有該樂團能演奏出來的音樂。

我覺得在樂譜上沒寫出的部分將樂句看成是一座山一樣來加上漸強、漸弱變化,就是很好展現自身詮釋的一種方法。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演奏旋律線條的聲部要管強弱變化就好,而是連底下伴奏的聲部也要同時進行強弱的調整,才能更加增加音樂的厚度。而在沒有記載漸慢速度記號的方法來加上一點漸慢的調整,則是另一種詮釋方法。好比說,我會在第215小節的第三拍故意吹得非常滿(譜例5)。其理由是樂譜上在這個小節的第三拍的四分音符上有要吹滿(Tenuto)的指示,但這個記號往往很容易在演奏時沒有任何變化就過去了。所以如果要確實表現出這個吹滿的指示,就必須要這個音演得非常非常滿(幾乎是拖速度的程度)才行。這當然不過只是一個例子,並不是說所有的Tenuto記號都要這樣演。總之,就是要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音樂中的前後關係、與自然地詮釋,才是最重要的。

譜例5
ar5.png


以上這些範例雖然僅是這首樂曲中需要注意的一小部分,但以此觀念去鼓勵樂團成員以更自然的方式創造出自己樂團的獨特個性來演奏音樂,相信對樂團的進步會有很好的幫助。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