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希爾薇‧郁的十八首民族風練習曲

希爾薇.郁(Sylvie Hue)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女性單簧管演奏家,也是大名鼎鼎的法國禁衛軍管樂團/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事實也是該樂團的第一位女性首席)。除了演奏單簧管以外,她也和他的前輩單簧管演奏家一樣,為了拓廣曲目,而替她自己的樂器寫作樂曲。大約是一兩年前,正好在雜誌上介紹過她寫了這組十八首的練習曲。我對練習曲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在意,比較在意的是這套樂譜還附上了她親自錄製的示範CD。不過,看歸看,也就這麼過去了,沒有仔細去找找看哪裡有賣這個東西。沒想到,最近這波「報稅發洩大採購」中,在網拍網站上看到了這個附演奏CD的樂譜,然後就將之標下,也算是功德圓滿。收到東西後,仔細一聽還真的挺有意思的,就來介紹一下,算是開箱兼炫耀。


原來這套練習曲的標題是「給單簧管的十八首民族風練習曲(18 Etudes ethniques pour clarinette)」,發行於2004年(所以創作時間就在這之前,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收集材料與構思就是了),顧名思義就是以世界各國的民謠為題材所寫作的曲子。樂譜上有她自己寫的演奏前言,上面是這麼寫的:

這組十八首程度上從中級到稍微進階(難度五~七級,或學過單簧管六到七年的程度)的民族風練習曲,是寫給已經突破了演奏樂器技巧上的主要問題,好比說音域的連接轉換等等的單簧管演奏者的。正好可以透過這套練習曲來確認演奏者是否順利地進步著,而且提供了學生們將來拓展自身的曲目到各種多采多姿風格樂曲的必要自信。

我決定要以傳統民謠為主題來寫作這一系列的樂曲,因為這些主題長年以來就是構成音樂藝術最入門作品的啟發根源。而每一個不同的主題之基本特色也使我能夠寫些廣泛而相異的節奏、甚至是特效的東西,而這些單純的元素通常也會隨著這些民謠被表演詮釋時一起出現,等於也替學生們準備好了演奏現代音樂的基礎。其實,即使是很有經驗的演奏家也會因為早年在學習時沒有打好這些基礎而在演奏現代作品時覺得相當沮喪。樂曲中沒有小節的樂句段落也能提升學生們在表現音色變換的品味,也因此能夠增進整體的表演能力。有警覺心的學生就不會掉入陷阱。所以我相信這些設計來成為「環遊世界邀約」的十八個墊腳石,一定可以提供給大家叫巧與音樂性上的獎勵以及許多歡樂的時光。

很有趣對不對?如果看過每一首樂曲的曲目或簡單的介紹,應該會很感興趣才對吧?以下就是全部的十八首樂曲以及我聽的感覺:

  1. Kasarasiri~祕魯民謠(舞曲):這是一首2/2拍的切分音形輕快小曲。
  2. Uskudara~土耳其民謠:這是一首充滿中東和聲感覺的中等速度樂曲。作者除了希望體會到獨特的合聲感覺外,還希望加強練習高音Bb與C#的震音指法。
  3. Voume Makata~法屬圭亞那(南美洲)民謠:開始加入輕巧的跳音與節奏變換的樂曲。
  4. Pod’me chlapei, pod’me zbijat’~捷克的莫拉維民謠:練習附點音符與三連音的節奏轉換,另外也有加強練習喉音區G的震音或裝飾音的用意。
  5. Le reel du pendu ~魁北克民謠:與其說是加拿大民謠,不如說是克爾特民謠更加合適。是一首帶有快速附點節奏的舞曲。
  6. Jota de cebreros~西班牙阿維拉民謠:開頭是聽起來有點像是Rose練習曲的快速樂曲,中間也有三拍子與6/8拍子的節奏變化,此外再加上喉音區A~Bb裝飾音形的練習。
  7. Ballde des Heidouke~摩爾多(位於羅馬尼亞與俄國之間的東歐)民謠:聽起來很有東歐與中亞之間的音樂風格。這首曲子就有很多作者前言裡提到的沒有小節的自由詮釋樂句,另外也有類似「錯音(False Finger)」的微分音效果。
  8. Hsieh-Mei~台灣民謠:嗯,老實說看到標題寫著「台灣民謠」還真的嚇了一跳XD。畢竟作者希爾薇.郁還真的來台灣演出過(我還買了簽名CD~),不知道是不是來台灣觀光時得到的靈感?我是實在想不出來Hsieh-Mei是哪首台灣民謠(這就是目前中文拼音法的問題,看到了英文拼音,卻不知道是甚麼中文字),不知道是「謝美」?還是「細妹(客家發音)」?或者是「斜梅」?希望知道的高手能告知。我的感覺是比較像客家民謠,但這是一首模仿竹笛演奏的五聲音階練習曲,說成是中國民謠也不奇怪。內容上除了可以學習到東方風格的裝飾奏詮釋外,也有練習平均的快速音群之用意吧。
  9. 花笠音頭~日本(山形)民謠:反而是日文的英文拼音都很容易翻出來@@。曲子的內容除了八度大跳與日本小調的感覺外,也有微分音的特殊效果。但說實話,我聽過原曲,實在很難聯想到這是同樣的曲子:) 。
  10. Cavaliers, mes amis, en route!~哥薩克民謠:這是一首速度中等的中歐風格樂曲,內容上有一些有點拐手的指法練習。
  11. Rich Old Farmer~美國民謠:聽起來就很像是佛斯特作品的抒情慢板歌曲,應該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覺得這是除了練習慢板樂句的處理外,還有練習左右手小指換指技巧的用意(很多Eb~C的音形出現)。
  12. Djarfogo~維德角(Cap-Vert,西非島國)民謠:聽起來有點像Tico-Tico的熱情而有點爵士感覺的曲子。
  13. Qua cau gio bay~越南民謠:這也是聽起來很五聲音階--中國風的音樂。曲子是由裝飾奏開始,然後是美妙悅耳的慢板,最後是快速音形的終曲,就是有很多速度變化的完整結構小品。另外,也可以練習到有點難吹的高音B~C#震音。
  14. Oi piydu ya~烏克蘭民謠:這首曲子和第七首一樣,都是有點中東風格的樂曲。開頭也是個自由詮釋的裝飾奏,然後有變化速度(漸快、漸慢、加速到結尾)的獨特民族風音階音群出現。
  15. Angihambe~南非民謠:這一首充滿神秘色彩的非洲音樂,最後再穿插著極弱快速震音的獨特效果,也是一首表情非常豐富的曲子。
  16. Ma Thama Zinek~摩洛哥民謠:這是這套練習曲中唯一的變奏曲,應該就是希望學到標準變奏曲的音樂風格吧。
  17. Kyipellu~迦納民謠:主要是練習八度大跳的曲子,另外最後面的弱奏七度震音也是很有趣的特殊效果。
  18. Hill and gully ride~牙買加民謠:有拉丁美洲音樂獨特的節奏感(節奏變換)的歡樂樂曲。


如何?看起來很不錯吧?
其實我覺得這些一到兩分鐘的小品,也很適合當作音樂會的安可曲呢。有想要開音樂會的人,不妨考慮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